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06-22|边文爱:父在暗中察看(二)


  • by
  • 2014-Jun-22

证道经文太6:5-8   

5“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6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7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8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证道内容:

今天和弟兄姊妹分享马太福音6章5-8节。这一段经文和我们之前分享的“施舍”表达同一个道理。对于犹太人,祷告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神在律法中教导他们,施舍、祷告、禁食是他们信仰生活中三件重大的事。在这三件重大事项中,耶稣基督更希望他的门徒所做的祷告,更加符合神的心意,藉着祷告和神建立美好的关系。
祷告对于我们每位基督徒,同样是属灵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有人把祷告称之为呼吸。读经是从神那里领取他的话语,祷告是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神。可以说,这样的一呼一吸代表着我们每位基督徒在神面前是有生命的。

大上周我们分享耶稣“论施舍”中提到施舍的事情,他告诉门徒:“你施舍的时候,……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太6:3-4),不要张扬,因为“你父在暗中察看”(太6:4)。当人们做一件事,天父在那里静静观看,看我们的内心、做法、动机,按着我们在神面前真诚行事的动机,暗暗地赏赐给我们。

我们今天分享“论祷告”这段经文时,需要先了解犹太人祷告的习惯。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对祷告的重视程度超过犹太人。有句拉比的名言:祈祷是伟大的,胜过一切善行。犹太人非常重视祷告这件事,把它视为崇高,他们有固定的祷文、固定祷告的时间和地点。

固定祷告的祷文有两种:听和诵。听是什么呢?申命记6章4-9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这就是“听”的部分。神藉着申命记第6章直接告诉以色列民,要在祷告中重视神的话语,尽心、尽性、尽力爱神,并且把神的话语应用在他们的各处,系戴在手上、戴在额上记念神的话语,走在路上、坐在家里都要谈论,也要写在房屋的门框上、城门上。关于祷告中“听”的要求,在申命记11章13-21节和民数记15章37-41节也有同样的记载。

“诵”,就是背诵固定的祷文。这些固定的祷文非常简短,而且非常美好,无论人会不会祷告,只要有这个祷文,就可以祷告。祷文的“诵”中包括了18篇祷文,每一篇都不长,短小精悍。我从有的诗经书上找到了一篇祷文,它是第八篇祷文,这样写着:“我们的父啊!带领我们归回你的律法。主啊!带领我们回来服侍你,带领我们真诚的悔改。主啊!感谢你,因你接受我们的忏悔。”就是这么短小精悍。这样的祷文共有19篇(与前面提到的18篇不统一),是犹太人经常诵读的祷文。他们也要有固定祷告的时间:一天三次,上午9点,中午12点和下午3点。律法也规定犹太人每天这3次祷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背诵经文方面有困难,这三次祷告可以重复同一段祷文。

在犹太人的崇拜仪式中,有适合不同情形的祷告文。他们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祷告文,如餐前的、餐后的,看到光、火、闪电、星月等自然现象时也有相应的祷文。生活中如果使用了新家具,进入一个新的城市或者离开一个城市,也有固定的祷文。这些祷文在犹太人的生活中处处皆是。

有一次,有个朋友在微信中给我发了一段犹太人的祷文。当母亲给孩子洗澡时都有许多要祷告的。比如洗到孩子脸的时候就祷告,让孩子经常彰显神的荣耀;洗到孩子后背的时候,要祷告让孩子一生都依靠神;洗到孩子脚的时候,又要说相应的话……他们就是这样不停地祷告。这是他们的习惯。

除此之外,犹太人还有固定祷告的地点——会堂。有时候,人们认为在一个特别的地方祷告,就可以与神更接近,尤其在会堂、圣殿、教堂里祷告,更能叫我们的心亲近神。耶稣基督的门徒们也有进圣殿祷告的习惯。使徒行传3章1节记载:“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约翰上圣殿去。”“申初”就是下午3点到3点一刻,彼得和约翰上圣殿去祷告。这个时候他们行了一个神迹,在殿的美门口医治了那个求人周济的生来瘸腿的人。

固定时间、固定祷文、固定地点的祷告确实可以带领我们更安静地到神面前,也让人更加专注于神。但是这也会给人带来很多困惑,如果不能到圣殿祷告怎么办?没有固定的祷告时间怎么办?没有固定的祷文怎么办?

