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关于彼得的祷告系列之二,因这个月是感恩月,教会安排讲感恩的题目。不过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也与祷告有关,学习的经文是路加福音7章36-50节,题目是“一个有罪女人的祷告——爱与感激”。从我们刚才读的经文中,透过这个有罪的女人的举动,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实际的行动可以是一篇最美的祷告,有时再多的言语,也抵不过一个爱与感激的实际行动。
当这个妓女来到人间最圣洁的主面前时,香膏成了她对主爱与感激的奉献,她那忏悔的热泪浸湿了救主的双脚。之后,她用长发将主的脚擦干,用嘴连连亲主的脚。这一连串的举动,令在场的法利赛人为主捏了一把汗,他们希奇耶稣为何没有拒绝并斥责这个妓女鲁莽的举动。今天在教会中也充斥了许多自以为是的“属灵”的人,他们总是拿着放大镜,用指头去审判那些跌倒的弟兄姊妹——即使主已经赦免了这些弟兄姊妹的罪,他们仍旧不放过这些人所犯的罪,无法饶恕和接纳这些软弱的肢体,这是何等可悲的事!
感谢主,当世人都拒绝、批评、轻看这个有罪的女人时,主却接纳她。主了解她,并赦免了她。主对她说:“你的罪赦免了。”(路7:48)正是她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她有一颗悔改的心。接着,主称赞她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7:50)主看见她内里的信心,主接纳了她对主的感谢和爱慕,主给了她最大的应许——“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从此,她的人生,活在主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里。弟兄姊妹,这个有罪女人的祷告,是否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呢?
只有路加记载了耶稣受邀来到法利赛人西门家中坐席,遇到有罪的妇人用香膏抹主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感人的地方,乃是耶稣选择与罪人交往,为的是要让真理进入他们的心。虽然主明知西门不怀好意,但为要得机会教导他,主仍然愿意与他来往。
在宴会中,有一个名声狼藉的妓女,拿了一瓶香膏来抹耶稣的脚,用她的眼泪来洗主的脚,用她的头发来擦耶稣的脚,并且用她的嘴连连亲主的脚。这一连串的动作,西门看在眼中难以忍受,心中怒不可遏。他认为耶稣太作践自己了,竟然让一个有罪的女人向他作如此不可思议的动作。其实在主的眼中,法利赛人和这个有罪的女人,都是欠债的人,他们都需要主的恩典和饶恕,因为靠他们自己是无力偿还罪债的。
耶稣巧妙地用了这个比喻,目的是让西门看到:他那冷酷、缺乏爱与不饶恕人的心与这个有罪的女人诚恳求饶恕的心所成强烈的对比。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主称赞有罪女人的爱多,但她的罪之所以得到赦免,是因为她的信心。人的罪,只有藉着信基督的救恩才能得赦免。得宽恕是由于她的悔改和信心,她的爱与感激则是她罪得赦免的一个明证。而她所得着的,正是主给她的平安的保证(参腓4:7)。
下面,让我们仔细来观察这个故事发生的场合、人物及经过。
一、首先看场合。西门请耶稣到他家里吃饭,主接受了。西门的邀请并不是诚心诚意的,而是另有诡计。因为我们的主指出,当主进入西门的家时,西门忽视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对客人应有的礼节。在犹太人的家里,当客人到达时,第一件当作的事就是拿水给客人洗脚,并且互吻脸颊,以示欢迎和尊敬;然后拿油抹在客人头上。但这些事西门一件也没有做。这是一个奇怪的邀请,看不到一点诚意。那么,西门为什么要邀请耶稣到他家呢?只有一个答案,这个邀请是出于敌意。他想要观察主,看看能否抓到主的一些把柄。令人惊奇的是,主耶稣竟然接受了这个邀请。因为耶稣爱西门正像他爱那个女人一样。他要在西门家里,打开西门的眼睛,引领西门进入光明,就像他祝福那个女人一样。这就是主接受邀请的原因。
如果说主接受这种人的邀请是一件惊奇的事,那么还有一件更惊奇的事,就是主竟然肯到这样一个世界来。主去西门家,只是主到世上使命的一部分。主爱那个女人,主也爱西门。西门家中的气氛和西门那种沾沾自喜的态度,与主耶稣是多么不相称!但主还是去了。
二、人物。我们来看这个故事中形成强烈对比的两个人物。路加简短地说,西门是一个法利赛人。我们立刻就知道他是哪一类人。“法利赛人”这个名称是从希伯来文来的,意思是“分开”。法利赛人有很辉煌的历史。这个阶层在先知玛拉基的时代已经结束。法利赛人的职责是防止百姓的信仰与偶像崇拜混淆。在法利赛人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以外在的条文、教义、仪式为骄傲,以致于我们用“法利赛人”这个名词,来形容那种自以为义的态度。他们始终对基督怀着敌意。西门就是一个法利赛人,他自信十足,也绝对自满于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别人是否遵守遗传,一切仪式是否合乎他们的规则。
