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淀堂首页 >> Preacher List

吴伟庆



10-02-07 | 吴伟庆:你是我藏身处

  • by
  • 2010-Feb-07

        请弟兄姊妹跟我一同再一次将圣经翻到约翰福音第10章,我们来看一下第11节和第14节,第11节是这样说的:“我是好牧人”,为什么是好牧人呢?圣经接下来说:“好牧人为羊舍命。”我们再来看第14节,那里讲到:“我是好牧人”,为什么是好牧人呢?因为“我认识我的羊”,不但如此,“我的羊也认识我”。接下来第15节讲到:“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耶稣在这里又重新把“认识”这个概念深刻了一步——就如同父认识我,我认识父一样。用这样一种亲密、恩爱、没有止境、完完全全的父和子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好牧人和羊之间的关系。不但如此,耶稣还说“并且我为羊舍命”,把这一切作为好牧人的标准。
        弟兄姊妹,刚才我们看了一下约翰福音10章10-15节,尤其是第11节和14节的经文。在这两节经文中耶稣基督都说了那句话:“我是好牧人。”第11节讲到了,第14节又再次重申了这句话。

Undefined



09-12-20 | 吴伟庆:永在的父

  • by
  • 2009-Dec-20

       请弟兄姊妹将圣经翻到旧约的以赛亚书9章6节,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今天早晨的程序有稍许的变化,有很多程序被省略掉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记得01年我刚到到海淀堂来事奉的时候,我们的教会那时主日只有一堂聚会,后来很快就改为两堂聚会。当03年我们到了临时的聚会场所,就在图书城这条街上,上帝将得救的人数每天都加给他的教会,也加到他的生命册上,那个时候我们的聚会有四堂了。到了07年5月,当我们搬回这里以后,我们开始有六堂聚会,从早晨六点到晚上九点,我们的教堂里面满是弟兄姊妹,在祈祷、事奉、团契、分享,众人在神的面前过着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聚会的时间问题。我们每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聚会又这样多,那么怎么办呢?在几个礼拜以前有四十几位弟兄姊妹接受了洗礼。今天我们上一堂聚会的时候,也有许多弟兄姊妹接受了洗礼,这都使聚会时间延长了。所以,我们只能将程序做稍许的压缩。也盼望每一位弟兄姊妹为我们的教会祷告,愿上帝为我们的教会开辟新的出路,叫我们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时间,更好地去事奉他。愿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能更好地、敬虔地把自己摆上,高举耶稣基督。

Undefined



09-11-11 | 吴伟庆:敬畏、虔诚、恩典

  • by
  • 2009-Nov-11

       请弟兄姊妹再次将圣经翻到新约的罗马书8章28节,圣经这样告诉我们:“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这段圣经里的第一句话讲到“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万事”是什么意思呢?简单、通俗地说,就是在你的生命中,在你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无论是好的、是让你喜欢的、让你高兴的,还是不好的、让你不喜欢的、让你不高兴的、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便、带来麻烦、带来痛苦的,这一切事情互相运作,相互影响,取得一个结果。那就是什么呢?就是给那些因着上帝的旨意而被召的人都带来益处。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事,只要你是奉上帝的旨意而蒙召来到他面前的,这一切事相互地运作,相互地影响,所能够取得的一个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你得益处,使你得在神的眼中认为的好处。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我们的讲台上,在我们前面这个舞台上,有诸如大白菜、萝卜、香蕉等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弟兄姐妹愿意在今天,就是感恩节这个日子里,将初熟的果子——当然其中可能有很多并不一定是刚刚摘下来的,但这是一种象征——带到神的殿中,来表达这样一种心意:感谢上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我的生命当中对我的拯救、对我的帮助、对我的保守;同时,它也是一种激励、一种促进,来勉励、来感动我们众人,去回顾,去感恩,去数算自己的日子,去数算上帝给我们的恩典。

