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叶荣荣,今年35岁。按说,这个年龄已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当2010年6月份父亲送我来京,帮助我安顿好生活,与我道别的时候,我感觉到的却是无比孤寂。我自小就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更没有独自一人生活的经历。感谢神给了我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让我有时间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并认识神。
我出生在一个基督化的家庭里,爷爷、奶奶和父母都信主。在我的记忆中,家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马上跪下来祷告,向神呼求。在家中,父母述说的见证、数算的恩典不计其数。
我信主与这样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但由于缺乏树立内在信心、与神建立关系等方面的培育与引导,我的信仰主要体现在不拜偶像或是不吃不洁之物等方面。正因为如此,我一方面以一种外在的形式维系着我的信仰;另一方面,却一直在忙着“抓世界”。我渴望轻松的工作,好的房子,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赚更多的钱。有了孩子后,我更是把大部分时间倾注在孩子身上。由于内心里并没有神,所以,当我与人发生争执、矛盾或者利益冲突的时候,我甚至会恶毒地诅咒别人。但外表上,我给人的印象是既不吃亏、也不占他人便宜的所谓公平、公正的人。
2010年夏天,我离开了温暖的家,离开了亲人的环绕,独自来到“千里之外”的大都市,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感谢慈爱的天父,在我的生命中预备了这一段功课,让我从中学习忍耐与冷静,谦卑与顺服,仰望与交托。此间,我经历了挫折与创伤,遭遇了冷眼与排斥,走过了孤独与无助。我开始反思、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意识到,之前那个自以为公义、公正的我,已经是犯了大罪的罪人;所有的罪恶之源,是我的心中缺失了爱,更远离了爱的源头——耶和华神。
在家乡的时候,总是母亲想方设法地为我排忧解难,久而久之,我习惯了这种溺爱。刚到北京的那一段日子,由于被安排的工作岗位并不是我所期待的,所以,我打电话回家的话语中总是充满了愁烦与抱怨,失落与痛苦。时间一长,我开始为此而自责——为什么我会成为至爱亲人的负担呢?
一个人在外谋生,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不需要为照顾孩子操心,我反而有时间去教会聚会,也有时间读圣经了。在家中的时候,我只是听父母祷告,口里说着“阿们”,心却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来北京之后,每当心中忧闷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着为自己祷告。当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祷告的时候,我就会拿起赞美诗来歌唱。神为我预备了这一段特殊的旅程,让我亲身经历了他——无助时为我添加力量,孤独中成为我的伴侣,困苦中柔声安慰,艰难中亲自拯救。是主为我的属灵生活提供了丰富预备。
如果让一年前的我来承受如今工作中的辛苦,我恐怕早就崩溃了。在昀难熬的日子里,有一天,当我醒来的时候,主在客西马尼的祷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一刻,我信我的所需、所求,主早已知道,他必会藉着昀适合的方式来给我全备的爱。这样的信心,让我的内心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平安。
如今,我渴望在祷告中能时常得到来自圣灵的感动,让我有力量能够像主基督那样顺服。愿主的旨意成全在我的身上;或富足或贫穷、或卑微或高贵、或顺或逆,都能够紧紧跟随主,让我单单向着标竿,向着那天堂的荣美,向着那美丽的新耶路撒冷直跑。
在家乡的教会里,常常与众人同诵“使徒信经”,但是,要让我一字不错地背下来却是有点困难。这让我这个号称“信主多年”的人十分惭愧。然而,过去一年的经历,让我对“使徒信经”有了切身的理解和确信。
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活在信仰戒条之下、偏行己路的孩子。而是愿意来到主的面前,将身、心、灵都全然交托仰望,求主用慈绳爱索牵引的孩子,我愿行在天父的旨意中。主啊,一年来,您让我亲身经历您,让我确信:您是使软弱变刚强的主,您是使贫穷变富足的主,您是使瞎眼得以看见的主。主啊,我本是那按照律法应该被石头打死的“行淫妇人”,然而您却对我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因为您已经为我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您已经用您的生命亲自担当了我一切的过犯。
亲爱的主,我愿意降服在您的面前,奉您的差遣接受来自圣灵的洗礼。我要宣告,我是属神国度的子民。主啊,从今以后,愿活着的不再是我,而是主基督在我的生命中流淌。感谢主,是您特别的安排和预备,是您对孩子永远不改变的爱,终于让我懂得,应当坚定地信靠您,把信心建立在磐石之上。阿们!
叶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