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种义


  • by
  • 2014-Aug-23

8月22日晚上6点50分,秋后的北京渐渐有了丝丝凉意,每周一次的海淀堂青年聚会照常进行。“大卫之声”诗班带领前来敬拜的弟兄姊妹向主献上深情的《主,求你来恢复》、舒缓的《何等恩典》,以及轻快的《因为有你》三首诗歌。赞美后,单利好弟兄主礼,海淀堂申俊伟传道以《两种义》为题目,与大家分享了《马太福音》5章17至20节的经文。

《马太福音》5至7章记载了耶稣在山上颁布的天国的律法,有人称其为“天国的宪法”,和合本《圣经》中的小标题则称作“山上宝训”。当时,在跟随耶稣的人当中存在着两种义:一种义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另一种则是耶稣所喜悦的义。跟随耶稣的人当中,有些人认为耶稣所讲、所行的时时、处处都在与律法作对。尤其是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觉得耶稣所传讲和所行的,完全不合乎律法。所以,耶稣在17节中明确说:“莫想我来要废除律法和先知”,若耶稣废掉了律法,神就变成了一位前后不一的神,其实,耶稣传讲的与旧约摩西颁布律法时所讲的是完全吻合的。并且,耶稣在这里将上帝的律法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会废去,都要成全”(太5:18),意思是说:上帝在旧约中颁布的律法没有任何可以打折扣的地方,即使这个世界不再存在,上帝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会废去,这是耶稣所传讲信息的一个中心,耶稣所传讲的也是源于律法。所以,耶稣与律法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乃是一致的。

那么,所有跟随耶稣的人应当怎样做呢?耶稣在19节说得很明确,“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耶稣更多的是祂会深入到人的内心,祂在乎的是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才是对人来说最重要的,耶稣不强调说“行为代表一切”,而是人心里存着什么,他的外表就发出什么来,耶稣由人的外表深入到了人的内心当中。耶稣批评法利赛人是因为他们在遵守上帝诫命的时候,并没有进入到自己的内心,只有外在的行为,他们的内心和行为不一致。耶稣此处的目并非是要求祂的门徒、跟随祂的人,以及今天的我们重新回到律法之下,乃是要我们明白律法的真义到底是什么,要通过表面律法的条文看到后面的东西。当一个人的内心满有主的爱的时候,他所做的就会高于律法,律法将不能再限制和束缚他。

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的心里很少有爱,他们所关心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是怎样的,是不是合适的,耶稣说他们的义是有缺陷的:没有深入到内心当中。如果今天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就并没有得着耶稣说应许给我们的信仰中的自由。作为跟随上帝的人,我们应当建立好自己的内心,打开自己的心门,将上帝的道接入到自己的心里。我们不能将任何一种道理都高举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甚至比上帝还要高的程度,这是信仰中切不可有的。我们的义一定要从内心中生发出来,主看重的内心;我们也不能只强调内心,把所有的外在行为都抛弃。我们需要内心,也需要因着内心而生发出的行为,因为行为源自内心。

愿弟兄姊妹扎根在主的道里面,从而明白真义,行出真义。阿们!

祷告

用祷告摇动主大能的手臂

祈祷

研读主的话语

排练

小号乐手演奏中

单利好弟兄主礼

申俊伟传道为主证道

歌诗

小宇姊妹歌诗中

赞美带来喜悦

耶稣基督是我的救赎主

耶稣基督是永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