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04-11 | 范国兴:当求上面的事


  • by
  • 2010-4月-11

感谢主,刚才刘传道为我们读了歌罗西书3章1-4节:“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保罗用这段经文教导歌罗西的弟兄姊妹两件事,一是你们“当求在上面的事”;二是“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这同样也是保罗给我们的两个劝勉——求上面的事和思念上面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3:3-4)

弟兄姊妹,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忙了?自从家里装了电话,白天晚上都有事;自从有了手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和你通话或者发短信。我们以为手机能带给我们方便,却似乎是被别人、被很多事情挟制住了。很多人在用邮箱、博客、QQ等交流工具,这却使我们的心更加浮躁,好像每一件事情都要立时回答、解决。有天下午,我爱人发来一条短信:“今天晚上吃什么?”我认为这件事不太重要,就没回复,而去做别的事了。可她过了一会儿又打来电话催我——似乎一条短信就能把人拴住。我回家就跟她交流:“以前我在北京上学,你在老家,那时没有手机,我们只能写信,你要等上七天才收到回信,现在怎么连半个小时也等不了呢?”人的本性就是很急躁,希望自己的信息发过去马上就有人回应。

弟兄姊妹,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现在忙得都没有时间读经、祷告,甚至没有时间照顾家人了?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忙到最后得到了什么?捕风捉影,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从早晨睁眼到晚上睡觉,在为谁而忙?我们每天所想事情,是地上的事多,还是天上的事多?是为自己着想多,还是为别人考虑多?保罗的劝勉会给我们更好的提醒,使我们知道应该如何寻求、思想上面的事——“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西3:1)

这里的“若”并不是说保罗怀疑我们没有与基督一同复活。正如上个礼拜天的复活节礼拜,这也不是说每当到了复活节耶稣基督就要重新复活,这个节日乃是提醒我们:耶稣基督已经复活,我们也与耶稣基督一同复活了,所以我们复活之后应该有复活的生命。这个“若”可以理解为“由于”:由于你们与基督一同复活了,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在座的弟兄姊妹,如果你受洗了,你就是与耶稣基督一同死、又一同复活,归向上帝,愿意立志奉献成为主的门徒了,就因为此,你就应该求上面的事。保罗用我们与耶稣基督同复活这个真理来支持他以下的劝勉。

复活既是一种生命的更新,我们就应该表现出新生命,目标就是求上面的事。弟兄姊妹,因为我们与耶稣基督一同复活,所以当求上面的事,并建立天上的样式。“求”的意思是追求:我要努力向一个方向去走、去追求。“上面的事”就是指有价值的、永恒的事,而不是短暂的事。耶稣基督告诉门徒说,不要忧愁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求的,都是地上的事;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参太6:25-34)——神的国和神的义就是上面的事。弟兄姊妹,今天耶稣基督已经告诉你,当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求上面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把天国的事放在优先的位置,就是当求上面的事。耶稣基督没有说“你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之后你依然会贫穷、饥饿”,乃是说“你首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之后你所需要的每天三餐、几件衣服,上帝也要加给你们”。“加给你们”就像买一台洗衣机赠几袋洗衣粉这么容易。我们日常所需就是“赠品”,可是我们天天为了赠品而苦苦求神。这就像一个小孩,一味地向爸爸要糖,其实爸爸给他预备的是更丰盛的食物,远不只一块小小的糖。

在主祷文中,耶稣基督教导我们要这样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9-10)耶稣基督教导门徒要先求神的国——神的国降临,神的旨意行在地上——这就是上面的事。

父老弟兄姊妹,我们扪心自问,尽管每一次祷告都背诵主祷文,我们有没有让主祷文进入自己的生命并且行出来?这很重要。耶稣基督没有忽略我们生命的需要。在主祷文中,他告诉我们:“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太6:11)这句话多么奇妙!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如果说“我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这就是很自私的祷告。我们每天都能吃上三餐,可是在很多贫困的地方,比如现在受旱的西南五省市,饮食却得不到保证。我们不但为自己祷告,也要为他们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父老弟兄姊妹,我们回想每次祷告的时候,是为自己祷告多是为别人祷告的多?是为天上的事祷告多还是为地上的事祷告多?大家不用回答我,只告诉上帝。

