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经文:太 9:35-10:4
35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36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37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38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1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2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3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4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证道内容:
今天我们一同分享马太福音9章35节至10章4节的经文。在第9章的结尾,我们看到主耶稣基督在地上事工的一个转变。第5章至第7章,耶稣在宣讲天国的原则。跟随他的人,在地上生活的人,尤其是被神所拣选的子民,当要遵守天国的原则,作一个有福的人。第8章到第9章,我们看到耶稣风尘仆仆,他在传道,他在医治有疾病的人,他在呼召门徒,他进入人群,不仅体会到人的软弱,体会到人的需要,更体会到人的困苦。
马太福音9章35节记载:“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这是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使命和他所做的事情,短短的一节经文,让我们看到了耶稣的三个身份:老师、先知、医生,但耶稣基督更重要的身份则是一位怜悯人的主。老师和医生在地上有的是,先知在旧约时代也很多,但只有怜悯人的救主耶稣,才能使所有的人从他那里得到帮助。
“怜悯”这个字,我们曾经在马太福音第5章分享过,它是希腊文中用来形容同情、可怜的词汇中最强有力的一个字。此字是由“肚腹”而来,表示发自人内心最深处的怜恤与同情。不是简单的同情,也不是看到别人可怜,我给予施舍,而是从人的生命当中所发出来的。福音书当中在使用这个字的时候,绝大多数都用在了耶稣的身上,因为耶稣是神所差遣来拯救世人的救主,在耶稣的身上,在他的生命当中,本性就是怜悯。在马太福音9章36节,我们看到“怜悯”这个词: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
还有许许多多的经文,都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基督有怜悯之心。马太福音14章14节,“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 这是耶稣在施行五饼二鱼神迹之前,他所体会到的来追随他的人内心当中的缺乏。在用七个饼和几条鱼使四千人饱足的时候,耶稣也同样怜悯这许多的人,“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太15:32)我们又看到,耶稣在出耶利哥的时候,路旁坐了两个瞎了眼的人,他们呼喊耶稣,“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太20:34)马太福音8章2节,我们看到一个长大麻风的来到耶稣面前,恳求耶稣能够洁净他的大麻风。耶稣动了慈心,“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麻风立刻就洁净了。”(太8:3)路加福音第7章,有个拿因城的寡妇,独生儿子去世了,这个寡妇正和随行送殡的人边走边哭。“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路7:13) 耶稣使她的儿子起死回生。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出于神的爱,道成肉身来到地上,满有怜悯之心。他看到许许多多有需要的人,出于怜悯,他没有和这些有需要的人讲任何条件,这些人只要来到主耶稣基督面前,有疾病的,耶稣都医治了;被鬼附的,耶稣都赶出了污鬼;有需要的,耶稣给予了帮助;有缺乏的,耶稣补足了。耶稣按照这些人各自的需要施予恩典,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耶稣的本性就是怜悯,看到人的需要时,他不能够阻止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从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怜悯世上有各种需要的人。首先,他怜悯有痛苦的人。人内心的痛苦表现在各个方面。有病的人有痛苦,瞎眼失明的人看不见有痛苦,受魔鬼辖制的人是痛苦的人,当耶稣看到这许许多多有痛苦的人,耶稣就想除去这所有人的痛苦,怜悯人的主能够体会到每一个痛苦之人内心的需要。我们看到耶稣在医治疾病的时候,没有对哪一个人说必须要付出什么,我才可以施恩给你。没有!耶稣仅仅看到他们的需要,就主动地医治有病的人,那些被鬼附的人来到耶稣的面前,耶稣就赶出了他们身上所附的鬼,医治了他们的疾病,这一些人都得到了欢喜和快乐。
