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5-05-10| 韩占慧 :祷告托起传福音


  • by
  • 2015-May-11

证道经文:西 4:2-6      

[歌罗西书 4:2] 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儆醒感恩.

[歌罗西书 4:3] 也要为我们祷告、求 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

[歌罗西书 4:4] 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

[歌罗西书 4:5] 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歌罗西书 4:6] 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证道内容: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我们低头做一个祷告:亲爱的主,我们谢谢你的恩典,谢谢你将雨从天降下,愿你赐福的雨也滋润在我们的生命里面,你的话语能够完全地进入到我们的里面,让我们都在主的面前蒙恩。主啊,让我们能够在你的话语当中得着力量,让我们能够从你的话语当中明白方向,使我们愿意去实践主你的大使命,能够活出我们在世上当活出的样式。亲爱的主啊,求你宝贵以下的时间,与你的众儿女同在,保守我们的心怀和意念完全在主的面前,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门!

从歌罗西书4章2-6节经文中,我们看到保罗首先告诉歌罗西的肢体“要恒切祷告”,并且祷告之后要“警醒感恩”。那么,保罗希望他们为自己和其他同工以及自己的教会祷告什么呢?如果仔细揣摩这几节经文,我们会感受到圣经告诉我们:保罗希望歌罗西的众肢体为福音的广传去祷告。具体而言,保罗希望他们的祷告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经文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传福音的机会、传福音的行为、传福音的言语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传福音的机会。保罗请求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代祷的是:“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西4:3)当时保罗被关在罗马的监狱之中,没有机会与外人接触,也就没有机会将福音传给更多的人,所以在这里他请求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为他祷告,求神给他机会,使他能够讲明耶稣基督的奥秘。

保罗对歌罗西教会肢体的要求,首先是“你们要爱惜光阴”(西4:5),我们在初次读这句话的时候比较难理解。“爱惜”在希腊原文当中是“赎回、抢购”的意思,“光阴”是“时机、机会”的意思,所以,“你们要爱惜光阴”的意思是“你们要抓住机会”。再结合上下文,保罗是希望歌罗西教会的肢体能够抓住机会传福音,也明显是保罗希望他们为自己祷告的内容之一。
所以,保罗希望歌罗西教会的肢体祷告内容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机会。对保罗和他的同工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传福音的机会,但是对于歌罗西教会的肢体而言,他们信主的时间、信主的经历都不是太久,他们需要的是抓住机会的能力。所以,虽然机会是祷告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但角度却不太一样。

我们从圣经的记载中看到保罗非常善于抓住传福音的机会。他在腓立比传道时,有一次他走在街上,一个被巫鬼所附的使女到处喊着说:“这些人是至高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她说得多了,保罗就心中厌烦,吩咐巫鬼从她的身上出来,巫鬼就出去了。因这做法断了使女主人谋利的财路,他们就将保罗带到了官长的面前。保罗和他的同工西拉遭到鞭打,被下在了监里。在监牢当中夜半之时,他与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地大震动,监狱的门都震开了。禁卒以为所有的囚犯都跑了就要拔刀自杀,保罗此刻吩咐他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然后,保罗就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对禁卒包括他的全家讲述耶稣基督、讲述耶稣基督的恩典。在那个时刻,禁卒一家都信了主,并且非常的喜乐。(参徒16:16-34)

我们看到使徒保罗非常善于抓住机会向别人传福音,耶路撒冷教会的执事腓利,也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机会传福音的人。当圣灵引导他从耶路撒冷下到迦萨的路上之后,他看到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太监在读以赛亚的书,就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太监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他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腓利就给他讲解圣经,向他传讲耶稣。(参徒8:26-35)

我们发现,圣经中的这些使徒都非常善于抓住机会向别人传福音,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抓住机会的能力,就像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为自己代祷的内容一样。前几天,我在与一位姊妹交通时得知她是一位全职妈妈,虽然没有出去工作,但她的时间安排得非常满,每天感觉非常地紧张。我就问她没有工作,只是带一个孩子,最小的孩子都已经上幼儿园了,怎么还那么忙碌呢?她说她每天要跟小区的妈妈们一块儿交流、沟通,给小孩子做好吃的,她做的食物特别受欢迎;而且妈妈们还邀请她去居委会学习画画儿,一周要花去半天的时间;然后她还特地告诉我,她做这一切为的是有机会向这些妈妈们传福音,向那些来学画画儿的人传福音。这位姊妹希望自己能够创造机会,然后抓住机会把福音传给左邻右舍,所以别人觉得她似乎不应该有太多的事情,但是她却为此非常的忙碌。