此外,主祷文中“日用的”和“今日”两个词刚好相呼应——就求一天的:主啊,我今天就求今天的饮食。这是信心的祷告,是看得见的。耶稣没有说,“主啊,你将一年的食物给我吧!”如果这样,不就像那个无知的财主将仓房拆掉,另盖更大的吗?(参路12:16-21)我们早晨求一天的饮食,白天舒服地享受三餐,晚上做感恩的祷告。

接下来保罗说,你们“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西3:1) 经文表明耶稣基督复活,已经得胜而且有余了;他坐在神的右边,天天垂听并应允他儿女的祈祷。我们尚未祷告,神就知道我们所需要的,并应允给我们了,这就是我们的神。

我有时软弱,也很忙碌,没有劲儿祷告,特别是上个礼拜日从晨祷一直到晚上圣乐崇拜,回到家之后就不想祷告了。我躺在被窝中求主让我今天休息一次,但是忽然想起罗马书8章26-27节,保罗说:“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

弟兄姊妹,并不是我们今天不祷告就意味着离神很远,神也就不爱我们了。因为神知道我们,他要替我们祷告,但是我们也不要把这处经文当作借口:主啊,我今天很累,你替我祷告吧。在你真的很疲惫或者万不得已,不能祷告的时候,你会有保证:上帝与我同在,替我祷告,作我的后盾,他知道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这就是说,我们当求在上面的事。求上面的事,表示我们要付出实际努力,因为我们当求——不是“想”,而是“求”——上面的事。

歌罗西书3章2节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思念”乃是描述我们内在的一种推动力、性情和倾向,也就是说,我们从早到晚、一个礼拜、一个月、年复一年,都要惦记、思念、追求上面的事。把上面的事作为生命的中心,才是思念上面的事。思念并不是头脑一转或情感活动,它在原文中指人的动机。我们动机正确,行出来也就正确。我们的动机、本意是思念神,还是思念地上的事?腓立比书3章19节特别提醒那些用嘴唇爱神的人。他们“专以地上的事为念”,不以神的事为念,表面所做的,和内心所想的不一样。弟兄姊妹,已经与基督一同复活的人,就不能“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而要以天上的事为念,天天想着天上的事。

生意人会想着明天怎么去做生意;老师会想着明天怎么备课教书;学生应该想着明天怎么学习……同样,作为基督徒,我们要想着明天怎么去迎接上帝,要时刻做好准备。有一个牧师讲过:“一个已经受洗的弟兄(姊妹),他(她)就好比脚在地上,头却与星宿为伴。”脚在地上,是说要在地上生活;头与星宿为伴,是说思想、意志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到了天上。他(她)的生活是天上的国民在地上生活。我们是天国的大使,被上帝安排在人间的工作岗位、家庭之中,要去引领更多的人。

思念上面的事,就是从神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命,寻求神的旨意,也就是将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永恒的事物上。如同歌罗西书1章13节说:“他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我们以前在黑暗里行,信主后,藉着耶稣基督到爱子的国度里去。从身份上讲,我们是爱子之国的国民,即天上的国民,所以我们理当以天上的事为念。我们要思想神的荣美、慈爱、圣洁、公义和伟大,思想神何等地爱我们,使我们的生命能更加亲近神。

所以保罗劝勉歌罗西的各位兄弟姊妹不但要寻求,还要思念天上的事。这给我们很大的挑战。他特别强调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即我们的生活所需。思念地上的事本身并不是罪。我们在地上生活,需要衣食住行,但是基督徒如果过分看重地上的事,甚至常常思念,认为这些比天上的事更重要,心就被世界所累而犯罪了。保罗在此并不是劝各位弟兄姊妹放弃在地上的责任,专一等候上帝的再来——老师不教书了,学生也不上课了,工作的不上班了,农民也不种地了……这是错误的。保罗的意思乃是:我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当与神有关,都要学习顺服神,被神所管理。

路加福音12章16-21节讲到一个比喻:“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弟兄姊妹,耶稣基督用一个无知财主的比喻警戒我们。有时我们批评这个无知的财主,但往往自己也像这个无知的财主。他只是为生活上的事而忙碌,而忽略了生命的重要,我们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一心为了工作、家庭,想到很多事情需要用钱,必须努力挣钱才行……我们只为了生活而忙碌,却忽略了生命的重要,正如这个财主只注重今生的享受,而忽略了永生的审判。有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也是在专心改善生活、享受富裕的生活,却在舒服的生活中忘了天堂,甚至说天堂还没有自己家里好。所以耶稣基督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12:20)

