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03-09|范国兴: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 by
  • 2014-3月-15

文字内容:

证道经文:罗1:16-17

16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17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证道内容

弟兄姊妹,这一个礼拜或许大家都比较关注这样几件事:两会在北京召开;3.1昆明恐怖事件,以及3.8马来西亚航班失联事件,这写都牵动着我们的心,都需我们代祷!昨天主任牧师特别从美国打来电话说:希望海淀堂众弟兄姊妹为这三件事代祷,并为我们的国家和领导人代祷,好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地度日。

今天, 我想藉着分享罗马书1章16-17节中保罗对福音持所有的态度,福音的本质和内涵以及福音如何显明了神的义这三个方面,来学习一个主题:“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第一个方面,保罗对福音持有的态度——我不以福音为耻。

弟兄姊妹,福音是什么?福音就是好消息,就是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所带给我们的恩典和生命的改变。福音这个词在新约圣经出现过139次,单单在保罗书信当中就出现了96次。这个福音是关乎万民的大喜的信息。它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听到的股票升值、房子降价这些只关系到某些人的好消息。福音不单单是关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乃是关乎万国万民的。正如启示录14章 6节所说:这乃是永远的福音,要被传给各国、各族、各方、各民。这是大喜的信息。

谈起福音,让我们来看耶稣基督是如何传福音的。马太福音4章23节记载,耶稣基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到了9章35节,我们看到,耶稣基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一直到24章14节,圣经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我们看到耶稣基督将福音传遍加利利地区,传遍各城各乡;他本人并没有走出犹太全地,是保罗将福音传给了外邦,这是神美好的计划和安排。

在哥林多前书,保罗说: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是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1:17节)。他深知耶稣基督拣选他就是要传福音,这是他的使命,他的天职。“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9:16),保罗深深地认识到这个重托就在他的肩上,他必须要凭着信心去完成,若不传福音,就有祸了,他将之视为使命。在哥林多前书9章23节,保罗再一次强调说:“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保罗在什么中做什么人,为要得着这些人,为了使众人同得福音的好处。在此我们要特别提醒的是,罗马书是保罗写给罗马人的,他本人并没有到过罗马,他关心罗马教会众弟兄姊妹的灵魂,关心他们属灵生命的长进。所以,他在此特别用16-17节来描述了他对福音的态度,以及他所认识到的福音的本质和内涵。其实就在罗马书中保罗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罗1:14-15)保罗将传福音当做是还债,不是向人施恩惠,乃是还自己的债。

弟兄姊妹,哪些人最需要福音?耶稣说:“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消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赛 61:1)。什么人需要福音?是贫穷的、伤心的人,是被掳、被囚的人。你和我都曾在其中,而还有许多这样的人没有来到主的面前,耶稣基督让我们往普天下去,使万民做他的门徒。耶稣基督也教导我们说,要白白地得来,还要白白地舍去。

使徒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句话用肯定的语气表明:我以福音为荣耀,我以传福音为生命之中最高的侍奉。其实保罗本人是受教于迦玛列门下,他不单热衷于律法,也热心于本民族的传统。当他在大马士革的路上被主光照之后,他的生命目标和方向全然改变了,他成为被主耶稣特别选召一名外邦使徒(参徒22:3-21)。

当时,一个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竟然传讲拿撒勒人耶稣,肯定会招致本族人的不理解、讥笑乃至辱骂。因为拿撒勒人耶稣在犹太国就被人轻视,甚至是厌弃的。何况又是将福音传给罗马,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知道当时犹太国是罗马的附属国,在罗马人眼中,犹太人是二等公民。在罗马传讲犹太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耶稣,能受人喜欢吗?能不遭羞辱吗?保罗却说:我不以福音为耻。在提摩太后书中,保罗还说:“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后 1:12)。这是保罗不以福音为耻的根本原因。