约翰福音记载,有一次,耶稣和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谈道,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信仰中的困惑就代表了撒玛利亚城中人们的一些困惑。她问耶稣:“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约4:20)今天,一些弟兄姊妹也有困惑:我在家里祷告和在教堂里祷告,哪一个更蒙神垂听?我到底用什么样的祷告词才能蒙神悦纳?我以什么样形式的祷告,才能更蒙神垂听?是跪着、坐着、走着,还是随时随地祷告?

在耶稣的教导中,他看重的祷告是我们用心灵和诚实的祷告。固定祷告的形式、祷文和地点,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更专注在神面前,而不是注重形式,更不能过于注重某种词语或某种祷告方式。在祷告中,我们的思想要更专注于神自己。

所以耶稣在马太福音中警告门徒:“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太6:5)为什么耶稣会提到,他们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会堂是他们固定祷告的地方,为什么又会站在十字路口祷告呢?犹太人有固定祷告的时间,当祷告的钟声敲响之后,行在路上的人,无论站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把祷告毯子铺开,跪在上面祷告,或是找一个角落祷告。当人在公共场合祷告时,就有可能会更专注于祷告的词语和祷告的热情等表面东西,内心不会专注于神,可能更专注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耶稣告诉门徒不要这样祷告。

耶稣还警告第二件事:“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我和有些弟兄姊妹交通的时候,有人问:什么叫重复话啊?有些事情祷告好几年了,就是重复的话,神不悦纳吗?下面,我们从圣经中找两个例子,看看外邦人重复的祷告到底是什么样的?看看为了一件事恒切祷告,祷告了一年、两年,是不是就叫重复的祷告,神就不爱听了呢?

列王纪上第18章记载了以利亚与巴力的假先知的一次斗争。他们比赛谁的祷告更蒙神垂听,谁的神是真神。在较量过程中,巴力的先知“将所得的牛犊预备好了,从早晨以午间,求告巴力的名说:‘巴力啊,求你应允我们!’”(王上18:26)半天时间就重复这一句话,这就是外邦人重复的祷告。他们反反复复说“巴力啊,求你应允我们!”,并且蹦来蹦去,跳来跳去。依然没听见回应时,“他们大声求告,按着他们的规矩,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身体流血。”(王上18:28)这件事上,我们知道最后神垂听了以利亚的祷告,以利亚带领犹太人战胜了巴力的假先知。

使徒行传第19章记载,保罗在以弗所传道,非常蒙神祝福,有好多人都信了耶稣,拜假神亚底米的人越来越少。银匠底米丢以制造假神银龛为业。因为生意受到影响,他就挑唆以弗所和周围城的人,在以弗所城中暴动。他们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也同样重复一句话:“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徒19:28、34)

我们看了这两个事例,就知道什么叫外邦人重复的祷告,我们弟兄姊妹心里就会得到平安。当我们为一件事恒切祷告,恐怕不会出现这样的事,对吧?犹太人也有神不喜悦的重复的祷告,他们把每一样对神的称呼和对神的形容词堆砌起来,每句话就两个字,把这些两个字的词语堆积起来,诸如“愿恩惠、颂赞、荣耀、高贵、称谢、颂扬、尊贵、赞美、颂赞归圣者的名”等等,作为在神面前的重复的祷告。似乎在祷告中把荣耀都归给了神,但耶稣说这是神不喜欢的,耶稣也不喜欢。

