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上7点,海淀堂的青年聚会正式开始,诗班带领会众向主献上赞美,在神的圣殿中聆听神的话语。
聚会由单利好弟兄主礼,申俊伟传道为主证道,证道的题目是《论发怒》,证道经文记载在《马太福音》5章21-26节。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 (马太5:22)
从真正开始记事起,发怒就在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今天我们要从耶稣的话语当中,来学习如何看待发怒这种情绪。
一、 发怒问题的重要性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这句话是法利赛人口传下来的老话。但是耶稣针对老的传统,又说了接下来这番话:“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马太5:22)
这段经文前后的转折,表达一个意思:之前法利赛人所持守的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法利赛人所强调的不可杀人,持守的是外在的行为。但是耶稣接下来告诉我们,这个戒律核心的部分不是在行为,而是在于一个人内心的状况、导出外在行为的内在的原因。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轻忽我们的行为,对基督徒来说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首先要搞明白的一点:耶稣最看重的是人的内心状况。
二、如何对待发怒
圣经当中也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可有使你生气发怒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上帝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情绪呢?圣经当中耶稣也有生气的时候。“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到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马太21:12)
从律法戒律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怒我们可以发,什么怒是我不可发?简单地来讲,当两个人有了嫌隙,耶稣告诉我们你要尽量地去寻求核心,尽量地去寻求彼此和睦。经文上说:“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给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马太5:23-25),这里为什么这样做其实还是基于律法和道德戒律。
从信仰的角度,如何对待发怒?一切都有个出发点,我们应该建立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基。用信仰建立生命中的价值,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知道应当如何解决,因为知道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审视它、观察它。
1、 用上帝的爱去饶恕人
从23节之后,耶稣告诉我们说很简单,其实你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在发怒的事情上,在弟兄之间纷争的事情上,不管是哪一方都应该主动去寻求和睦。
耶稣有句话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太6:14-15)
你我内心当中要有这样一种清晰的认识:你愿意上帝怎么样对待你,你就怎么样去对待周围的人。
特蕾莎修女说:“也许你做善事会遭到别人的嘲讽,但是还是要做善事,因为这是我和上帝之间的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我和上帝之间的事,我怎么去对待自己,对待周围的人,这是我和上帝之间的事,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没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耶稣的形象就是那个可怜的人,就是那个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弟兄中最小的那一位。当末了的时候,耶稣会说,我曾经在地上的时候,我要求你喂我吃的,你也没给我吃;我冷的时候,你也没有给我衣服穿。
并不是说耶稣就是那样,而是说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上帝的爱,去履行自己生命当中应当去履行的事。
2、 要积攒财宝在天上
在每天的生活当中,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上,都会遇到一些针锋相对,促使我们内心有一种想要发怒想要生气想要报复的情绪。经书上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4:26-27)为什么怒气总是不能消除,很长时间不能够放下,很长时间不能够赦免,我们有没有反过来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内心当中是不是把它看得很重,所以我的心一直在那里。
一个人内心看重什么,心就会在哪里。比如当你最看重家庭,大多数时间思考的就会是你的家庭;看重其它的地方,你的心就在那些地方。在当下的世代当中,很多其它的东西,把我们的心思、兴趣点、热情拉走。而经书上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翰一书2:15)
所以在发怒的事情上,应该去直面这个问题,要积攒财宝在天上。经上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6:21)
总结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也就是今天分享的重点:在内心当中建立一个出发点,把耶稣所讲的律法、一切道义的总纲放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无论遇到任何状况,站在这个角度去审视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代当中,并非是孤独的,并非是当枪匹马,耶稣每一天都会与我们同在。“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末了。”(马太28:20)
每个周五晚上,青年聚会都在这里等你
赞美前的交托祷告
神的孩子在圣殿中
我们都是蒙福的人
单弟兄主礼
祷告
读经
申俊伟传道证道
欢迎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