礼拜一下午,我在学习这段经文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心里就火热起来。主啊,我应该以福音为我最高的荣誉;我应该以做牧师做传道人为至高的事奉,我要看重我的位份,我要珍惜你给我的职份。当时,我心里特别喜乐,这种喜乐是从未有过的。当我正在如此喜乐之时,就听到门响了,我的儿子放学回来了,他进来之后,坐在沙发上看着我说:“爸爸,我问你一个问题。"我说:“你问吧。”他说:“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如果五分钟之前,我还不知如何回答。但是神就在前五分钟前用这节经文来恩膏了我,我一下子站起来,说:“爸爸特别喜欢自己的工作,我特别喜欢当牧师,我愿意为主传福音。”儿子边听边笑,紧着追问:“真的吗?真的吗?”此时,我扪心自问:“主啊,你藉着孩子的口,来反问我。我嘴里说喜欢传福音,我喜欢我的职份,我真的这样做了吗?我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神就藉着那一刹那来改变我,让我不以福音为耻,以福音为至高的荣誉,至高的侍奉。神使用这个孩子再次来确认我的信心,我真的像保罗所说的,我不以福音为耻吗?如果说,你真的不以福音为耻,你就应该在你的生命上摆出来,时间上要摆上,全身心地投入。弟兄姊妹,试问,我们真的不以福音为耻吗?我们真的喜欢它、看它为神圣,那我们的具体表现在哪里?我们有没有珍惜人的灵魂?

第二方面,福音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

保罗说: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其实福音是表明了神的大能(罗1:16 )。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章18节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在哥林多后书13章4节,保罗说:“他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神的大能仍然活着。我们也是这样同他软弱,但因神向你们所显的大能,也必与他同活。”这就是福音的本质,它要使我们与基督同死,同复活,但是最终他要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

福音虽然是神的大能,虽然是耶稣基督已经完成的救赎大功,但只拯救相信的人,不相信的人,你和福音没有关系。正如一幅对联所说:“天雨不润无根草,神恩难救不信人”。可见‘信’是何等的重要!

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3章14-16节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注: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

在旧约时期,摩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是被毒蛇咬的,一望那铜蛇就会痊愈,因为这就是表明了信心的功课(民21:8-9)。神爱每一个人,但是只有信的人,才能得到永生,这是福音的大能,他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接下来他的次序是: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这句话,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一起来思考。

福音的实施是有先后顺序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但这绝不是轻重之分。也有人认为,福音是特别为犹太民族预备的,因为他们的背逆,拒绝,福音转向外邦,似乎我们外邦人捡了一个大便宜。其实不然,这正是救恩的顺序。

加拉太书3章8节保罗说:“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并且以赛亚书45章22节:“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神,再没有别神。”地极的人,包括了犹太人,更涵盖了普世的人。

尽管圣经说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但是我们知道神是公义的,他是不偏待人的神。神安排的顺序是这样,先犹太人,后希腊人。但是我们也知道,神在其它的层面,也是从犹太人开始的。正如罗马书2章9-10节所说:“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或许在座的弟兄姊妹和我一样会去问:“神啊,你为什么不降生在中国?中国人口多,历史悠久。美国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降生在美国?但是我们要知道:他想恩待谁,就恩待谁。他想先怜悯谁,就怜悯谁,这是他的主权!

尽管如此,在神看来,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都同等重要。在罗马书3章9-10节保罗说,这却怎么样呢?我们比他们强吗?决不是的!因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因为人都犯了罪,没有义人。罗马书10章12节说:“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王,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为什么犹太人和希腊人没有分别呢?第一,他们都在罪恶之下。其次,他们都有同一位主。

 在和弟兄姊妹交流中,有些肢体说:“牧师,我在国内一直都没有信主,我一出国就信主了。”我说:“真的感谢神。”我又听到旁边的姊妹说:“我来北京之前从来没走出过我们的山村,但是当我看到阳光雨露就知道神的存在,我就信主了。”形式不同,都是神的拣选,有的出国就信了,有的在家里就知道了。有的人登上了太空说:“主啊,你真伟大!我相信有你。”农村在田间干活的老爷爷说:“我看见四季的交替,庄稼的成长,我就知道一定有一位神在掌管着宇宙。”

弟兄姊妹,神拣选每个人的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没有一个人值得夸口。因为每一个人信主都有神的时间,计划和安排。

有位知名的大学教授在十年前,就说:“全世界的人都信了基督,我也不信。”他太太就让教会弟兄姊妹为他祷告。就在前两周我参加聚会时碰到他,我刚好坐在他旁边。我说:“某您今天怎么来教堂了?他说:“我这是第八次来教堂,我真的信了主,是神在改变我。不但我信了,我也给我的博士生研究生送圣经。”他们都说:“教授你不是说全世界的人都信了,你也不会信吗?怎么你现在提前信了?”他说:“我看见这个世界在变化,只有主耶稣是不改变的,所以我信了主。”

弟兄姊妹,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不是传福音的人有多大能力,而是福音本身有爆炸性的能力。所以每一次牧师讲道,不是他准备的好,讲的好,或灵命有多高。不是的,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不是倚靠神,谁有能力去传福音呢?