路加是这样述说这个女人的故事的:“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路7:37)。这种说法,就等于指明了她是一个妓女。这样一个女人竟然出现在法利赛人的家中,立刻这个故事就生动起来了。这两个人,代表两种天壤之别的社会阶层。换用今天的话说,他们一个代表生活在高级住宅区的人,一个代表生活在红灯区的人。他们竟出现在同一个房子里。他们在西门家相遇的原因,是因为耶稣在那里。
三、事情发生的经过。那女人的到来是一件惊人的事。西门对她进来深感诧异。因为像西门这样身份的人,不可能有这样一类女人来访。她为什么去呢?——因为她“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路7:37),她不顾忌别人对她的偏见和歧视。她清楚地知道那些人会以怎样鄙视的眼光看她,但她对这一切都视若无睹。因为耶稣在这里,所以她就进去了。
从圣经的记述中,很清楚地指明了在她进去之前,她的罪就已蒙赦免了,从耶稣所作的比喻显示了这一点。主的意思是,她的爱多,所以她被赦免了,当然这里包括她的悔改与信。这可能不是她第一次见到耶稣,很可能那一天她已经听到了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也许那时她正在那群劳苦的人中,当她听到这个伟大的呼召后,她明白了,并且被触动了,使她带着忧伤、痛悔的心去见耶稣,要从主那里得安息。
她进去以后,来到耶稣背后,挨着耶稣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她就用自己的长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耶稣的脚。然后她打破盛香膏的玉瓶,把香膏倒出来,抹在耶稣的脚上。
我们再看西门。他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路7:39)西门那一天真是看到了希奇的事,他看见一个堕落的女人竟然抚摸耶稣的脚,一个妓女竟然把代表坚贞之爱的香膏,倒在了主的脚上。西门心里开始嘀咕,“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显然西门已经认定耶稣不是先知,因为他认为主对自己的道德标准太不注意了。
现在来看我们的主耶稣是怎样对付西门的。主给了他一个巧妙的比喻。主说:“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一个欠五两银子。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免了他们两个人的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路7:41-42)我们的主实际上是在说:西门,我知道你对这女人的看法。你认为她是一个罪人,而且是一个较大的罪人。西门,你是不是打算说,你自己不是一个罪人呢?西门也许会回答:当然不是!我是个罪人,但不像她犯那么大的罪。圣经记载另一个法利赛人也曾说过,“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18:11-12)这就是西门的态度。他可能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但他庆幸自己没有犯那个女人那样大的罪。主知道他心里的态度,主说:我就照着你所夸耀的作比方。你认为这女人是个大罪人,她欠了五十两银子,你认为自己犯罪少,好!你就算欠了五两银子。在神的计划里,神以救恩赦免了这两个人。你认为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神呢?西门说:“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路7:43)耶稣立刻说:“你断的不错。”(路7:43)主实际上是说,西门,你在我对那女人的赦免上,看到了我对她慷慨的爱。道德上的公正,使这女人得到了别人对她的尊敬。她现在是洁净的人了,她的罪被赦免了。
耶稣说:西门,你刚才想,如果我是先知,就必知道她是怎样的人。但是,你看见这女人了吗?你知道她吗?西门也许会说:当然,我看见她了,我知道她好多年了,我对她的底细一清二楚。然后主说:西门,你真看见她了吗?耶稣实际上是说,你没有看见她,你是瞎眼的,你没有看见这女人已不是从前的样子了。西门,我要帮助你去认识她,我要将你们两人作一个对比。主没有在属灵的层次上拿她和西门比,也没有在道德层次上作对比,主只是在日常生活的普通礼节上来作对比。主说,西门,让我帮助你来认识这女人。我进了你的家,但你忽略了一个犹太人家庭应有的普通礼节,而她却弥补了你的粗鲁。你没有给我水洗脚,她却用眼泪湿了我的脚;你没有给我礼貌性的亲吻,她却连连用嘴亲我的脚;你甚至连最低劣的油都没有预备,以抹我的头,她却用昂贵的香膏抹我的脚。西门,我把你们并列比较时,你就像麻布一样粗糙,而她则如同丝绸那样高贵。