所以弟兄姊妹们,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真的应该求神给我们传福音的机会;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应当求神给我们能力,来抓住这机会,把耶稣基督的好消息与别人一同分享。我们要记得保罗对歌罗西教会弟兄姊妹的劝勉,“你们要爱惜光阴。”(西4:5)

记得去年我家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妈妈曾向我们要一本圣经,我当时很快就送了她一本儿。今年,她向我们表示了她希望到教会来参加聚会,来做礼拜的意愿。当我接着问她是否也愿意在教会后参加一些小组学习时,她也欣然答应下来。于是我就安排小组的姊妹接待她,把她带到小组中参加聚会,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她说感觉非常的好。当面对这位家长有需要的时候,我心中想到的就是:“你们要爱惜光阴。” (西4:5)要学会抓住机会把福音带给更多的人。弟兄姊妹,在我们今天的祷告当中,应当为我们有传福音的机会去祷告,也应当为我们有能够抓住传福音机会的能力去祷告。

第二个方面:传福音的行为。保罗在第3节最后一句话中说:“我为此被捆锁。” (西4:3)这句话一方面能够让我们明白保罗为什么请他们祷告开传道的门,因为保罗被捆锁,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显明保罗自己在为主而活。保罗的生命当中充满主的样式,因为他在为了福音的缘故被囚禁,被捆锁,所以他的生命以主为中心。

接下来,保罗对歌罗西肢体的要求是:“你们要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参西4:5)用智慧就是“在智慧中行”的意思。保罗曾经对歌罗西教会的肢体说:“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3)所以这里“用智慧与外人交往”的意思就是:在你们与外人交往的时候,你们的生命当中应当显现出基督的样式,应当彰显出基督的生命来。保罗首先让歌罗西教会的肢体看到,他自己已经以基督为中心生活,他也希望他们能够活出以基督为中心的生活来,有美好的行为。因为保罗知道美好的行为对于传福音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传福音是要对别人讲论,然而听者往往特别在意传讲者的行为;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比言语更重要;所以保罗首先期望他们能够用智慧与他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让别人看到他们生命当中有基督的样式。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幽默的故事,当中讲到一位老师正在课堂上在津津有味地讲课,他觉得自己讲得特别好,学生们也听得特别地专注。这时他发现一个学生在打瞌睡,没有注意听课,心里就很不高兴。他想捉弄一下这个学生,就对所有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是希望将来上天堂呢?还是下地狱呢?如果希望上天堂的话,请你们站起来。”除了那个打瞌睡的,所有的学生都马上站了起来。其他同学的行动让这个打瞌睡的学生清醒了一点儿,老师又对所有的学生说:“你们可以坐下了。如果你们中间谁愿意下地狱,那么请你站起来。”这个打瞌睡的学生没听清楚“下地狱”,反而听到了“站起来”这几个字儿,所以就迷迷糊糊地站了起来,惹得整个教室的学生都哄堂大笑。这时他旁边的同学告诉他,老师说谁愿意下地狱就站起来。这个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非常镇定地说:“老师,你此刻不是也站着吗?”老师面对学生的诘问哑口无言。这个故事特别提醒我们,很多的时候往往我们不期望别人做的,反而我们自己做了出来;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不一致,导致我们的言语没有说服力。

所以保罗告诉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对他们提出了要求,“你们要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西4:5)并且提出他们应当为此而祷告。因为我们活出基督的样式,需要靠着神的恩典,靠着神的能力和帮助。

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弟兄考道。我问他信主的经历如何及为什么信主。这位弟兄是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他说他在毕业之初所能想到的就是到什么样的单位、做到什么样的位置和应当挣多少钱。十多年过去了,当初所期望的东西他都得到了,但却发现,虽然做到了目前的位置,拥有了期望的薪水,他却并不快乐,也不平安。他接着讲,他在单位看到一位去教堂的姊妹,虽然工资并不高,两口子都是普通打工者,但每天非常的喜乐,也非常的平安。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能够做到忍让,不说东道西,干工作从不挑三拣四。他观察了这个姊妹很长时间,发现她一贯如此,于是就萌发了去教会看一看的念头。一来到教会,他就被神紧紧地抓住了。后来他还学习了慕道班的课程,愿意加入神的教会。