当一个人的祷告完全专注于某种形式或一些祷告词语,就不会注重祷告的内容;当一个人过于注重祷告辞藻的优美和热情程度,就不会专注于神自己。所以耶稣告诉门徒们:“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6)施舍的时候,神在旁边暗暗地察看人做这件事情的动机;祷告的时候,神也同样在旁边,暗暗地察看我们祷告的动机,察看我们的内心。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好事情不要做得太张扬,要做在暗中,做在父的面前,因为父是按照我们人的心思和意念,(这句话意思对吗?)按照我们的需要给我们的。“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8)所以我们的祷告不在于怎么说、怎么讲、怎么描述,只要我们的心摆放到神面前,我们所祈求的事,父早已知道了。他已经知道我们所需要的是什么,在我们祈求以先,神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

我记得从我哥哥高中毕业之后,妈妈就暗暗地给他准备结婚用的东西。虽然那时钱很少,但是结婚需用的被子、褥子全都提前给他准备好了,把做被子用的棉花也准备好了。做父母的大多如此,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开始筹划孩子结婚的事。可能在孩子自己还没有想到结婚所需的时候,父母就早已经给他预备好了。我们的天父对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我们是他的孩子,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天父已经给我们预备好了。

那么祷告还有什么用呢?祷告是我们自己的需要,不是我们祷告神才知道,不祷告神就不知道,而是我们因着自己的需要,建立和神的沟通。我们要清晰自己内心的动态和想法,认真省察这些想法是否符合神的心意,以建立和神沟通的良好关系,这是我们祷告的需要。

合神心意的祷告、蒙神垂听的祷告、有效的祷告,是没有条件、形式、时间或地点限制的,只在乎我们的心灵和诚实。耶稣说过:“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是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5:37)耶稣基督也告诉我们,施舍、祷告都要行在我们内里,发自我们的生命。这样做出来的事,神就看为美,神就会悦纳。

下面我们通过圣经中的几个例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在神的面前建立祷告的生活。第一个例子是耶稣基督向父神交托的祷告。在我们印象中,耶稣在地上祷告的次数应该比任何人都多,时间也比任何人都长。马可福音1章35节记载了关于耶稣祷告的一句话,“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次日早晨”意味着头一天耶稣也同样在祷告、做工,非常忙碌。耶稣也有祷告的地方,那个地方不是会堂,而是旷野。耶稣基督在天未亮的时候,就起来祷告。

还有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把自己在地上拯救人类的事工,向天父的沟通、交托。在马太福音26章39节,当耶稣知道自己要被抓,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到客西马尼祷告,“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这个祷告的话语不多,但非常契合耶稣当时遇到的状况,也非常契合耶稣自己的心情。面对苦难,每个人都有恐惧,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虽然是神的儿子,但是也有着肉体的承受限度。在马太福音26章42节,耶稣“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他的心里有接受的能力,让自己能够接受这件事,面对这个苦难。在马太福音26章44节,耶稣第三次祷告时,圣经记载他“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太26:44)这是耶稣面对苦难时,在父神面前的三次祷告。三次祷告的话语是一样的,都发自耶稣内心。他把自己要面对的事和内心的状态,全都非常诚实地表明在父神面前。

第二个例子是哈拿在主面前诉苦的祷告。当人内心非常痛苦时,就不会想到把太多华丽的词藻堆积起来讲给神听,更需要的是把自己内心的苦楚倒出来,倒在神的面前。我们都很熟悉这段圣经里的故事。撒母耳记上记载:“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撒上1:10),痛痛哭泣就是自己的眼泪止不住,自己的内心完全得到释放,那种痛苦都完全释放出来。“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撒上1:12),这个祷告的话语恐怕不多,但是她在神的面前一直在祷告,是痛苦驱使她不能停止下来。她要将自己内心的积怨、愁苦全都倾诉在神的面前,以致于士师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撒上1:12-13)就劝哈拿,“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撒上1:14)哈拿祷告完,内心的痛苦都向神倾诉完,就自己起来去吃饭。圣经当中描述哈拿的转变:“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撒上1:18)她把内心的痛苦交托给神之后,脸上也同样有了喜乐。经上记载“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撒上1:19-20)生了撒母耳,成为以色列民的一位领袖。哈拿的祷告没有出声,也没有向以利讲多少,而是自己在神的面前痛痛哭泣,流着眼泪把自己的苦楚向神倾诉。神看见了、垂听了哈拿的祷告,悦纳了哈拿,哈拿回去就怀孕生了一个儿子。

