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经文:太28:16-20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17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18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文字:
感谢主的恩典。今天要分享的经文,记载在马太福音28章16-20节。上周是一年一度的复活节,我们从《真光》上可以看到吴牧师、边牧师已经根据马太福音28章和约翰福音21章讲述了耶稣基督复活的事情。今天我想藉着马太福音28章中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和弟兄姊妹一起来探讨我们作为基督徒,应该如何接过福音的接力棒,一直到地极为主作见证,引导更多的人成为主名下的人。不但成为信徒,更要成为主所要求的——门徒。
我们来看马太福音28章16-20节。圣经说:“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段圣经,是耶稣基督在差遣门徒为他传讲福音时说的话。同一主题的经文还有四处,分别记载在马可福音16章、路加福音24章、约翰福音20章和使徒行传第1章,都记载了耶稣基督如何差遣门徒去传讲天国的福音。马太福音28章虽然是本卷书的最后一章,但门徒传福音的事工却开始于耶稣在此章所颁布的大使命。
使徒行传1章8节这样记载,耶稣说:“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这段经文记载的是耶稣基督升天的那一天向门徒所说的话,正如圣经在马太福音28章16节所说的,“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因为犹大已经上吊死了,所以只剩下十一个门徒。但为什么要去加利利,“耶稣约定的山上”又是什么意思?答案在马太福音26章32节,耶稣基督在预言他的受难和复活时曾说:“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我们再翻到马太福音28章7节,我们看到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到坟墓旁时,天使重复了耶稣的预言,对她们说:“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两个妇女跑去报信的时候,遇见了耶稣,他对她们说:“愿你们平安!”又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太28:9-10)这里耶稣称门徒为“我的弟兄”,并没有称他们为“十一个没有情义的门徒”。他完全有理由这样称呼他们,因为当耶稣钉十字架时,他们都四散逃跑。但耶稣基督仍称他们为弟兄。门徒果然来到耶稣所约定的那座山上。圣经没有记载是哪一座山,但却清楚地说,他们“往加利利去”。加利利在以色列的北部。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就是耶稣基督与门徒约定的山。到底这是哪座山?为什么耶稣跟门徒约定在这座山上?而且耶稣基督复活以后,多次向门徒显现,每一次都是在门徒意料之外,惟有这一次是他亲自预言,又差天使告诉门徒的。可见耶稣基督这个启示是多么的重要!尽管圣经没有记载这个山的名字,但说到了门徒在这里与神相会。因此,对我们今天而言,我敢断言这个“山”就是指海淀教堂,这就是我们和神约定的“山”,每一个礼拜天你要来到这个地方;这个“山”就是你的小组,就是你的团契,就是你在家里两三个人聚在一起向神祷告的地方。难怪圣经没有清楚地记载这个山,免得人去向山朝圣。所以若有两三个人奉主的名聚会,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他们敬拜的地方就是耶稣所约定的“山”。
我们继续看28章17节,十一个门徒“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到底是谁在疑惑,是多马么?他早已经相信了。到底是谁呢?我们不知道。但我想,就今天来说,就是我,就是你。我们来到和耶稣约定的“山”上敬拜他,拿起赞美诗来歌颂赞美他,可是这时我们心里还有担忧,还有疑惑。担忧他是不是全能的神,疑惑他有没有复活,他能不能掌管我整个的人生道路,我遇到危难、向他呼求的时候他听不听?我们心里有很多的疑惑和畏惧。但是耶稣基督却近前来对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28:18)是赐给他的,不是他夺取的。是因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父神将他升为至高,坐在天父的右边。他有属天的权柄,他掌管宇宙万物,所以他才颁布一个使命,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这一段话是历世历代教会的核心,大使命就是教会成长的基石,也是核心。这个核心我认为包含这样四个步骤:去传福音;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传福音、施洗、教导并且遵守,这就是福音的核心内容。
关于传福音,我相信在座的弟兄姊妹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今天我想将重点放在奉谁的名施洗,如何教导门徒,以及耶稣基督要求门徒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奉谁的名施洗
我们已经晓得何为洗礼:浸水礼,点水礼。正如今天下午就有一百三十几位弟兄姊妹要接受洗礼。我们也晓得洗礼的意义和预表是什么。我们今天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奉谁的名施洗?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这是耶稣的教导。奉父、子、圣灵的名,惟有这一项是被列入大使命的唯一一项要求。耶稣基督不单这样吩咐我们,他也这样为我们做了榜样。当他来到约旦河边,看到施洗约翰就要接受洗礼,施洗约翰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耶稣基督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3:14-15)在座的弟兄姊妹,假如你已经信主多年,却迟迟地不想受洗,我认为你是有问题的。至少,你在信心上有所保留。