我们还看到,耶稣怜悯无依无靠的人。拿因城的寡妇流着眼泪,准备去埋葬独生的儿子,这个寡妇接下来的日子是非常孤单和痛苦的,没有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无人能够理解一个寡妇失去儿子后内心的伤痛和悲哀,只有耶稣能够体会到这个寡妇内心深处的痛苦,因为耶稣是生命的救主,他可以进到人的里面,体会到人内心当中的需求。耶稣就施恩给这一个流着眼泪的、未来无依无靠的寡妇,使她的儿子从死里复活。
耶稣愿意擦去所有人的眼泪,无论因什么样的原因,我们委屈、痛苦、孤单、难受,当我们把眼泪流在耶稣的面前时,他都会用他慈爱的、带钉痕的手抹去我们的眼泪,耶稣所做的这一切事情,都没有讲任何条件,耶稣都是主动地去做。启示录7章17节的经文,让我们看到将来我们在天国中生活的甘甜:“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示录让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将来,耶稣藉着自己道成肉身,提前将天国带到了人间。主祷告文当中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这是耶稣基督在地上教导我们的祷告,也是所有在地上生活的人的盼望。我们每一个活在地上的人,永生对我们很重要,将来我们离开地上,都要回家,进入天国,但是当我们还在地上生活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喜乐和平安。耶稣藉着自己道成肉身,藉着自己的牺牲,因着他的怜悯,就将天国的恩典、无眼泪的喜乐和平安,都带到了我们中间,带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当看到别人伤心流泪时,我们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可以恳求施恩的主来擦去伤心人的眼泪,擦去孤单人的眼泪,擦去那些无依无靠人的眼泪。当我们这样为他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就慢慢有一颗像耶稣基督那样怜悯人的心;我们对人的怜悯不再是出于外在的观察,而是出自我们内心对他们的体会。心与心的交汇使我们同忧伤的弟兄姊妹一起来经历我们这一位生命的救主。
从经文中我们还看到,耶稣怜悯饥饿的人。马太福音第14章记载了耶稣施行的五饼二鱼的神迹。当耶稣看到跟随他的人没有食物,就怜悯他们,以五个饼和两条鱼,藉着他天国的能力,使五千人得到饱足。“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太6:11)耶稣不仅使我们灵里面得到安慰和力量,同样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当我们在餐桌上享受饮食的时候,我们同时要想到还有很多人在饿着肚子,我们不能因着自己得到饱足而满足。我们在饱足的时候,应当以耶稣基督的心肠体会那一些还饿着肚子的人。
我们还看到,耶稣怜悯世上孤单的人。人的孤单不在于朋友的多寡,人内心的孤单莫过于被亲人或者被社会抛弃,这是内心当中的创伤和痛苦。对此,我曾经有一点点的体会。在我读神学院第二年的时候,有段时间自己很软弱,心情郁闷,转氨酶突然升高,身体很不舒服。学校准假让我回家,一是让我休息,二是怕我传染给其他的同学。这个时候,我感受到的不是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心,当听到说怕我传染别人时,这对我的伤害极其严重,我内心非常孤独,很难接受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信仰上也陷入一个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和神较劲的境况当中。在那短短一个月的挣扎当中,自己的属灵的生命真的是非常的软弱,把所有的人都视为对自己不友好、没有同情心的敌人。罪的本性就藉着这一点点的事情完全暴露出来。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体会过那种内心当中的孤单;这种孤单不是别人对你怎样,而是你把自己包裹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你不再敞开心和别人交往,把别人都排斥在生命和内心之外。
马可福音第1章、马太福音第8章,都记载了一个长大麻风的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寻求医治。麻风病可以说是没有办法得到医治。一群麻风病人被隔离在城市之外,慢慢地消磨着时间,等候着自己从地上消失。他们内心的痛苦谁能够体会到呢?云南有一个麻风村,所有的麻风病人都慢慢聚在这里。虽然他们有一群人,但他们内心当中非常的孤单,也非常的痛苦。即使他们的孩子正常,也不敢告诉别人有这样的家族病史。他们见到人的时候,只是默默地看着,以木呆的眼光注视着,不会主动和人接触和交流。后来一些基督徒进入他们中间,帮他们洗衣服,帮他们做饭,和他们交通,并传福音给他们。他们真的是从主那里得到了帮助,痊愈了,但是他们不愿意离开那个村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不是正常的人。只有基督徒带着神的爱进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聊天,帮他们洗衣服,他们慢慢会觉得,噢,原来我们已经是痊愈的人、健康的人了。弟兄姊妹,这种疾病带给人的意志上的消磨、内心的摧残,正常人很难理解,但是耶稣能够进入到麻风病人的内心当中,他理解体会到他们内心当中的那种伤痛和孤单。作为基督徒,我们只有靠着耶稣基督,当他进入到我们的内心当中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耶稣基督的心肠,才能够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与软弱。
