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天气闷热,但弟兄姊妹参加青年聚会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今晚为主证道的是刘聪副牧师,题目是《从满满到空空》,经文是路得记1章1-5节的经文。通过讲述以利米勒一家与神关系的变化,告诫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与神亲近。
故事发生在士师秉政时期。那个时候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以色列人曾有六次“犯罪-神惩罚-悔改-神拯救”的循环。“伯利恒”本是粮仓的意思,神所赐的是丰盛的。但是因为以色列人的悖逆,神要管教他们,便使伯利恒遭了饥荒。
以利米勒非但没有领会神的意思,还带着全家逃到了摩押地。于是,他与神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带着钱财和盼望,携妻儿去摩押地逃难。此时,他对神失去了信心,他忘记了和神的约,到神所不喜悦的地方。他由开始的寄居到定居,且被世界所同化。他让儿子娶别族的女子为妻,最后受到神的惩罚,客死他乡。只剩下拿俄米和两个儿妇。经历了从满满到空空的转变。
刘牧师说:“我们从他的身上能看到什么呢?我们不能对神失去信心,从而轻视属灵的团契。这样会像以利米勒一样被世界同化,从而失去神的保护。我们要从他身上吸取教训,即使付出代价和苦难也要守神的约。”
申命记11章11-17节告诉我们,以色列人遵守神诫命就能蒙应许的福。其中有三层含义:一是神的应允:神必降春雨秋雨在你们的地上,使你们可以收藏五谷、新酒和油,也必使人和牲畜饱足;二是神的条件:听从他的诫命,爱他并且侍奉他;三是神的警告:你们当谨慎,免得受了迷惑,;偏离正路,信靠别神,耶和华必发怒,天不降雨,使赐给你的地土不出产,使其在这地土上速速灭亡。
所以说,神的应允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遵守诫命,才能蒙福。
所幸,故事的发展有了好结局。拿俄米在与神隔绝十年后,听到了神的呼唤,生命从此得到改变。
刘牧师最后说道:“我们要注重与神的美好关系,在痛苦中也要仰望他,在管教时悔改,而不选择逃避。我们要将自己献在祭坛之上,把自己交付在他的手中,他必带领我们的路。”
聚会前的祷告,恳盼与主合一
求神安稳我的心,让我平静安稳如同耶路撒冷郊外的橄榄山
查经
大卫诗班在歌诗前祷告
歌诗
大卫诗班在歌诗
歌诗
海淀堂副牧师刘聪为主证道
听道
小孩子和妈妈一起参加聚会并歌诗
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