弟兄姊妹,奉劝我们已经信主多年的,甚至是已经为主做工的人,我们要切记不可抢夺神的荣耀。你不要以为掌声是给你的,那是给神的,人不配这样的掌声。

大家也许听过亚历山大王和牧童的故事。有一天亚历山大王就微服私访,到了一个小山村,看到一个小牧童说:“小朋友,你无论向我求什么事,我都能答应你。”小朋友盯着他说:“我想见亚历山大王,可以么?”他说:“可以啊,你骑上我的马,咱们一起进城去见他。”骑着马进了城,所到之处,都是欢呼声一片,都是“愿王万岁!愿王万岁!”转了一天又把小朋友送到了家门口,黄昏日落的时候,亚历山大王把他放下来说:“小朋友你今天开心吗?”“特别开心。”他说:“你今天见到亚历山大王了吗?”“没见到。”“那你今天在我的马上,咱们一边骑马,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愿王万岁,但你不觉得咱们俩中间不该有一个是王么?”他说:“好像觉得有。”他说:“那在我们两个人中间,你觉得谁是王?”他思考了老半天说:“我感觉不是你就是我。”弟兄姊妹,很多时候我们为主做福音出口的人,就是那个骑在马上的小孩子,我们在抢夺神的荣耀。我们却没有将荣耀归给神。

当你站在讲台上,你说:“主啊,求你与我同登讲台。”可是你一下来,别人一给你掌声,你说:“主啊,这掌声是我的。”我们就是那个孩子。求神怜悯我们,使我们真的在主的恩典当中不再遇到试探。每当我们背诵主祷文的时候说:“不要使我们遇见试探,因为国度、荣耀、权柄都是你的。”弟兄姊妹,我们会在哪一层面遇见试探呢?在国度、权柄、荣耀方面。荣耀归于主,权柄归于主,国度是主的。我们只是一个仆人,无用的仆人而已。

最后一个方面,福音显明了神的义。

保罗说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罗1:17)正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神既是公义的,又是慈爱的。因他公义,要惩罚罪恶,他又是慈爱之神,不舍得让人下地狱,所以他才差遣了独生爱子为我们死,担当我们的罪。满足他的公义,又是我们得到他这种爱的救赎,这就是神的智慧。

那么什么是神的义呢?神的义一方面表明了他本身是义的,另一方面是他使我们因信称义的义。在此我们也看到保罗说:“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弟兄姊妹,在此我们看到神的义要给谁呢?给那些一切相信的人。因为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陈终道老牧师将这句话解释为,要以信神为开端,又以信心为巅峰;是凭信心入门,又以信心为道路;是藉着信心开始,又藉着信心继续前行。始终都是藉着信心,这就是要回应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

其实保罗在引用哈巴谷这句话的时候,是要讲明这个信是持续不断的信靠,是一个绝对的信。罗马书3章28节也说,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不在乎说你做了多少好事,行了多少善事,你才能得救,乃是因着信。当我们信了之后还继续要在主的里面追求义行,那就是信之后的义行,而不是单凭着我们的义行。

罗马书4章25节也告诉我们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弟兄姊妹,他的复活是叫我们称义,这就是说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大能显明在福音之上,所以保罗引用哈巴谷的话,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其实,当哈巴谷说这一句话时,当时的世代充满着各种强暴,甚至被神使用的迦勒底人本身也是罪人。“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这个信就是坚定的或者始终不渝的,是基于对神话语绝对的信靠。我相信保罗在加拉太书3章11节,以及罗马书1章17节,还有希伯来书10章38节指的就是这个绝对的信心。所以这句话语就引申出一项我们信仰的重要原理——因信称义。

当我们回过头看这两节经文的时候,保罗说:我不以信心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让我们看到保罗是当之无愧的外邦使徒,他是福音的执事,他以福音为至高的侍奉,他知道所信的是谁,他认清了福音的本质,他深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他晓得因信称义的最深含义,他也深信耶稣基督要保全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

弟兄姊妹,让我们也竭力地认识这位至高的真神,并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好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在传福音上畅通无阻的属灵管道,并在圣灵的引导下高举救恩的杯,在万民中传扬天国的福音,直到地极为主作见证,使万民成为主的门徒。愿一切的荣耀都归于我们至高的真神,愿平安归于我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