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聚会敬拜赞美后,海淀堂申俊伟传道分享《信仰的危机》,他站上圣台,第一句话是:“今天我要站在这里,像好站高位的人一样。”一言既出,引人深思,我们是否在信仰中也陷入了这样的危机?
证道经文是马太福音8章15节,16章6节、12节,内容是耶稣教导防备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希律的酵的问题,申传道从3方面分析信仰的危机:
1、防备法利赛人的酵。酵不是指发面的酵,是指他们的教训。法利赛人去求神迹,耶稣却说除了约拿的神迹,没有神迹给他们看。因为耶稣知道,他们本来就不信,行多少神迹都没有用,就像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即使后来财主拜托别人去和他兄弟说,依然没有用,他们不信。法利赛人不注重公义、怜悯、圣洁,只注重仪式,而神看重内心胜过规矩。我们也要反思,在聚会中有没有遇见神?有没有感动?有没有触摸到神?与神的关系怎样?旧约律法的规则是为了敬畏神,不是靠着律法得救。我们平常聚会、读经和祷告,不是为了换取神的赐福,神的恩典是白白赐给我们的,只要信。我们要感受爱和神赐给我们丰盛的生命,光有敬虔的外貌,没有敬虔的实义是可怕的。
2、防备撒都该人的酵。他们不相信复活、天使和魔鬼,过于理性,强调逻辑。他们把童女怀孕,耶稣海面行走,甚至旧约中以色列人过红海,都做了另一番在人看来合理的解释,他们不相信这类奇妙的事。这样做,渐渐就会远离信仰的核心和救恩,因为这些事如果都稀松平常,就彰显不出神的大能。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走极端,爱是如此,理性也是。不能把一个教训举的太高,要均衡。我们要超乎理性的去理解上帝,若耶稣没有复活,我们信的就没有盼望。但也不能太过感性,对圣经过分灵异解释,要看看解释对信仰有没有意义。异端就是过分强调内心感受,以至于偏离正道。
3、防备希律的酵。希律的酵是世俗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信耶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只要你给我好处我就信你,这样信仰不自觉就会偏离,想达到自己的需要。有时候神确实没有医治你,但祂拯救了你,这还不够吗?我们和神的关系也不用第三方去维系,不管祂帮不帮我,我们都要像小孩子一样单纯的去爱自己的父母。耶稣也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爱人如己,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这样只会越信越空,要效法耶稣那样完全的爱,把自己的爱和别人分。你的信仰生活中,是不是没有防备好这三种酵?是不是有很多不理解和困惑?
祷告
颂赞主恩典
我的神我要赞美你
齐聚主内
高声赞美
感谢耶稣
平安喜乐
欢欣鼓舞
恩典充满这里
今生跟随主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