你在信主的初级阶段不愿意严格地遵守耶稣的要求,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基督徒。好比两个人结婚,一方却不以对方为荣耀,不愿意介绍太太或者丈夫。同样,我们说我们和耶稣基督的关系一直亲近,密切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受洗,成为他名下的人。正如我们谈恋爱谈到一定程度一定要结婚一样。所以对基督徒来讲,洗礼是必须的,并且是奉三位一体父、子、圣灵的名施洗。因为圣父预备了救恩,圣子完成了救恩,圣灵在实施救恩,缺一不可。我们受洗就是口里承认,心里相信,归入耶稣基督的名下。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头,我们是他的身体。我们只有一个身体,我们之间彼此为肢体,我们是相互依赖的。这是圣经的教导。我们藉着洗礼归入基督的名下,就是永生神的教会。假如有人心里并没有相信,口里也没有承认,但是却接受了洗礼,这样的人尽管接受了洗礼,也不能成为得救的人。因为洗礼本身不能使我们重生,洗礼本身也不能给我们带来救恩。固然圣经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但是圣经也清楚地让我们看到,那一个行邪术的西门,尽管接受了洗礼,他仍然是灭亡之子(参徒8:9-23)。弟兄姊妹,洗礼固然重要,但是必须对心里相信、口里承认的人才发生果效,否则没有任何的果效。综观教会的历史,经常有异端的搅扰。凡是否认三位一体、凡是否认耶稣的神人二性、凡是不相信因信称义的,都是异端。但是,我们也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某些弟兄姊妹的观点和我们不一致,对圣经的理解和我们有偏差,我们却不能说他是异端,我们应该按照圣经的标准去评判,而不是按照我们主观的概念去评判。
二、教导人作主的门徒
我们要思考的第二个方面是,当一个人接受了洗礼之后,应该如何用神的话语,圣经的真道去教导他,使他成为一个成长的基督徒。一个人受了洗,就表明了这个人属灵的出生。出生之前“怀孕”这个阶段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成长的那个阶段。但是往往很多教会忽略了后一个阶段,只是说我们教会每一年给多少人传了福音,多少人来教会,多少人受了洗,却没有说多少人被训练成了主的门徒。这个数字我们真的要去思考。作门徒的含义就是接受福音,相信基督,并且还要加以训练,使他的信心、爱心、知识、见识与蒙召的恩相称。一个名副其实的基督徒,不是一个礼仪上的基督徒,乃是一个生命真正与主连接,像枝子连于葡萄树一样的基督徒。这是主所要求的。
耶稣基督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其实在这一句话语当中有三个要点,我们需要再三思考,并且要特别的留意。
首先,“凡我所吩咐你们的”,这里的“我”是耶稣,也就是说,耶稣基督所吩咐我们的一切道理,我们要统统地原封不动地教导人,而且教导人遵守。不单是教导,讲,当拉比,当师傅;乃是要像做父亲一样做出榜样,使他行出来。
其次,在马太福音5-7章当中,耶稣基督一再强调,你们听见古人如何说,只是我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听的这个“凡我……”,不是古人的吩咐,不是摩西的遗传,乃是耶稣亲口的教导。凡主所吩咐我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就是说我们不可以片面地只分享一部分信息。就像父母会为小孩子检查身体里的微量元素,知道他缺少什么就给他补充什么。同样,在信仰当中,我们应该做均衡的牧养,才能使他成为一个长大成人的基督徒。
最后,我们的教导也不要自己发挥,把主所吩咐的教导人就够了。难怪基督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太13:52)我们知道犹太人的文士,熟读律法书,可是他们却没有重生的经验。一旦这样的人重生悔改了,他真的如同新旧两样的东西,又有旧约圣经的道理,又有神的祝福——恩典和真理。耶稣基督教导我们,我们也需要这样习练得通达。不单有重生的经验,对主的认识,还有对圣经一贯真理的掌握,那就是我们要有新旧两样的东西。在此,我们特别要思考的是我们要遵守,不单是教导别人。作为牧师,他的责任不单在于讲道,做小组事工,乃是要教导信徒遵守神的话。教导容易,遵守相当困难。我们中间很多做母亲的,我想问你,你认为怀胎十月比较困难,还是养一个孩子困难?其实,养一个孩子更麻烦,怀孕只是十个月,生产后痛苦就没有了。对于我们来说,传福音使人受洗容易呢,还是受洗之后把他栽培成为门徒容易呢?其实,我们往往只是重视前半部,而忽略了后半部。求神怜悯我们。
所以我们要去传福音,也要使人接受、遵行主的话。也就是说,要将教导和遵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门徒的责任不单要教导,还要示范性地给人做出来。基督徒往往是说得多,做的少。难怪成为福音的拦阻,成为福音的绊脚石。但是,耶稣基督是说的少,做的多。约翰福音21章说,耶稣基督还行了许许多多的事,如果一一记载下来,恐怕全世界都容不下了(参约21:25)。弟兄姊妹我们真的要去做,要去行。很多时候我们会羡慕犹太人有智慧,得诺贝尔奖等。其实,他们不光是智慧、勤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他们更是抓住了神的应许,严格遵行圣经的教导。在这方面,他们是我们的典范。耶稣基督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耶稣基督还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于是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12:48-50)弟兄姊妹,你想不想成为神家里的人,想不想成为耶稣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不是读了多少遍圣经就够资格了,不是受完洗多少年、奉献了多少钱就够资格了,乃是要遵行神的话。
三、耶稣对门徒的要求
最后一个方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耶稣基督要求门徒的标准是什么?耶稣基督希望万民成为他的门徒而不只是信徒。那么,门徒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圣经有许许多多的记载,我只是找了7处经文,来和大家一起思考。
