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心的赞美


  • by
  • 2010-6月-01
标签: 
婚姻家庭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1:21)

我叫刘宗裕。十几年前,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导致双目失明。失明前,都是我照顾早年因事故被炸断右臂的老伴。 失明后,我们两个残疾人不仅要相互照顾,还要抚养出生四十天就放在我们家的小孙子。因为生活拮据,我们三个人一直住在一间仅几平米的房子里,挤在一张床上睡。随着孙子越长越大,我感到越来越不方便,心里一直希望能住上大些的房子。这几年为盖房的事,我没少向神祷告。

2005年4月,我和老伴商量,准备在我们以前的房基地上盖房。可盖房的14000块钱从哪儿来呢?我们决定借钱,东求西讨凑足这笔钱。可钱借到后,我心里却发起愁来,因为凭我们的能力,这辈子根本无力偿还这笔钱,而基督徒是不能欠债的。于是我祷告神说:主啊,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亏欠别人,盖房的钱我要还给别人。盖房的事,我不再靠人了,我只靠你。祷告完,我把借的钱一家家地还了,心里逐渐踏实下来。 几天后,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她让我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到她那里取钱。我很纳闷,不知道取什么钱?到了地方一问,才知道老伴以前的单位曾给他上过养老保险,一个月从工资里扣三十块钱,今年这笔钱到期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共14000块,刚好是我盖房的钱。哈利路亚赞美主!这个房子实实在在是神赏赐给我的!因为他怜恤我们这些瞎眼断手的孩子!

房子盖好后我们一家三口在里面住了将近一年。今年年初,村里通知说我们这个地方要拆迁。按照房屋面积,我们可以得到一笔拆迁费。为了分得拆迁费,已经离了婚的儿媳妇跑回来和我争房产权。我没同意,她就一纸诉状把我告上法庭。 第一次开庭,她提供了很多对我不利的证据,我的辩护律师告诉我说,如果在第二次开庭时我不说谎抗诉,就会输掉这场官司。为了这事,我好几天都吃不下也睡不着,心里别提多窝囊了。说谎是可以赢了这官司,可我不敢,因为神不喜悦基督徒作伪证。如果我不说谎,赢不了这官司,就要被扫地出门,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那段时间,我真为难死了,这也不是,那也不行,精神都快崩溃了。关键时候,教会的弟兄姊妹知道了这件事,大家一起同心合意地为我祷告,求神拿掉我心中的重担,让我在这个案子上全心依靠神。说也奇妙,弟兄姊妹为我祷告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安稳地睡了个好觉。开庭前,通过和弟兄姊妹的交通,我也想通了,不管这个官司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我都感谢赞美主!因为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我本一无所有,因此无论神是给我这房,还是拿走这房,我都应该欢喜接受。这样想的时候,我心里的重担一下子就卸了下来,对这个案子的结局也不那么在意了,该吃吃,该睡睡,好像这个官司跟我没什么关系。第二次开庭的时候,法官问我的一切话,我都照实说,没有撒谎,因为神说,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休庭后,我问律师官司能不能赢,律师气恼地反问我:“你说呢?”按照人所看见的,这个案子我是输定了。但我心里却很坦然,我决定无论官司输赢都要给神作见证。赢了,我就感谢赞美主怜悯我;输了,在这样的患难中我学到了该学的功课 ── 凡事靠主欢喜快乐,不看环境,这更是难得的见证。

经过近三个月的审理,法院8月25日最终裁决我胜诉。 神再一次怜恤了我!听到这个裁决,我心里很平静,我的律师却觉得不可思议。我告诉他说,我是基督徒,这次胜诉是我的神帮了我。

虽然这次我在房屋产权的案子上胜了,但儿媳却将孙子的抚养权夺了去。她不许我养了十几年的孙子跟我说话,也不让他来看我,把我看成她的敌人。我知道,要在以前,我肯定会非常生气,肯定想不通。但这次官司让我学会了用坦然的态度对待任何问题。 我告诉自己说,我虽然失去了孙子,但我还有耶稣,有了耶稣,我就有了一切。 我赢了一场官司,输了另一场,有得也有失,从中我得到了神意外的祝福,即凡事依靠耶稣,以耶稣为我生命的全部,这意外的赐福完全超过了我的所求所想。

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诗歌作为这个见证的结束。这首诗歌是神在一个夜晚赐给我的,虽然我没有眼睛,无法将它记录下来,但神怜悯我,让我能将这首诗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诗歌的名字是《深夜三点钟》:

深夜三点钟
我在睡梦中
忽听神叫我
孩子啊,快醒醒
我连忙坐起
揉糅睡眼睛
主耶稣啊,你在哪里
主说,我在你心中
主啊,我想看见您
听见您的温柔声
主对我说:傻孩子
岂不知道我是灵
求主耶稣差遣我
趁着白天做主工
我要为主作见证
传福音给万民听
无论我往哪里去
求主与我来同行
我要做个好童女
不愿拿着空油灯
主啊我要赞美你
降生来这世界里
主啊我要感谢你
为救罪人舍自己
主啊我要记住你
宝血染红十字架
十架钉着血肉体
奇妙十架记心里
救恩世代传下去
主啊我要歌颂你
一切荣耀都归你
主耶稣啊我爱你
生死和主永相依
主耶稣啊是太阳
万物靠主才滋长
主耶稣啊是灵风
灵风吹来百花香
主是方舟是导航
为我们指引去天国的方向。

阿们!

刘宗裕(太平路聚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