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3-29|刘 聪:《跟从基督的真意》


  • by
  • 2020-3月-29

经文:马太福音 8:18-22

[马太福音 8:18] 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

[马太福音 8:19] 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那里去、我要跟从你。

[马太福音 8:20]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马太福音 8:21] 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阿、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马太福音 8:22]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

证道内容:

今天我们以“跟从基督的真意”来分享马太福音8章18-22节的经文。

“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太8:18)从这段经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此时耶稣基督身边已经围绕了很多跟随者。耶稣一生行过很多神迹,因着他所行的神迹,因着他带有权柄的教导,吸引了很多人来跟随他。在圣经中有多处记载,每当耶稣身边聚集很多人跟随的时候,耶稣总会选择离开众人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约翰福音第2章讲到:“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约2:24-25)在今天的经文中,当众人要跟随耶稣的时候,耶稣选择了离开。这时,“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太8:19)“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太8:21)经文当中讲到了两位要跟随耶稣的人,他们都对耶稣表达了要忠诚地追随,但耶稣却对他们说了另一番话。事实上,这两个人并没有真正明白跟从耶稣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今天我们藉着这段经文要思考的问题。在耶稣的回答中,我们将学习到跟随基督真正的意义。

一、委身需要舍己

首先我们看这位文士。“文士”是指当时精通神的律法的老师。这个文士可能不止一次听过耶稣讲道,也可能留意观察过耶稣所行的神迹。当耶稣彰显出权能、权柄的时候,可能让他很惊讶。所以,他兴致勃勃地想进一步了解、寻求。“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太8:18)这个文士可能是穿过人群,走到耶稣面前,对耶稣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太8:19)乍一看,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委身,一个美好的承诺。

在旧约圣经中,就有人曾经作出非常美好的承诺,其中一个人是路得(参得1:7-17)。当路得的婆婆拿俄米要回家乡的时候,路得表示要跟从婆婆。当被婆婆拿俄米劝阻的时候,路得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誓言:“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得1:16-17)

另一个忠诚委身的榜样是大卫的仆人以太,他是一个从外邦来投奔大卫的人。当押沙龙叛乱时,在危在旦夕的时刻,大卫劝阻以太离开他,“王对迦特人以太说:‘你是外邦逃来的人,为什么与我们同去呢?你可以回去,与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你来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与我们一同飘流、没有一定的住处呢?你不如带你的弟兄回去吧!愿耶和华用慈爱诚实待你。’”(撒下15:19-20)以太却坚定地对王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无论生死,王在哪里,仆人也必在那里。”(撒下15:21)

回到我们今天的经文中,当时想跟随耶稣的文士可能说得也是斩钉截铁,但是主耶稣从他身上看到的不是像路得或者以太那样忠诚的委身,而是像彼得曾经那种盲目自信的许诺。马太福音里,彼得曾经对耶稣许诺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26:33)耶稣提醒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太26:34)然而彼得再一次强调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太26:35)我们都知道在彼得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当耶稣被捕的时候,彼得曾三次不认主(参太26:69-74)。

耶稣基督在这个文士非常爽快的承诺的背后,看到了文士对委身有一些误解。所以,耶稣对他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耶稣在强调一件事情:你们所要追随的这位弥赛亚,就是人子,耶稣,他是贫穷的。也在提醒他,“你的委身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你看到了我行的神迹,你看到了我用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人,你看到了我让瞎子看见,让瘸子行走……但你看到的只是权柄、荣耀。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这里没有地位,没有资历,没有财富,没有影响力……世人所向往、所承认的一切成就,在我这里完全没有,甚至我自己连安息之所都没有,你的委身并不是一个舒适的委身。”耶稣从未把行神迹当成他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也从来不希望用神迹来吸引人跟从他。这也是为什么圣经中有多处记载,当众人簇拥耶稣,跟随、围绕他的时候,耶稣往往选择离开这群人。

当这个文士那么快地许诺,信誓旦旦地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太8:19)耶稣告诉他:“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耶稣要让他知道,跟随耶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种太快的许诺,往往很容易半途而废,就像浅土里的种子,很快就扎根了,但是当环境一改变,它也很容易枯萎。耶稣在路加福音第14章讲到:“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路14:28)同样,跟随主耶稣,做耶稣的门徒,委身于他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耶稣提醒那些想跟随他的人,跟随和委身是需要舍己的。