Undefined



09-11-01 | 吴伟庆:生命的承诺

  • by
  • 2009-Nov-01

       请弟兄姊妹再次将圣经翻到旧约的路得记1章16-17节,圣经这样告诉我们:“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
       弟兄姊妹,我们刚才所读的这段经文,讲的是一个名叫路得的女子,对婆婆拿俄米的一个请求。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更是一种生命的承诺。她要求说,“无论你到什么地方去,不要把我放在一边,我愿意跟你在一起。”它更是这样一种承诺,“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我也要跟你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都要在你的身边。”所以,它是一种诉求,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生命的承诺。弟兄姊妹,她的这种承诺,从何而来?我们都知道路得身上发生的事情。路得是摩押人,一个外邦的女子。先前她婆家一家四口,因遭遇饥荒,远离自己的家乡伯利恒,来到了摩押地。后来,拿俄米的丈夫,就是路得的公公去世了。在这之后,她的两个儿子也逐渐地长大,就与外邦摩押的女子结为夫妻。他们在那地住了约十年后,拿俄米的两个儿子都去世了。这两个外邦女子成了寡妇,其中一个就是路得。

Undefined



09-10-18 | 吴伟庆:敬畏耶和华

  • by
  • 2009-Oct-18

       请弟兄姊妹再一次把圣经翻到新约雅各书3章13-18节,圣经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两种智慧:“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弟兄姊妹,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一种智慧是属地的,是嫉妒、纷争;还有一种智慧,17节那里告诉我们:“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Undefined



09-09-27 | 吴伟庆:每个人都是天使

  • by
  • 2009-Sep-27

       弟兄姊妹,在新约圣经雅各书的2章1-13节,神这样告诉我们:“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的尊名吗?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Undefined



09-08-16 | 吴伟庆:仁义的道理

  • by
  • 2009-Aug-16

       请弟兄姊妹再一次将圣经翻到新约的希伯来书,我们读5章13-14节:“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弟兄姊妹,这两节经文告诉了我们人生最初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生之后,开始吃什么才能够使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壮,能够应付每一天对食物的所需呢?第一个阶段,要吃奶。但是,是不是光吃奶,这一辈子就可以了?一岁吃奶,八岁吃奶,二十岁,八十岁还吃奶?不行的。神创造了人,叫人的身体也有长进,叫人的灵命也要不断地长进。身体要不断地长进,怎么长进呢?就要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呢?是吃干粮的阶段。不能老吃奶了,该断奶了。
       所以圣经告诉我们说,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够吃干粮。也就是说,当你开始吃干粮的时候,你就能够长大成人了。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就该吃干粮了,你就不能够光喝奶了。这是相辅相承的一件事情。因为当你能够吃干粮的时候,就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你长大成人了,就意味着你心窍习练得通达,能够分辨好歹了;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分辨善恶了,能够分辨什么是属上帝的,什么是属魔鬼撒但的;什么是该亲近的,什么是该远离的了。

Undefined



09-07-19 | 吴伟庆:建造神的家

  • by
  • 2009-Jul-19

       亲爱的弟兄姊妹,现在我们将圣经翻到撒母耳记下7章1-14节,我们再来着重看一下8-9节的内容:“现在你要告诉我仆人大卫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从羊圈中将你召来,叫你不再跟从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
       我们再看另一处经文,新约马太福音5章13-16节:“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在以上两处经文中,告诉了我们有关教会性质的两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在撒母耳记下第7章里,耶和华上帝希望我们所建立的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教会呢?“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可见,耶和华上帝所建立的教会,是一个与人同在的教会,它首先能够给人带来平安。因此,他希望我们今天建立的教会也是一个能够给人带来平安的教会。

Undefined



09-06-21 | 吴伟庆:照你的慈爱拯救我

  • by
  • 2009-Jun-21

       请弟兄姐妹再次将圣经翻到《诗篇》一三九篇7-10节:“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弟兄姐妹,我们先仅仅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四节经文。第7节讲:“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大卫所写。诗人在这里所描述的,是他和所信的耶和华上帝——他所相信的这位阿爸父神——之间的关系。我往哪里能躲避你,我往哪里能够远离你呢?这里实际上所描述的,是父上帝对他永不放弃的一种爱,一种永不放弃的父亲和儿子的关系。
       第8节说:“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弟兄姐妹,按照我们中国人来讲,“阴间”指的是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所去的一个地方。大卫在这里所理解的是:即使我肉体的生命丧失了,远离了这个世界下到了阴间,我的父上帝啊,你也愿意在那个地方与我同在,愿意在那个地方等候我,等着保守我、帮助我、搭救我。也就是说父上帝啊,你甚至愿意为我舍命到阴间去。因为圣经中讲过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以后三日下了阴间(参:彼前三19-20)——那是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丢了性命以后所去的地方。

Undefined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