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日,香山聚会点主日崇拜。张跃刚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88篇,启应经文诗篇90篇。香柏树诗班献诗《将一生交给你》。海淀堂党同振传道为主证道,题目为《基督徒的生活——称义》,证道经文为罗马书3章10至31节。
我们信仰的核心就是因信称义,那到底什么是因信,又到底什么是称义呢?我们信的又是什么呢?党传道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为什么需要称义,因为圣经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那到底什么是义人呢?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好坏来判断一个人,但很少会说一个人是义人。好人与坏人,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感受或认知来断定的,且是不客观的。圣经没有提到好人与坏人,却说罪人与义人。我们平时所说的罪人,是指犯了国家法律的人,但圣经中所说的罪人,是没有达到上帝标准的人。
不认识上帝就是罪,因我们是祂造的。一个人不认识上帝,就如同孩子不承认自己的父母一样。没有寻求上帝,偏离祂的指引,没有寻求祂的旨意,这就是罪。人有一项罪,就不能称之为义人,这和有十项罪或一百项罪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自己是一个义人。偏离正路是罪,没有去做自己应当做的,是罪。人若知道是善而不去行,也是罪。还有我们的言语,心思意念,很多时候也充满了罪恶。没有敬畏之心,不惧怕上帝,同样也是罪。
因此我们知道,没有一个义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人因行律法可以在上帝面前称义。
上帝是全然公义且圣洁的,祂不允许在祂的生命中有罪恶的存在。祂的公义要求祂作一个公正的审判。公正的审判就是人犯了罪,就要为此付上代价。如果犯罪后没有任何代价,就没有公平可言,也没有善恶之分了。人行善与作恶的结果如果是一样的,上帝还可算为公义的吗?
在旧约中,上帝似乎是严厉的,我们常常看到祂公义的审判。但在新约中,上帝则成了温柔谦卑的形象,更多的体现了祂的爱与怜悯,但这并没有影响祂的公义。为了上帝的公义与圣洁,耶稣作了挽回祭。上帝借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担当了人的罪,祂把自己的儿子献上,替人还债,这就是祂的公义。
罪的工价就是死,耶稣为了我们的罪付上了代价,所以上帝是公义的,因祂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耶稣为了人的罪作了补偿,衪把自己献上,让我们可以与上帝和好。上帝的愤怒显在了耶稣基督的身上,这就回答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解决了神的公义、慈爱和圣洁这三者之间看上去的矛盾与冲突。
凭着耶稣基督的血,借着人的信,显明神的义,这就是因信称义。
那么,我们所信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只停留在相信有一位神存在的层面上。上帝的存在,魔鬼也信,却是战兢。第二个层面,依赖上帝的权柄和信实,就像信任某个人,或者像孩子信赖自己的父母一样。相信上帝的祝福,恩典,并他所赐的永生。第三个层面,是在一定意义中与基督连合,成为一体。与基督完全的融合在一起,所有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我们的信,应当是在第三个层面当中的,知道耶稣的死是与我们有关系的,是与我们的生命有连接的。耶稣的死不是一种交易,也不是一种代赎,而是一种关系,让我们可以住在祂的里面,这是我们应该真正信的。如果只停留在前两个层面,那我们的信还没有与上帝完全的连合起来。
称义,是上帝的恩典,我们借着这样的信,承受了祂的恩典。是上帝主动发出的动作,只是让人来接受。因信称义不是我们的选择,也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因着信承受了上帝的恩典。信不是废掉律法,而是要遵守律法,坚固律法,避免自己去犯罪,因为律法乃是叫人知罪。
我们只是被称为义,而不是真真正正的义人,所以我们要谦卑,在生活中活出上帝的荣耀。
静默祷告
张跃刚弟兄主礼
香柏树诗班献诗
党同振传道为主证道
直播海淀堂第二堂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