然后主对那女人说:“你的罪赦免了。”主不是说,现在你的罪赦免了,乃是说,你的罪已经赦免了。她自由了,她在道德上的更新使她本性中的娴雅、优美又恢复了。
很显然,我们的主作这些事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对付西门。我们若发现西门的眼睛已经打开了,也不会觉得希奇。我们确信主在爱中寻找西门,要使他得看见,主是那女人的基督,主也是西门的基督。西门需要主,主想赢回西门。
为什么那女人会用如此温柔、优美的态度对待主耶稣?这一切的后面隐藏着什么?——这就是新生。那是惟一的、真正的高贵之处。一个重生的人,才会抓住生命中一切的美德,以爱与感激献给主耶稣。人的罪得了赦免,脱离了罪的捆绑,他的生命就进入一个伟大、美丽的领域。这个故事的教训就在于此。今天是感恩礼拜,我们能否用这样真诚的心来感激我们的主呢?这种感激才是真正从我们的生命中发出来的,才是神所喜悦的。
还有另外一个教训。它指明了基督会注意到人的怠慢,他也欣赏人对他的爱、感激与奉献。西门的怠慢,主一言未发,进去坐席。主的爱是不变的,不会因人的怠慢而减少,主仍爱西门,要寻找他,挽回他。不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主一样爱着我们。
现在有许多人过着自以为义的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和行为都强于别人,他们比别人拥有漂亮的房子、高尚的职业、高深的教育、听话的孩子、高等的收入、更好的修养、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成就;他们不需要救主,无须悔改,更无须罪得赦免。他们满足于所拥有的,感觉不到内心所缺乏的,他们只看到现在,从不考虑未来。主对他们舍己的爱,他们似乎无暇顾及,更谈不上对主的爱与感激。当有一天他们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主时,主仍爱他们,要救他们,主一直在等待他们的归回。
在这个故事里,罪得到赦免的是那位慷慨和感激的妓女,而不是那个法利赛人。神的国度会接纳那些寻求赦免的罪人,却拒绝那些自以为义、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深挚的爱与感激是对赦免的自然反应,也是信心应有的结果。然而,惟有那些认识到自己是罪孽深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神完全赦免的宏恩。不论跟随耶稣的人曾经是多么有罪,或自以为是多么善良的人,耶稣都能把他们从灭亡中拯救出来。我们知道主的恩典对我们有多么广大吗?我们是否感激主的赦免?西门感觉自己一无所缺,故此心中对主无爱心也无感激,因此得不着赦免。西门认为自己在神和人的眼中是个好人,而那女人除了感到极度缺乏以外,深知自己一无所有。她对耶稣满有爱心与感激,知道耶稣能供应她的需要,因此她得蒙赦免。
有一件事可以把人与神隔绝,那就是自满。当人越感到自己罪多,他就会越谦卑。保罗提到罪人的时候,便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1:15)圣法兰西斯说:“世上没有比我更卑劣、更悲惨的罪人。”我们可以说最大的罪,便是自觉无罪。然而一丝的自觉不足,便可以打开神宽恕之门,因为神就是爱,爱的最大荣耀,就是施予有需要的人。
弟兄姊妹,我们还记得主耶稣是怎样赦免我们的罪的吗?只要我们相信他,依赖他,不论我们的罪有多少,神都必赦免我们,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参约壹1:9)。我们并不比别人有多好,因为我们都是罪人。愿我们也能像那个有罪的女人一样,存着爱与感激的心,去爱我们的主,跟随我们的主。不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主都能爱我们、拯救我们到底。
弟兄姊妹,我们对主的态度是否有时怠慢?我们是否感到祷告无力,生活平淡,感觉不到主的恩典?今天是感恩礼拜,回想一下我们对主的爱与感激有多少?主是那样值得我们尊重、爱戴与感激的。主应当得到我们非同一般的款待,他配得我们的礼物。可我们给了主什么礼物呢?我们爱他的心到底有多少呢?但愿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让我们知道,主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我们就应当更多地爱他,感激他,服侍他。用我们真诚的爱去爱他,我们的信心才是完全的。但我们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应当爱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弟兄姊妹,把主的爱、温暖、关怀、帮助带给他们,使别人真正从我们身上体会到主爱他们。从我们的生命中真正流露出耶稣在我们身上,让更多的人在感恩礼拜一齐来感激主对我们的大爱。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