×
×

约伯的信仰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十月第一个主日,阳光高照,天气格外好。国庆假期,神的儿女们仍然一如既往,来到海淀堂香山聚会点香柏树教会,敬拜赞美慈爱永存的上帝。弟兄姊妹早早来到圣殿中,一开门便看到诗班张姊妹,面带喜乐,独自为预备敬拜布置椅子,一位八十多岁、满头白发的老姊妹,坐在靠近门的那排窗户底下的椅子上默默祷告着。当会场椅子布置到一半时,人渐渐多起来了,先是齐姊妹,杨弟兄,随后其他服侍人员也陆陆续续抵达。大家都尽着自己的本分,有序的准备着礼拜前的各项事工。诗班的弟兄姊妹,心存感恩的一遍遍排练赞美诗《这一生最美的祝福》。九点二十六分,祷告结束后,诗班列队进到主会场前排落座。最感恩的是,韩姊妹为上午献唱伴奏,不仅激励了诗班成员,也很好的带动了会众:大家跟着一起高歌:“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认识主耶稣;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信靠主耶稣……以马内利的神,就是这样奇妙活泼地,亲自带领属祂的每个儿女。

《约伯的信仰》是今天证道的题目,海淀堂边瑞霞传道主讲。她主要从故事背景、比喻的阐释、部分重点词汇的剖析,结合自己的属灵经历,不时提出结合个人生活信仰的问题等,多角度阐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约伯为什么遭受苦难?我们如何看待自己面临的逆境?约伯记1章9节到11节说明,不是他因犯罪而导致苦难,而是撒旦不信有义人,说约伯如此全因神保守和赐福给他,若他失去一切便离弃神。但神完全肯定约伯,是神允许苦难降到约伯身上,约伯受苦,不仅关乎他个人,也关乎神的事:要赌上祂的名——约伯不会因苦难离弃祂。

二、从对约伯最初的两个考验和他及他的三个朋友的对话当中,认识约伯对上帝的信仰。

突然之间失去儿女、仆人、牲畜和家园,但约伯仍能俯伏在地,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犯罪,也不以 神为愚妄。(约1:21-22);当苦难再次加重,约伯全身长毒疮,妻子叫他咒诅神并死掉,约伯仍然言语上无过犯并持守真道:“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约2:10)

从约伯和他的三个朋友对话中可以看到:即使不被朋友认可和理解,反而苦待和羞辱自己,在孤独无援的绝境中;即使自己在身体上、心灵上都有着难以承受的痛苦的景况下;即使在不明白神的旨意,自己明明无罪,却面临诸多苦难的情况下;即使自己在不断地求问当中,甚至质问上帝,自己处于茫然、软弱、混沌当中,极度痛苦到认为再没有幸福可言时,当约伯咒诅自己的出生,想诉苦却没有知音的情景下,他仍能坚定的仰望神:“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约19:25-27)

三、从约伯与神互相的回应当中,更深的认识约伯的信仰。

1、约伯回应耶和华:“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约42:5)

2、“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约42:7)

神为什么认定,约伯即使被他对质,控告自己,却对维护上帝公义的、与约伯辩论的三个朋友不认可,还对他们有怒气?

边瑞霞传道画龙点睛的引用了德国神学家巴特的评论:约伯对的地方是,他毫不厌倦地向神要求,就算他认定神是那至高者和全能者,他要求与神当面对质,至于约伯的朋友,他们只能接受一位被系统化的神,不觉察到约伯的受苦,是出于神的自由,他们只愿意从自身的信仰系统和经验中寻找答案回应约伯,限制神的自由。莫特曼也曾说:若所有人能像约伯般求问神,这世上将没有无神论者。尽管约伯的朋友都是很好的神学家、牧者,但他们死守教义,把信仰僵化了!

神的心情和旨意是,希望人与祂有持续不断的、更近更深的亲密关系。

通过证道,会众心灵理应受到震撼,并反省: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样的?如何能像约伯那样,无论人生面临怎样的黑暗和低谷,还能尊神为神,不在一切事上有妄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充当了怎样的劝勉者?如边瑞霞传道的问题:我们是否会是别人心中的以利法、比勒达,或琐法呢?愿神亲自带领我们众人的脚步,坚固我们的信心,知道见祂面的那天。阿们!

边瑞霞传道证道

楚弟兄主礼

齐姊妹教唱诗赞美

诗班献唱《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主日学的孩子们学习圣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