耶稣看见这许许多多的人,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没有人关照,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同情。耶稣怜悯他们,做了许多的事情,医治了许多的病人,但是没有医治的病人恐怕比耶稣医治的病人还要多。一个时代过去,一个时代又来,一代人过去,下一代前赴后继而来,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神的怜悯。但是道成肉身的耶稣不可能长久和人相处在一起,即使能和人长久相处在一起,因着肉体的局限,也不可能让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得到满足。于是耶稣宣召了十二个门徒,成立了一个团队。他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7-38)
耶稣的这一群门徒是极其平凡的人,他们没有财富,没有学问,也没有社会地位。法利赛人实在瞧不起耶稣宣召的这十二个门徒,也瞧不起耶稣。所以,法利赛人屡次地找耶稣的麻烦,屡次地找耶稣的门徒的麻烦。这十二个门徒中,有以打渔为生的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德烈,还有税吏马太,在犹太人的眼中,税吏就是卖国贼,不能被接纳。另有奋锐党人西门。犹太人当时有四个教派,除了我们熟悉的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还有远离人群、抄写圣经的艾赛尼派以及奋锐党。奋锐党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他们就是恐怖分子,制造恐怖事件。在法利赛人眼中,这些门徒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在耶稣的眼中,他们却是一个不平凡的团队。耶稣所宣召的这十二门徒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作税吏的马太,还是思想激进的西门,他们都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他们也都爱耶稣,无论出身如何,为了耶稣,他们可以放下自己,为主使用;他们可以因着耶稣学习彼此相爱的功课。起初十二个门徒就是我们今日教会的雏形。今天我们就是耶稣基督身上的肢体,我们聚在一起,虽然来自五湖四海,背景不一样,性格不一样,职业不一样,但是因着耶稣基督我们坐在一起,一同敬拜他,一同唱诗,一同祷告,来到主的面前,每一个人都为了耶稣而放下自己,去做耶稣吩咐我们去做的事情,去传讲福音。
耶稣宣召、训练这些门徒后,就“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太10:1)耶稣为什么还要单单地打发门徒出去体验他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呢?门徒们不是一直跟着耶稣在做这些事情吗?耶稣医治病人的时候,他们在旁边;耶稣教导时,他们也都听见了,但是耶稣还要单单地打发他们出去,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我们看到耶稣训练门徒就像一位父亲训练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孩子我们天天带在身边看着他、护着他,这个孩子总不会独立成长,只有把他打发出去,他慢慢就会成长起来。作父母的,总要撒手让孩子去经历,培养他们一步步走向独立。耶稣训练门徒也是这样,让他们自己单独进入人群,去体验生活,去感受耶稣内心中的体会。耶稣赐给门徒权柄,打发他们出去,让他们像自己一样,走遍各城各乡,去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医治各样的疾病。耶稣知道,他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地上,接下来的事工要交给门徒。耶稣也把这样的权柄和使命交给了教会,交给了每一个愿意热心在神面前服侍的人。
一个人光说、光讲,和去行所体会到的永远不一样,一定要出去,走出去才能体会得更深。有一次我听一个牧师的讲道,他说教会就像一个足球场,两万需要运动的观众在看着22个极需要休息的运动员满场奔跑。耶稣那个时代也是这样,耶稣说庄稼多作工的人少,都是有需要的人在要等候着别人的供应。耶稣所选择的这十二个门徒,他们同样是需要神的供应,但是耶稣主动地打发他们出去。我们每个基督徒,不是总坐着听道,到了一定的时候,觉得我们自己行了才去服侍神;不是等到完全了、全备了,才能去作主工。如果这样,我们永远没有行的时候。相反,我们在侍奉当中成长,越做主的工作,我们越能体会到耶稣的心;越传讲主耶稣的福音,越能够懂得圣经当中的教训。我们不是天天坐在那里去读读经、祷告,就能完全体会到耶稣的心肠,我们出去作工的时候,宣讲的时候,和别人分享的时候,才更能够体会到耶稣基督的心。耶稣打发门徒出去,就是要训练他们去体会、去学习。耶稣基督在离开地上的时候,将传福音的权柄赐给了门徒,也赐给了教会,同样也赐给了我们,耶稣基督巴不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做主工作的人。