在以弗所书4章1节,保罗说:“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蒙召就是我们重生悔改,藉着洗礼加入神的教会,从此之后,我们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保罗往往把衣服比作我们的旧人和新人。我们行事为人要光明磊落,要行在光明之中。因为我们有圣灵责备,内心的平安要引导我们做事与蒙召的恩相称。
以弗所书4章13节说:“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门徒的另一个标志——要长大成人,要满有基督耶稣的身量。什么是耶稣基督的身量呢?路加福音里有一句话描述耶稣的成长,说:“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我们也要这样成长。
腓立比书2章5节告诉我们:“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5)这也是门徒的一个标记。再有,就是希伯来书5章14节说:“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门徒的另一个记号就是他要长大成人,能吃干粮。吃干粮就是自己熟读神的话语、牢记神的话语,用神的话语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个只会听道的基督徒,这样还是在吃奶的阶段。所以,我们要长大成人,要吃干粮,不能总是吃奶。但在我们中间很多弟兄姊妹信主多年,还拿着“属灵的奶瓶”,这岂不是有问题吗?弟兄姊妹,我们求神怜悯我们,使我们能吃干粮,使我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能分辨好歹。做一个基督徒,神要给你分辨是非的能力,将心窍习练得通达。因为你长大了,你有神给你的爱、怜悯和祝福了。你要以神的心为心,以神的事为念。
希伯来书6章1节也教导我们:“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弟兄姊妹,在属灵的真道上,我们要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要长大成人,长成满有基督耶稣的身量,要进到完全的地步。
再有,就是保罗教导提摩太的:“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这是保罗特别的教导。神所喜悦的门徒不但自己明白神的话,能把神的话语遵行出来,还要去教导别人。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耶稣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耶稣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这个“就”乃是对以上条件的应许。就是说,你要履行以上四点,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去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施洗,并且去教导他,还要和他一起来遵行神的话。其实。遵行神的话很难,必须要有榜样,没有示范效应,人很难去遵守。耶稣基督他为我们做了榜样,耶稣基督在逾越节的晚上,脱下袍子,束上手巾,给门徒洗脚。洗完最后一个门徒之后,他说:“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13:14)他把这个教导又推进了一步,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弟兄姊妹,耶稣基督留下一个榜样让我们效法,要我们成为活的见证,明白神的道,也能行出来,当你明白了什么叫彼此相爱,并行出来时,你告诉姊妹说,这就是彼此相爱;你说什么是爱神爱人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行出榜样来给人看,而不只是讲出来让别人做。其实,马太用“神就常与我们同在”(参太28:20)这句话语作为整卷书的结束,充满了应许,充满了能力。因为耶稣基督就叫“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第1章记载了神与我们同在,最后一章又回应了神的应许。耶稣基督通过向门徒颁布大使命,来消除他们心里的疑惑,使他们在侍奉当中不断地认识神,在事工当中不断地建立信心,因为是耶稣基督呼召了他们,使他们得人如得鱼,使他们建立天国,耶稣基督同样还要打发他们出去,到地极去为他作见证。他们走的时候带着属天的权柄,带着圣灵的恩膏,他们要荣耀的是耶稣基督,要见证的是天父的名,所以耶稣基督才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其实这个应许就是给那些真正使万民作主门徒,又教导人遵守主话语的人。但是这等人在世上可能是孤独的,因为他教导人追随主的脚踪,他教导人跟随主,走吃苦、奉献的道路。这样的人可能是孤独的、孤单的,但是主说不要紧,别人离弃你,我与你同在。耶稣基督在世上前行后随的人很多,但是上十字架的时候,只有两个门徒在身边。耶稣基督说将来我们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当你越走属天的道路,越向上追求的时候,同行的人就越少,会觉得孤独,疲倦困乏。这时耶稣应许说:我常与你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所以弟兄姊妹,今天我们作主的门徒,第一是效法耶稣的品格,其次才是继承耶稣的工作。其实,这个应许他不光是给当时的十一个门徒,我认为他更是给历世历代主的门徒,因为那十一个门徒不可能活到世界的末了。今天你还能找到彼得、雅各、约翰吗?他们早就到神那里去了。我相信这个应许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这个应许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要延续到世界的末了。为神作工的人,神就给他特别的保障。神说,没有关系,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我就与你同在。别人离弃你,我与你同在;你经过死荫的幽谷,我陪伴你;在沙漠当中,我给你开江河;在旷野当中,我给你开道路。但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沿着主的脚踪,效法他的品格,继承他的工作,为天国营救更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