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02-05 | 李晓霞:爱的警示


  • by
  • 2012-2月-05

旧约圣经39卷书中,从以赛亚书到最后一卷玛拉基书都是先知书信。旧约时代有许多先知,当你去研读旧约时,先知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在旧约时代,耶稣基督还没有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神兴起了很多先知,他们最重要的职分,就是作为神的代言人,向百姓传达来自于神的信息。在旧约时代的诸多先知中,以赛亚可以说是较为著名的一位,他所写的以赛亚书也为我们所熟知,该卷书共有66章,是旧约先知书中最长的一卷。 

以赛亚先知在书中传达了从神而来两方面的信息,它们在内容上是密切合一的。一方面,神藉着先知以赛亚指责了当时以色列民所犯的各样罪恶(1-39章)。另一方面,神的信息并没有止步于此,神的目的不是单单指出以色列民违背了神的旨意,令他们自感罪大恶极而失去希望和盼望。因此,在40-66章,神又藉着先知以赛亚带给以色列民以希望、盼望和救恩,那就是弥赛亚要来临,要召聚以色列民再次回到神的面前,即神要赐下救赎主,施怜悯和恩典,拯救罪人。综上,我们发现,当神指出人的罪时,他不是要让人绝望,而是要给我们一条通向他的希望之路。所以,虽然我们时常犯罪得罪神、远离神,但是,不要灰心、害怕以致失望,神依然爱我们这一群悖逆的孩子,他已经为我们预备了救恩,只要我们在神的面前真诚地认罪悔改,他就仍接纳我们,向我们施恩。

我们在以赛亚书中看到的,不单单是神对以色列民罪恶的憎恶和指责,其中还充满了盼望的信息,指出弥赛亚要来临,要将以色列民带回锡安山,回到耶和华那里。他们虽然犯罪受惩罚,但仍是有盼望的。

以赛亚先知所传达信息的神学基础来自于摩西五经中的申命记所提出的一个原则。旧约的前5卷书,作者是摩西,被称为摩西五经。在申命记中,神应许以色列民,要将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的迦南地赐给他们为业,这个应许是有条件的(在圣经中,神的应许大部分都是有条件的),即他们若遵守神的律法,就会蒙福,在应许之地日子得以长久;若违背神的律法,不敬畏神,就会受到神的惩罚,被诅咒,包括被流放到他国。以赛亚先知清楚申命记所提出的蒙福原则,藉此教导以色列人,反思本民族的盛衰、荣辱。

以赛亚书1章1节:“当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作犹大王的时候,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以赛亚是皇室家族的一员,他在几个犹大王当政的时候,传讲神的信息,辅佐他们。传统的解经家认为他在玛拿西王执政期间被锯锯死(参来11:37)。以赛亚一生传道58年,经历了几个王朝的更替,第1节所记载的历史时间,以色列民已在神所赐予的迦南美地居住了700年。前400年他们没有王,只有士师领导他们。但是后来百姓想要立一个王来管理他们,神就许可他们立王。在接下来的120年中,以色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先后出现了三个王:扫罗、大卫和所罗门。所罗门去世后,以色列国内发生内战,分裂成南北两国,从犹大支派传承下来的称为南国犹大;另十个支派称为北国以色列。到以赛亚先知的时代,北国以色列已经出现过18个王,他们不敬畏神,远离神,悖逆神,行耶和华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南国也出现过11个王,其中有合神心意的王,也有悖逆神的王。当时的以色列国是小国,夹在亚述、埃及、巴比伦这三个强大的帝国中间,经常受他们侵扰。当以色列人悖逆神时,就会受到外敌侵扰,就会失败。

