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宁寻找基督堂是一件困难的事,连续询问了至少5位出租车司机,都不清楚教堂的具体地址,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基督教。及至来到这身处闹市的基督堂,方知道她的历史竟然横跨了三个世纪。
清光绪十七年(1891),英国牧师胡立礼夫妇来西宁传教。胡牧师以1000多两白银购买了自己租住的福音堂而成为现今教场街基督堂的基础。此后,美、英、加拿大、瑞士等国的牧师相继来到,他们开设医院,医人治病;兴办学校,传播文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教会还会派人去塔尔寺,向藏族群众散发藏文圣经。美国传教士海春深甚至设立了对回族群众的谈道处所。每天竟然有四五名伊斯兰教阿訇参加,专门研究基督教圣经的内容教义,海牧师借机向伊斯兰教宗教人员和穆斯林群众传播基督教义。除了外国牧师外,教会靠着神的恩典也结了福音的果子,培养了本土传道人。
解放后,外国牧师被逐,中国教牧人员相继被捕,教堂陆续关闭,信仰活动被迫停止。
眼前的这座教堂,是于1981年复活节落实宗教政策后恢复了教务活动,并三度进行扩建和修建形成的。现在每个主日有近3000名弟兄姊妹参加崇拜。教场街的基督堂是青海省历史悠久、信徒人数最多的一所教堂。她一直以来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关心社会福利事业和残疾儿童、救灾、戒毒等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受到社会好评。从2002年起教场街教堂连年被评为“十星教堂”。
和大陆所有的基督堂一样,西宁教场街基督堂也是饱经风雨、历尽沧桑
感谢神,我们靠着十字架,就有平安在我心
教会就是弟兄姊妹内心的安稳殿堂
我以祷告来到神面前,我来寻求主
这是赐平安的殿,我们内心的苦毒忧患,都靠神祛除和担当
祷告
交通的姊妹
主任牧师仝平安为主证道
千百年来,我们就靠着这圣书,才能打那美好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