弟兄姊妹,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积蓄的这一切到底为谁呢?耶稣基督说的这个“无知的人”是不是我呢?也许我还没有像那个财主积攒那么多,可是我已经有那样的苗头了,求上帝校正我,使我真正意识到“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而在乎仰望上帝、追随上帝。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6章21节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弟兄姊妹们,你有没有深深体验这节经文呢?大家可以马上想起自己在哪里存了多少钱、有几个存折、密码是多少……因为你的钱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春节时,我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回老家。我们一年多没有回去了,就决定给每家送一千元钱。妻子怕丢,就将两千块钱分成两份,让我分开揣。火车上人很多,我生怕弄丢了,去趟卫生间回来摸一摸,抱着孩子出去走一走,回来再摸一摸。虽然爱人说,“要是再摸,别人就知道有钱了”,可我控制不住,回到家下汽车还是又摸了摸,因为我的钱在这,我的心也在这了。弟兄姊妹,你的钱财在哪儿,你的心就在哪儿,耶稣基督说的千真万确。上帝并不爱财,他乃是希望我们将心归向他;除非你把“财宝”先给他,否则心到不了他那儿去。

父老弟兄姊妹,你现在在银行的储蓄多还是在天上的储蓄多?在天上储蓄更多的人可以举一下手——我们今天有一千两百位弟兄姊妹,举手的只有三位。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激励。我不想极端地问:你到底在天上、地上各储蓄了多少,乃是问:你在天上够不够十分之一?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够了!为什么上帝要你的十分之一呢?就是让你的心在他那儿!请注意:上帝不需要喜欢钱,因为万物都是他的,他就是希望你的心归向他。保罗也特别提醒我们:“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当求在上面的事,思念上面的事。“死”乃是就我们的地位而言:就世界而论,我已经死了,不应该对这个世界存多么大的期盼,对这个世界犹如对死人一般。“藏”的意思是隐藏,我们不但已经死了,而且我们的生命是与耶稣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所以我们就不应该让这个世界上琐事占据我们的心、分散我们的精力、偷走我们的时间。

所以保罗说:“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3:4)保罗将他对弟兄姊妹的劝勉推到最高峰,就是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我们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虽然此时此刻,我们和世人没有多大区别:别人上班,我们也上班;别人工作,我们也工作;别人买房,我们也要买房……但是我们的里面却有君王的心,我们知道我们永久的家不是这里,这里只是寄居之地而已。如果你知道这些,你就对生命、物质有一个崭新的看法。以前我们也是专心于地上的事,活在地上没有神,没有指望,但是自从耶稣基督拯救了我们,我们的生命就开始不断地改变。改变有快有慢,也有不改变的。今天有很多弟兄姊妹虽然与基督已经一起复活了,但整个人的心思意念仍然专注于地上的事,受洗之后的生命却没有改变——我有时也是如此。

尽管我们受洗以后说以神的事为念,但是仍然放不下地上的事,甚至有时还把天上的事和地上的事混为一谈。好像一块田地种着麦子,也长有野草和荆棘,我们的生命被荆棘挤住了,虽然还有生命,但长得很慢。耶稣基督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太6:24)你不可能既侍奉好上帝,又侍奉好地上的金钱。这两种不同的思念形成两种道路,进而导致两种结局。思念的不同,寻求的自然就不同;寻求的不同,得到的也就不同。

父老弟兄姊妹,我敢大胆地问大家一句:为什么我们在神面前不能长进呢?我们有信主十年甚至更长的,为什么我们每个礼拜天聚会,周间也有聚会、读经、祷告,可灵命却依然没有办法成长呢?就是因为我们多以地上的事为念,而不以天上的事为念,我们太专注于地上的事和地上的享受。

也许作丈夫的会有借口说,因为妻子喜欢逛商店买漂亮衣服,所为了爱妻子,满足她,只能多挣钱少聚会;作妻子的会说,因为现在的衣服太漂亮了,一去商店就有想买的,买了一柜子还想买,就没有时间聚会了——大家就这样被世界累住心了。弟兄姊妹,我们要给自己腾留出明确的时间敬拜神。如果基督徒比世人更看重金钱、地位,甚至更在意讨人的喜悦,就难以使身边的人归向神,更难以带领教会进入神的里面,也难以告诉身边的人:“你信耶稣吧,信了耶稣基督就不在乎什么名利地位,看万事为粪土了”,因为别人会回答:“你不也是很在乎钱么?”如果我们在这点上不比别人优越,怎么去传福音呢?我们可能就会误导别人说:信耶稣就可以当官、发财……很多人只是名义上的基督徒,在形式上地聚会,仪式性地读经,所以就在灵命上没有长进。