今天在我们主堂的门口,摆出了四个小册子,鼓励我们全教会的弟兄姊妹都能够来作主工,都能够在主的圣工上有份。你要参加一场敬拜,做一个义工,参加一个小组,加入一个团契。藉着为主作工,我们一同来领受主耶稣给我们的恩典,体会怜悯人的主内心的思想。
耶稣在拣选十二个门徒的时候,没有提什么条件可以做主的门徒,什么条件不能够做主的门徒。打发门徒出去的时候,也没有因为约翰温柔,就鼓励他去,彼得说话太冲而拦阻他去,而是一同把他们差派出去。弟兄姊妹,耶稣也不会嫌弃我们。不是我们拣选了耶稣,而是耶稣拣选了我们。我们不要给自己定条件、定标准,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主的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主耶稣给我们不同的恩赐,都有作工的能力。我们去作工来体会什么叫做怜悯,来体会这位怜悯的主怎样体会到别人的需要和灵里的感触。我们每一个人要接待永生的救主进入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需要通过作工才能够更加明白主耶稣的心意,通过去宣讲和分享天国的福音,我们才能对圣经当中的真理理解得更加深刻。
怜悯是耶稣基督的本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因着主耶稣基督的怜悯而成为神的孩子,“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7)。大卫在诗篇中赞美神说,“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诗65:11);“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103:8)。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当犯罪的时候,我们求神赦免我们的罪;软弱的时候,求神来扶持我们。神看到我们的需要,就怜悯我们,因为他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我们本来就是用泥土所造的,我们本来就是有局限性的,本来就是软弱的,耶稣基督都知道,不用我们自己去讲述。耶稣只希望我们能够去做、去行动。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去做,将我们各样的恩赐完全摆上,为神使用。我们没有不能,只有不去做。
弟兄姊妹,主是怜悯人的主,他怜悯了我们,也让我们以一颗怜悯人的心去怜悯别人。门徒得到了主的怜悯,成为耶稣的门徒。耶稣要让十二个门徒同样用怜悯之心去体会有需要的人,进入人群当中,去与病人接触,去与有需要的人接触,去宣讲天国的福音,去传扬神的恩典。十二个门徒没有辜负耶稣基督的期望,他们很顺服,按着耶稣的吩咐就出去了。当他们亲身经历了,就有感触了,回来后就开始向耶稣基督祈求。他们说,主啊,你能医治病人,我们为什么不行呢?你能赶出被鬼附之人身上的污鬼,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参太17:19))
弟兄姊妹,只有做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能力的有限,我们才能够来到主的面前,再一次祈求主的能力覆庇我们,赐我们力量,给我们能力,再不会常常被自身的软弱所困,不会被环境所困,孤单所困,而是每一个弟兄姊妹都能够积极起来,主动起来寻求耶稣的帮助,
求主加力量给我们。手团的雪球,如果放在地上去滚,就会越滚越大。主差遣门徒出去,门徒回来的时候就有需求向主要,然后主给了再去做,然后还有需要再向主要。弟兄姊妹,我们在主的面前,就像一个手团的雪球,只有行动起来,我们每一个人属灵的生命才会越来越进深,我们的生命才会越来越成长。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神的恩典,我们越来越会在主的面前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怜悯之心会越来越在我们生命当中成熟,我们对人的怜悯再不是停留在外在的可怜,而是从内心当中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与软弱;我们在主耶稣基督里面就合而为一成为了一体,我们再不会强调自己的得与失,我们的目光全都定睛在耶稣基督身上,我们人生的使命全都集中在主耶稣基督天国福音的事工上;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耶稣基督的救恩,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
天国的福音要靠着我们去传讲,因为耶稣将医治病的权柄、赶逐污鬼的权柄全都赐给了我们。只要我们祷告,主的能力就与我们同在;我们出去,主就与我们一同作工,我们就会有收获,我们就会看到作工的果效,我们在主的面前就会更加有力量,我们属灵的生命就会更加刚强,对于圣经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天国的福音在我们的心里就更加成熟,我们会与弟兄姊妹一起成长为耶稣基督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