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上7点,海淀堂的青年聚会正式开始,“大卫之声”诗班带领会众向主献上赞美,随着《脚步》的曲调一步一步跟随神,让大家《尽情的敬拜》神,不停地歌唱《神迹》,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赞美诗,让人在闷热的傍晚静下心来。
聚会由单利好弟兄主礼,边瑞霞姊妹为主证道,证道的题目是《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证道经文记载在《马太福音》16章21-25节。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4-25)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耶稣如何赦免罪人,并与罪人交往,又如何保持祂本有的圣洁性?——答案就是唯有背起主的十字架来跟从主。那么如何才能背起主的十字架呢?
一、体贴神的心意
在今天的证道经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彼得对耶稣预言祂将蒙羞而致死时,表现得很吃惊,然而耶稣知道这就是撒但的诡计。耶稣的大使命就是要背起十字架,成为罪人与上帝的中保,成为他人与主的中保。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十字架意味着什么呢?它可能是基督徒的饰品:项链、耳环、戒指、手链……,更多的时候,十字架对很多来人说,仿佛就意味着护身符。而在耶稣时期,十字架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时,十字架是罗马的一种重要的刑具,这种刑罚把人钉在上面,人会因口渴、窒息、受折磨而死。如果没有死的,还要被打断腿,从而导致流血过多而死。犯人就是要背着十字架,被钉十字架,来表明对罗马政权的屈服。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无人理解,被人唾弃。我们来看一下经文25节中的几个关键词:“若有人”,意指想与主同行的人,包括当时的门徒与今天的我们;“要”,意指满有决心;“跟从我”,意指像学生跟从老师,像士兵跟从长官;“舍己”,意指舍弃自己败坏的本性。彼得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此时的彼得,就是没有体贴神的意思,这与证道经文前面的几节经文中,主对彼得的认可形成很大的差距。而耶稣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在这里不妨试问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对主说,主啊,请不要这样。
耶稣选择体贴上帝的意思,祂诚然担当,祂的回答表明了这种受苦的必要性,祂愿意分担苦难,归于基督,服从十字架的律法。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忠于我们的信仰?忠于我们的上帝?有没有在工作与生活中,持守一个基督徒的良心?持守一个年轻基督徒的那份感动呢?
二、舍己
什么是舍己呢?彼得在主被卖的那一夜,曾有三次说,我不认得这个人。今天我们也要用这句话来说,我不认得这个人。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我只认得基督——这就是舍己。舍己不是孤立的行为,也不是自杀。而是只知道基督,不去看自己太难走的路,只是跟从。祂领路,我们就跟随,顺服主的心意。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在祷告中明确了上帝的心意,经历了上帝分发的愁苦的杯。此杯象征着祂将承受痛苦、羞辱、苦难、试练,走这条路很不容易。耶稣的举动与今天这个世界倡导的实现自我或者自我实现是无法相仿的。祂是向下走的,祂本有神的形像,然而祂从心里服从,死在十字架上,透过一个忏悔者的身份,从掌权归为无权,从成功变成失败,从荣耀变成耻辱,看不到祂自己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而是背上十字架,走向各各他,成就舍己的终极。
三、背起十字架
背起十字架,是与主相遇的结果,也是获得生命的必经之路;背起十字架,就是要放弃自己的喜好,放弃自己的专长;背起十字架,甚至要放弃舒适安逸的家,去做一个宣教士……
今天在坐的每一位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因着不同的原因,我们来到这个大城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担子。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现在在香港读神学。也是两年前,得蒙主的呼召,要放下自己的职业,放下自己的亲人,放下自己一岁半的孩子,去读神学来装备自己。有时,我也扪心自问,在哪里不可以事奉?为什么要读神学?语言不通、气候不适、环境不同,英式学校的好进难出,为什么我就不可以过一个平凡女人的生活,在家陪着家人相夫教子?虽然有过软弱,但也藉着主刚强起来,主就是要让我远离熟悉的一切,而更好地学习,为了将来更好地服侍人服侍神。
也许我们每个人面对十字架时,都想逃避,不愿背起。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条黑暗痛苦的路,但是经过十字架后,我们将得着更美好的应许。“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就是让旧我的意志死去,让旧我死去。当然,我们每个人所承受的都不过是我们所能承受的。你越接近十字架,你就越接近复活;越接近复活,就越接近十字架之苦;越接近十字架之苦,就越接近神的奥秘。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农夫,有新旧两只桶,他每天挑水去灌田。那只旧桶,每次在路上都洒了一路,倒到田里只有半桶。旧桶很质疑地问农夫,难道你不知道我破了吗?而农夫指给它看路的两边,一边鲜花怒放,一边却什么也没有。这个故事也是我的老师的经历。他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有先天智障,妻子得了胃癌,而他当时还在读神学博士……后来,小女儿26岁去逝后,他带着他的大女儿回他当年读书的地方。大女儿回想到小时候一家四口经常走过的路时,不由感伤:从前是四个人,现在只剩两个人。这时,我的老师跟大女儿分享了这两只水桶的故事。并告诉她说,正是因为你有了年幼失去母亲的经历,你曾经历失去妹妹的痛苦,又学会与继母相处,这些都让你能够与你有同样经历的人有心灵的共同体会,你可以与他们一起走过人生的低谷,背起你的十字架,成为负伤的治疗者,化为别人的祝福。
感谢神,感谢神使用我们每一个人,用我们被改变的生命,在每一日中彰显祂的神迹,使人看见,将荣耀归于主!阿们!
服侍前的拉手祷告
边姊妹准备心灵讲述神的话语
要我们用心灵来赞美我们的神
诗班带领赞美
喜乐的心灵,欢快的掌声
“大卫之声”的琴瑟同声
我的心,你要赞美主
单弟兄主礼
边姊妹证道:背起十字架跟从主
十字架的道路,虽然黑暗,但是有主的光照亮我的脚步
用我们的祷告充满这殿
感谢主在我还是婴孩的时候拣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