北国以色列的罪恶使其在公元前722年被亚述帝国所掳。以赛亚作为南国犹大的先知,指出以色列民悖逆神,罪大恶极,因此遭亡国之祸。以赛亚书1章2-4节所讲的,是神对以色列和犹大的控告。这样的控告,出发点并不是希望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而是出于神对他所拣选的子民的爱。第2节说:“天哪,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神以为父的心肠控告他们,是出于爱的指责。正如我们中间为人父母的,指出孩子的缺点是出于爱的缘故,希望孩子能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认定他无可救药。神的出发点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一幅图画中,神是大法官,天和地作陪审团,神在法庭里宣读他的子民所犯的罪,是为了拯救他们脱离罪。以色列民都是悖逆神的人,但是神却称他们为儿女,给他们儿女的名分和地位,神是何等地爱以色列民。我们想一想,在灵性上,神是怎样养育了以色列民族?创世记12章记载,神呼召亚伯拉罕,赐给他诸多应许,这些应许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神拣选了亚伯拉罕,要与他建立特殊、亲密的关系。这不是因为亚伯拉罕的行为好或者他配得,乃是因着神的爱和怜悯。第二,神要藉着亚伯拉罕兴起一个民族,好赐下所应许的迦南美地。第三,神要藉着以色列民族,使其他的民族和国家蒙福。

我们知道,神呼召亚伯拉罕,应许他的后裔多如天上的星时,他和妻子撒莱并没有儿女,而且两人年纪已经老迈。但神已经为他们预备了后裔。亚伯拉罕百岁时得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又生了十二个儿子,雅各特别疼爱约瑟。因着约瑟做的异梦,招致哥哥们的嫉妒,把他卖到了埃及,但是神却救了约瑟的性命,并使他作了埃及的宰相,也藉着约瑟保全以色列民族度过了大饥荒(参创37-47)。约瑟去世后,以色列民遭受埃及新王的逼迫和奴役,神又兴起了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进迦南。因着他们在路途中不顺服神,到迦南地四十天的路程走了四十年。但是最终神使用约书亚将他们带进了迦南美地。

以色列人在迦南的四百年,有许多属灵的军事领袖带领他们。但是以色列民看到其他国家都有国王来统治,就也向耶和华神求一个王。虽然他们所求的不合神的心意,但神却赐下了扫罗、大卫和所罗门王给他们。以色列的历史写满了神的恩典,他们经历了许多神迹奇事,昔日神分开红海使他们脱离法老的追兵,进入到迦南地时,虽然他们势单力孤,却能够胜过人数众多又身材高大的迦南人。

以色列民像属灵的婴孩一样在神的带领下慢慢成长起来,神赐给他们许多的恩典和祝福。但是神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赛1:2)这样的一群以色列人,神供养着他们,让他们经历奇异恩典,他们却心存悖逆。第3节说:“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以色列人,我的孩子们哪,牛和驴都认得主人,我为你们行过那么多的神迹奇事,给过你们那么多的恩典,你们却不认识我吗?!这是神向以色列民发出的爱的警示。犹大国中,从官长到百姓都充满了罪恶,他们欺压穷人,不行公义,拜偶像,臣服于周围强势的国家,而不是依靠神去争战。他们行了很多神眼中看为恶的事。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看到那时以色列人的罪恶,是否也愿意把自己放到故事中自我反省一下,我们的内在生命是否和以色列人一样?我们的身上是否有他们的影子?我们是否也像以色列人一样经历了神诸多的恩典,却一次次地悖逆他?以赛亚先知指出犹大民族已到了绝境:“你们为什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吗?你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你们的地土已经荒凉,你们的城邑被火焚毁,你们的田地在你们眼前为外邦人所侵吞。既被外邦人倾覆,就成为荒凉。”(赛1:5-7)在神的眼中,这是以色列人为他们的罪所付出的代价。

以色列分裂后,南国犹大四面受敌,受到了来自北国以色列、亚述帝国、以东人、亚兰人和非利士人的攻击,以赛亚说他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可他们还是离弃神。以赛亚先知预言,如果民众还不悔改,回转归向神,也难逃北国被掳的命运。看似犹大已经到了绝境,他们尽是伤痕,家园要成为荒凉,但是神却在这绝境之中仍给他们以盼望,给他们存留余种,就是那些真心信靠神的人。

以赛亚说:“你们这所多玛的官长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们这蛾摩拉的百姓啊,要侧耳听我们神的训诲!”(赛1:10)这是神藉着先知的口,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的子民,只要他们细听神的训诲,有悔改的心,无论罪多么严重,神都会赦免,给他们盼望和机会。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赛1:18)“然后,你必称为公义之城,忠信之邑。”(赛1:26)