最后总结一下,当我们学到保罗教导我们的这段经文之后,应该如何操练“求”并“思想”上面的事。哥罗西书3章1-4节中有三个“一同”:第一,“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西3:1);第二,“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第三,“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3:4)。

父老弟兄姊妹,这三个“一同”告诉了我们极大的福分:我们与耶稣基督一同复活,有属天的生命;我们与耶稣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与耶稣基督有联合、隐藏的生命;将来还要与耶稣基督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有荣耀的生命。基于这样的盼望,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不间断的生命,是每一天与神同行的生命。

首先,我们要把上面的事放在生命之首。我前两天和一位牧师探讨了教会中的三类信徒:第一类每一个礼拜天都聚会;第二类是每一个月都聚会的;第三类不管在教会、在单位、在家里都始终保持追求的心态。第一类中,有人说平时很忙,只有礼拜天才来教堂充充电,在疲惫时到神的面前寻求一点恩典、亮光和智慧,之后再过一个礼拜的生活。这当然不错,但是你不能只借助礼拜天这一堂聚会就满足一个礼拜。第二类中,有人说平时工作太忙,经常出差,孩子周末还要补课,我只能圣餐礼拜时来一次教会,吃下耶稣的身体使灵命壮大。第三类信徒是很好的,他们在工作和教会中与耶稣基督保持“一同”。圣经告诉我们要每一天与神同行,每一天见神的面,而不是说我们只礼拜天或者圣餐礼拜去一下就够了。如果你一个礼拜只吃一顿饭,能受得了吗?何况一个月呢!吃饭要一日三餐,寻求上帝的事也是一样。

耶稣基督十二岁的时候,父母带他去圣殿,但在回去的路上把他落下了,于是就返回圣殿寻找。过了三天,他们看到耶稣在圣殿里应对文士、祭司长、撒都该人,就非常惊讶:十二岁的孩子怎么能和律法师在一起彼此交流呢?于是“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2:48-49)弟兄姊妹,“我父的事”就是上面的事。耶稣基督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以“父的事”为念,要把上面的事放在我们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我们也要把上面的事放在一天之首。马可福音1章35节记载:“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耶稣基督每一天是清早起来到旷野祷告、灵修。弟兄姊妹,这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启发意义:我们工作这么繁忙,为什么早晨不起来为一天的工作,为家人献上祷告呢?大卫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诗篇119篇147-148节说:“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你的言语;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这是大卫的灵修生活。他作为一国之君,思想着要靠着神的恩典去领导、带领好以色列民。

当诗班唱起《中国的早晨五点钟》时,我很惭愧。中国的早晨五点钟,我在睡觉,耶稣却起来祷告!大卫却起来祷告!众位待工却起来祷告!其他弟兄姊妹却起来祷告!弟兄姊妹,我们能不能给自己限定一个早晨的时间与上帝亲近呢?

神不喜悦人用嘴唇爱主。如果你爱主,就必须要付出时间和行动,在读经、祷告和灵修上去付出。波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说,“我如果一天不练习钢琴,手就生涩,但是只有自己能觉察出来;如果两天不练,家人就能听出弹奏的差别;如果三天不练,朋友就能知道;如果七天不练,连一般的听众也瞒不过。”祷告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一天没有祷告,自己知道,一天的生活可能过得没有章法;如果两天不祷告,妻子、儿女可能就知道了;假如再有几天不祷告,很多人就知道了,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去处理事情,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弟兄姊妹,祷告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很多时候家人提醒我们祷告、读经,我们却说我们曾经禁食祷告、通宵祷告……我昨晚灵修时被慕勒先生的话深深刺痛,在此和弟兄姊妹共勉——“我们不能一次获得耶稣基督所有的恩典,并靠此度过一生。在一周的六日中,神都赐下新鲜的吗哪,但它们却并不可以长久存放。如今有很多的基督徒忍饥挨饿,日益消瘦,是因为他们守着隔夜吗哪度日。”

弟兄姊妹,愿上帝怜悯我们,使我们真正反思自己的灵命、灵修生活;愿上帝带领我们,使我们在春天刚来临的时候,灵命也像春天一样复苏、长进,再开花结果,到了秋季有个美好的收获!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