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族报》刊登吴牧师署名文章


  • by
  • 2008-9月-17
     
   9月17日,《中国民族报》刊登本堂吴伟庆主任牧师署名文章《残奥感想点滴》,并刊发吴牧师与一位韩国残疾人运动员祷告的照片。该文全文如下:
残奥感想点滴
吴伟庆(北京基督教会海淀堂主任牧师)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说过:“残疾人运动会是唤起人类良知的运动会”。这句话,我在这次奥运村的服务中,特别是近日的残奥会上,感同身受。
         作为被人们称为“奥运牧师”的牧师中的一位,当我有机会与残障运动员有近距离接触,当看到在鸟巢的上空,火炬手侯斌凭借双臂的力量,一点一点拉动绳索将火炬、自己和轮椅拽到项端,当看到赛场上的运动员坐着轮椅奋力争先时,都会让我由衷的感到心灵的震颤。
无论是在日常的训练中,还是在真正的赛场上,残疾人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们珍惜别人的帮助,但他们更期盼社会给他们机会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前行。也许人们看到他们时第一眼所生出的是怜悯之心,但当人们看到他们那乐观的表情、自强的行动时,人们都被打动了,怜悯之心立即化作感恩,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恩,更为他们的乐观而感恩。在残疾人奥运会这个舞台上,他们不仅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体育成绩,更是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突破生命局限的勇气。虽然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常人很难想象的,但他们用不屈不饶的精神,获取了信心,赢得了尊严。而最为重要的,正是他们对人们、对我们的良知的唤起。我心中有悲悯更有感恩,感恩上帝让我有一个健全的肢体是多么大的宏恩厚爱。《圣经》中,常常讲到耶稣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他常常医治瞎子,在别人另眼看待这些身体残疾或智障人时,耶稣却总是及时站出来给予他们医治和关注。或许上帝看到了我的软弱,没有我所接触到的那许多残障运动员那样刚强的缘故,才怜恤我、保全我的。
        走在残奥村内,站在残疾人运动员村宗教中心的教堂里,常有一种不平静的心潮临到我。有三个日本盲人柔道运动员,他们提出的的第一要求就是可否在礼拜天礼拜的时候领圣餐?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韩国运动员,类似帕金森氏综合症残疾人,坐在座位较低的特殊的轮椅上,当他弯腰祈祷的时候,因为没有腿,他的头几乎触及到了地面,人们所看到的似乎只是他那与地接触的虔敬心灵。也许刚开始我们接触到智障运动员时,会为他们的遭遇与不幸而感到心痛,但随着进一步交往与沟通,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敢与顽强令人感动。我看到,残障并不是弱者的代名词,身体上的残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障,那才是致命的杀手。上帝的爱改变了他们,用大能托住他们,使他们重获新生! 就宗教情感而言,他们更加虔诚,他们也更需要和基督耶稣,他们信仰的神更多亲密的接触和契合。
        通过残奥会的召开,人们有机会将目光注视到这些从前可能被忽略的群体身上。智障人士不再是被社会被遗忘的角落。她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尊重尊严,尊重弱势群体(包括智障、残障人士);她不仅凸显出社会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而这种关怀、这种尊重、这种和谐的源泉,正是基于对人与人之间的手足关系,基于对人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所造而显尊贵,基于我们同在一个大爱之下而共处的认知。
 
文章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