可见,神给他子民的是满有盼望的信息,是充满祝福的信息。神管教以色列民,不是为要定他们的罪,而是要让他们认清自己所犯的罪,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愿意回到赐下怜悯、恩典、赦免、饶恕的神那里;神不是要让他们绝望,而是要给他们悔改的心,这是这卷书所包含的完整的信息。但是,以色列人依然没有悔改。公元前586年,犹大人被巴比伦掳去。纵观圣经中的整个人类历史,信仰神的人最终是得胜的。虽然有时看似神的子民已走到了绝境,罪恶占了上风,没有希望了,但因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将人的石心变成神所赐的悔改的心,带给了人救赎和永生的盼望, 

藉着以赛亚书的信息,我们要学习什么功课呢?我想,我们要把自己放到故事里,在以色列人的经历中反思,因为有时我们也会陷入罪中,甚至不能自拔。这篇信息不是以审判、控告、定罪、让人绝望为基点,而是以神的爱为基点,神的爱贯穿在他的审判中。圣经上说,命令总归是爱,管教的是儿女,所以神因着爱他儿女的缘故指出他们的罪行。虽然神是爱,但神是厌恶罪的,神爱的不是罪,而是尚未脱离罪的人。作为神的儿女,我们每一个人要警醒,常常省察自己,在什么事情上犯罪得罪了神,在什么事情上常常被软弱所胜。很多信徒知道自己犯了罪因此很绝望,认为神不会赦免他。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罪是大是小,只要你有悔改的心,来到神的面前,祈求他的怜悯和饶恕,神就能够将你的罪洗净,使你变成雪白,白如羊毛。

记得在念神学院时,有一次我又被软弱所胜,犯了本可以避免的罪。那天我很沮丧,祷告说:主啊,我觉得自己真的不配作传道人,我常常被软弱所胜。虽然我知道要按你的律法行,但我就是做不到。我是一个罪人,就像保罗说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主啊,这样的人你还拣选吗?你还赐我永恒的生命吗?突然一段经文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就是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同钉的两个犯人中的一个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2-43)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是得救的。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你看到你有罪的时候,只要你存着一颗悔改的心,就不可怕,无需绝望;可怕的是你对罪不敏感,或者在罪中时仍然恋慕罪,没有悔改的心。不要让罪辖制我们,要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祈求他的怜悯和饶恕。我们要认自己的罪,对罪保持敏感;但是我们不要去定他人的罪。我们可能自认为很属灵,有各样的好行为,看到别人的行为跟你不一样或者犯了罪,就产生论断别人的倾向,定别人的罪,这是神所不喜悦的。

路加福音第18章讲到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法利赛人在圣殿里祷告的时候说:“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18:11-12)但是那个税吏只祷告了一句:“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耶稣说那个税吏比法利赛人倒算为义了。这是因为税吏犯的罪少吗?不是。是因为税吏知道自己是个罪人,需要的是神开恩饶恕他。那个法利赛人没有罪吗?他也有罪,他自以为义。也许他没有外面的恶行,但是他内里的思想如何,是否真的比那个税吏好,我们不知道。

弟兄姊妹,我们要认自己的罪,不要去定别人的罪。以色列民犯罪,悖逆神,神虽然惩罚他们,却仍给他们希望和盼望,只要悔改在神的面前,神就赦免、饶恕,重新接纳他们。因着神的爱,我们若犯了罪,向神认罪悔改,神就会接纳我们;因此,对别人犯罪之后的悔改,我们也要有接纳之心。

亲爱的弟兄姊妹,在接下来的圣餐中,希望我们能省察自己,藉着回顾以色列民的经历,反思自己的生命,思想有多少时候我们得罪了神。让我们向神呼求:神啊,我愿意来到你的面前敞开我的心,求你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们之中一个义人都没有,都在过犯当中,但神你是信实的、公义的,我们愿意来到你的面前认罪悔改,求你赦免我们一切的罪,洗净我们心中的污秽,给我们永生的盼望。阿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