第三个例子是一个罪犯在神面前祈求的祷告。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旁边钉了两个罪犯。路加福音23章39节描述:“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路23:39-41)这个罪犯良心发现,因为自己做了犯罪的事才被钉在十字架上。然后他转过来对耶稣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2)这个罪犯在十字架上只有这一次机会祷告,他的祷告也没有太多话,他承认了自己是个罪人,过去犯了罪,现在没有机会了,只求自己的灵魂能够进入天国。耶稣就回答他:“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耶稣也同样垂听了这位罪犯的祈求,神悦纳了他的祷告。

第四个例子记载在路加福音18章10-13节,耶稣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大家都在同一个祷告的时间、同一个祷告的地点,对于税吏来讲,他真的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这种祷告就是一种压力。法利赛人却无所谓,觉得没有犯过罪,怎么祷告都可以。耶稣说这两个人的祷告哪一个更蒙垂听呢?税吏的祷告更蒙神垂听,因为他是发自内心的。

这四个例子让我们看见,虽然他们在神面前处于不同情况:耶稣面对十字架的苦难,在父神面前祷告;哈拿内心苦楚,来到神面前祷告;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旁边的囚犯承认自己是个罪人,做认罪的祷告;税吏也承认自己的罪,在神面前祷告。

这四个例子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都在向神祷告,祷告的核心和目标是神自己,不是假冒为善之人“故意叫人看见”。他们的祷告不是故意给人看的,也不是给人听的,而是讲给神听的。在他们的心中,只有神是聆听他们祷告的神。

第二个共同点是,他们的祷告都切合自己实际的情况,把自己目前的状况、心情,祷告在神的面前。所以我们祷告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祷告什么,需要什么,要在神的面前将我们所需要的告诉神。

有的弟兄姊妹说不会祷告,确实如此。祷告也是在神面前的训练,我们第一次祷告可以祷告十句话,第二次祷告可以祷告到十五句话,第三次祷告可以祷告到二十句话。我们常年累月在神面前祷告,学习每天把我们遇到的事、内心的状况、思想,都很诚恳地像白纸一样摆在神的面前。就像大卫的祷告一样:“耶和华啊,求你察看我,试验我,熬炼我的肺腑心肠。”(诗26:2)“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诗139:24)。每一次大卫在神面前祷告,都是把自己的内心敞开,求神进到他的里面,察看他的内心和思想,看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
弟兄姊妹,我们的祷告是和神建立关系,祷告的核心和对象是主耶稣基督自己,祷告的内容是我们各人的生活和思想,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不要把我们的问题绕开,走一个大圈子,讲那些很漂亮的话,那在神的面前没有意义、没有功用。因为我们人都是罪人,都是软弱的,都需要神的帮助。神也垂听我们、看顾我们,愿意听到我们内心的状况和在他面前的表达,神愿意听我们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祷告。也许我们祷告的话很笨,很不好听,但是神愿意听,只要我们所说的是自己内心的思想,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旁边暗暗地观察我们。“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6)这是耶稣给我们每个人的应许。

愿耶稣基督在他这篇劝勉中,让我们每个人的祷告都进到内室,祷告在暗中的父,用我们的祷告建立和主耶稣基督的关系,藉着我们的祷告把思想打开,让神进入到我们的里面;藉着祷告除去我们的虚伪、骄傲和人意的东西。我们在神的面前是真真实实的,像摩西那样在神面前面对面交流,这就是耶稣基督要求门徒的祷告。

我们祷告没有固定的语言,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如果大家愿意建立一个固定祷告的地方和时间,那是更好的,可以训练我们的心更加专一。如果没有,我们每次的祷告,无论外面的形式如何,我们的心要回到耶稣基督的面前。愿耶稣基督垂听我们每个人的所求、所思和所想,按着我们的需要赏赐给我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