二、委身是没有条件的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跟随者,圣经中马太称他是门徒。其实此处的门徒指广义上的门徒。凡是跟随耶稣,愿意听耶稣教导的,都称为门徒。这个门徒,就是愿意跟随耶稣左右,听他教导的一群人中的一个。他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太8:21)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通过查考圣经我们发现,这里的意思不是指这个人的父亲刚刚过世了,他正要去安葬父亲,而是他要等到他的父亲过世之后再来跟从耶稣。犹太人的文化是很强调孝道的,这和我们中国文化相似。孔子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强调我们应该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是,耶稣的回答让人震惊,“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太8:22)在此,“死人埋葬死人”指的是属灵的死人埋葬属肉体的死人。这是非常尖锐的回答。难道耶稣不愿意这个人去赡养孝顺他的父母吗?难道耶稣的教导是反对基督徒孝敬自己的父母吗?肯定不是的。马太福音15章记载,耶稣曾严厉地批评过那些法利赛人,因为他们以交圣殿税为借口扣留了供养父母的钱(参太15:3-6)。旧约中也提到:“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以弗所书也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弗6:2)整部圣经从旧约到新约,都要让我们孝敬父母,所以,耶稣的回答绝对不是要这个人不孝顺父母。耶稣真正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另一处经文来理解。耶稣在马太福音第10章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10:37-39)可以看出,耶稣不是不让我们孝顺父母,不是反对我们尽孝道,而是强调:我们爱父母、孝顺父母、陪伴父母这件事情不应该成为拦阻我们跟随主的因素,不应该成为我们不跟随主的借口。

耶稣是要让跟随者明白:在我们跟随主、委身主这件事上是没有保留、没有条件的。是要让这个门徒知道:进入神的国,跟随主,委身于基督,不是可以拖延、可以讲条件的事情,它是刻不容缓的,是极为重要的,是要无条件顺服的。所以,“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太8:22)我们在跟从主的时候不能说:“主啊,我为我的婚姻祷告,你若赐给我一个好的伴侣,我就跟随你。”“我正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忧虑,主啊,你让我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我就跟随你,我就愿意委身于你。”我们不能在跟随和委身耶稣这件事上加任何的条件,有任何的拖延,这是耶稣在这里强调的。

三、要把神放在第一位

经文中这个“文士”代表的是理想主义者,他看到的是主耶稣那里有荣耀、有权柄、有祝福,但他没有看到十字架,没有看到神的国要我们舍己,要我们悔改,要我们对付我们自己里面的罪。而这个“门徒”则是实用主义者的代表,他自己有太多的缠累,他不愿意为主舍去,他想等到父母老了,等到父母过世之后再来跟随耶稣。无论是文士这个草率的承诺者还是迟延不决的门徒,他们两个人虽是不同的类型,但问题根源是一致的,他们都不知道在跟随和委身主这件事上是需要舍己的。正如耶稣对门徒说的:“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10:38-39)耶稣不仅仅是作我们的救主,他还要作我们生命的主,他要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位,他要在我们的生命中掌权。所以,他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7)。这意味着我们要把神放在第一位。在神以外,我们若高看某人、某事、某物,就等于拜偶像一样。因为只有神是我们生命的主,若在他之外我们有别的爱慕,那些爱慕就会成为我们的拦阻和我们的偶像。

真正的委身需要我们把生命的主权交出来,让耶稣作我们生命的主,我们需要对主无条件的忠诚。不能因为主这里有平安、有祝福,所以我们才渴望跟随他,就像那个文士一样。我们还要看到,耶稣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进入神的国需要我们去悔改,需要我们对付自己的老我,需要我们活出敬虔的生命、圣洁的生命,与我们蒙召的恩相称,这是我们跟随主的真意。主要让我们得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跟随他得物质上的丰富。丰富的生命里面要有圣灵的果子,要有忍耐、温柔、节制、良善这些美好的品质,要丢弃谎言、骄傲、纷争和嫉妒。所以,跟随主需要我们舍己,需要去对付我们自己生命中那些不合神心意的地方。跟随主需要我们委身,我们的委身是无条件的委身,是忠诚的委身。

有一个姊妹跟我交流,说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些灰色地带,所以她很挣扎。她也去征求过别人的意见要不要换一个工作,可她身边的朋友说她太敏感了,大家都是这样工作,没有什么。但是她自己觉得心里面不平安,她觉得既然自己是基督徒,就不应该在这个灰色地带持续下去。她也想到如果换一个工作,工资会减少很多,而且还要面临很多的挑战。我问她是否愿意讨神的喜悦?她说她当然愿意。我告诉她,如果你愿意就要舍去你的利益。在和她的交流中我能够看到她里边的那种渴慕,她愿意舍去自己的利益而得神的喜悦。这是一个真正跟随者当有的心态。

弟兄姊妹,今天让我们去反思,我们在跟随主、委身主的这条路上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呢?我们是否因为主耶稣那里有祝福、有荣耀、有权柄,所以才愿意跟随他?是否因为主耶稣那里有救恩、有丰盛的应许所以才愿意跟随他?的确,主耶稣那里有丰盛生命的应许,但也意味着,我们跟随主就要对付自己生命中那些不合神喜悦的地方,我们是需要舍己、需要改变、需要付代价的。我们要追求圣洁的生命,过敬虔、讨神喜悦的生活。

弟兄姊妹,在今天经文中这两个要跟随主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跟随耶稣基督意味着什么。真正的跟随是需要我们背起十字架来跟随的,需要我们舍己,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利益。跟随主耶稣基督是得丰盛生命的,是有永远福乐的。因此,我们愿意舍己,愿意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神愿我们能够无条件地委身于他,这是神所喜悦的。愿每个人都成为忠诚于主的人。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阿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