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青年聚会在诗班的赞美诗中拉开了序幕,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曲子,让每个弟兄姊妹的心火热起来,也活跃了台上与台下的气氛。大家在一首首歌曲中回想那《恩典之路》,因为主耶稣的爱永远不变,我们当刚强壮胆,《如鹰展翅上腾》,活出主的爱。
今天为主证道的是刘聪牧师,证道经文是路得记4:13-22。路得记以拿俄米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为开始,以俄备得的出生为结束——以一开始的拿俄米回归伯利恒为起点,以路得怀孕生子为回归的结果。那么,这贯串首尾的回归主题,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享。
首先,是拿俄米的回归。在当时的饥荒年代,拿俄米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死了,她的境遇十分悲惨,仓中无粮,军仓也无粮,作为妇人,她也没有什么产业。而当拿俄米决定回归时,当她决定把自己交给主时,坚定地走完她的信仰之路的时候,主的恩典就引导她走到主的祝福面前。从一开始的四大皆空到后来的四大皆有——路得有了丈夫,拿俄米有了儿子,那地也不再饥荒,而且以色列的王就出生在俄备得的族系中。
在路得记的一开始,讲述到拿俄米的选择——她想去摩押,因为那里有粮食。她所作的选择是走的世界的道路——什么对自己有利就选择什么。她忽略了那里不是神所喜悦的地方。但是,当她回归之时,就是信心之路的开始。不是说基督徒就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不会有苦难临到我们。拿俄米也曾报怨,也曾逃避,但是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她从来没有怀疑神的存在。虽然她不太明白神的旨意,但她相信神的主权,神的掌管,顺服在神的主权下。她投靠神,单单依靠神,仰望主的恩典。透过她的经历,可以看到,我们可以靠着主胜过一切的苦难与风雨。拿俄米就是我们信心的榜样,也是路得作出选择的榜样。路得在决定跟着婆婆回伯利恒的时候,当时的她也是抱着坚定的心、甚至是必死的心跟随拿俄米,“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路1:17)
第二,是回归神的约。当今的时代,人与神的爱越来越远,人也越来越去失神的形象和神的品格,也越来越显露了人性的丑恶。最近看见一个网络新闻,一位母亲想要去见她的情人,但是没有钱买火车票,后来,她把自己的亲儿子给卖了,卖了钱之后,买了几身漂亮的衣服和新手机,然后去见情人。不难看到人性的堕落——她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完全没有爱怜。前段时间流行的《舌尖上的中国》,的确,那是中国的美食传统,但是还有一个背后版本的“舌尖上的中国”——有硫磺竹笋,有三聚氰胺奶粉,……,就算你没有吃到瘦肉精,没有吃到地沟油,说不定,当你遇到什么疾病,需要吃药的时候,你还可能吃到毒胶囊。此类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比比皆是,触目惊心。不难看到,当人离神越来越远的时候,当人不按神所喜欢的生活规则去生活的时候,我们的生存都是一个问题。在路得记中,那时国中无主,各人任意而行,但是拿俄米、路得、波阿斯他们按神的规则去生活,把神的品格行出来,他们舍己、诚信,而今天的我们,太多的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亏欠。我们不难在波阿斯身上看到一种责任感,以及他对路得的许诺。他不怕麻烦,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承诺,没有避重就轻。他处处为路得着想,把神的品格彰显出来。他也回归到神的约当中,表现了一个守约的民的责任心,见证了神的品格。今天的我们,也要坚守神的旨意,不打折扣地顺服神的旨意,不被身边不良的风气所同化,把神给我们的圣洁彰显出来,把神的爱活出来。
第三,回归神的路。路得从一个外邦人到成为大卫家族中的一员,她以信心回应了神的爱,神也将福份赐给了她。她因信称义,像拿俄米一样仰望神的恩典。当我们回归神的路时,神也会赐给我们一个更大的信心。我们看到路得记中,出人意料的不只是俄备得的出生,还有他们所不能预料的是——大卫生从这个族谱而出,甚至救主耶稣也从这个家谱而出!神用恩典带领祂所喜悦的人,让这个人成为祂伟大的计划的一部份,让我们看到祂的掌管与眷顾。神的手都在带领我们,我们在路得记中看到,波阿斯是路得的代属至亲,而神的代属至亲就是主耶稣,祂帮我们付出代价,让我们归入主的家中,回归到神的路,让我们得到祂的祝福,成就祂的伟大。主耶稣也向你发出邀请,向祂的子民发出邀请,让你在这个家谱中有份,成为人类救赎计划中的一份,顺服祂的旨意,成就祂的计划,你,愿意吗?
大地饱享甘露,随以五谷新果奉上
单弟兄主礼
放飞你的歌喉,高声赞美这尊贵的圣名
高歌颂扬,直入云霄
回转像小孩子一样才能进天国
刘聪副牧师为主证道
神爱世人不论你在哪里祂都会去寻找——欢迎回家新来的朋友
神的仆人为主寻羊
为初信者准备的慕道班在刘弟兄的带领下正有条不紊的学习神的话语
一起敬拜赞美祂
姊妹间交通着“回家”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