还有一位弟兄,也是在考道的时候,我问他信主的经历。他讲到他信主是因为他妻子的缘故。他说他的妻子以前在很多事上斤斤计较,特别是在买菜这件事情上。她去买菜的时候,总要把小商贩的菜剥了又剥、摘了又摘。因为小区周围这些卖菜的对他妻子的做法都非常地熟悉和了解,都害怕她到他们那里去买菜。按说,做买卖的人都希望自己的顾客越多越好,但是他们却不希望他的妻子到他们那里去买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他自己在家里也曾经劝说她很多次,一直没有什么改变,但发现自从他的妻子到了教堂信主以后,开始变得宽容起来。买菜的时候,也不会跟商贩那么斤斤计较了;在家庭当中,对他也变得宽容起来了。几十年的时间,唠叨也好,发火也好,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妻子,反而是教会让这么顽固的妻子得到了改变。因此,他也要探个究竟,于是他也来到教会之中,开始体验他妻子的神。后来他也愿意信主并加入了教会的服事。

这两位弟兄信主的经历都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美好的行为,是何等的重要。若想将别人带到主的面前,我们真的应当学会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让别人在我们的生命中看到基督耶稣的样式。我们应当为此而祷告,求神的恩典和力量与我们同在,使我们在行为当中能够见证神和荣耀神。

第三个方面:传福音的言语。保罗在第4节请求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代祷的是:“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发明”就是“显明”的意思。保罗非常清楚:恰当的言语、准确的言语、满有恩典的言语,对于传福音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能够看到保罗在言语的使用上,已经是个高手。

使徒行传13章中记载,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传道时,进会堂向犹太人传福音说:“以色列人和一些敬畏神的人,请听。”(徒13:16)然后他就讲到了以色列的祖先蒙拣选、到埃及寄居、走旷野、到迦南地、士师时代、王国时代,(参徒13:17-21)然后他说:“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又为他做见证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从这人的后裔中,神已经照着所应许的,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稣。”(徒13:22-23)面对犹太人,他在传福音的时候,是从他们列祖的角度,按照历史的脉落,一步一步地把他们带到了耶稣的面前,让他们知道:拿撒勒人耶稣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这是保罗在会堂当中,向犹太人传福音的言语的脉落。

使徒行传17章中记载,保罗在雅典向希腊人,向这些希腊的外邦人传福音。他说:“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他已定了日子,要藉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徒17:23-31)

我们发现在这段经文中保罗一直从“创造”的角度讲道。上帝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神,我们也是他创造的。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点希腊哲学的话,就会了解希腊人特别喜欢从宇宙创造和他们自己的关系去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他们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所以,保罗在给他们传福音的时候,也是从“创造”这样一个角度切入,然后将耶稣基督带到他们的面前。
面对犹太人,他是从历史的维度给他们讲述;而面对希腊外邦人,保罗又是从创造这样一个角度给他们讲述的。所以,面对不一样的受众,保罗说的是不一样的话,但中心都是要将耶稣基督带到他们的面前。

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会看到,保罗在使用言语的时候非常地精准。既便如此,保罗依然恳求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为他祷告,使他知道怎样用合适的言语传福音,能够把别人带到耶稣的面前。他也同样要求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带着和气”在希腊文、英文的翻译当中是“满有恩惠”的意思,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别人得恩典,能够感到有恩惠。“好像用盐调和”是很常用的比喻,就是你说话应当风趣、不枯燥无味,让别人能够听得津津有味。这里保罗的意思是我们说的话既要有滋味,又要让人感到是有益处、有恩典的。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作为牧师在副堂值班。有一个姊妹带了一个老人,说要找个牧师反映情况。原来在他们小区,有我们开辟的赞美操点儿,他也特别希望能锻炼身体,到老了能健健康康的。老人觉得我们的赞美操很好,歌也很好听,所以就每天参加赞美操练习。跳了一段时间后,一起练习赞美操的姊妹得知他还没有进入教堂、还没有信主,就劝他赶快信主,还说出了“要不信主,上帝会惩罚”的话。这位老人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堵得慌。他说他年轻的时候,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好,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还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现在退休了,退休金也在不断地涨,生活好不容易舒适了一些,但是却听到这样一句话,所以怎么都想不开,必须得找牧师问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我对这位老人和领他来的姊妹说,说那句话的姊妹其实是好心,我们的上帝是爱你的,我们的上帝真的要祝福所有的人。那位姊妹是想让你能够来到教会领受上帝的恩典,因为《圣经》上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约3:16)当我从这样一个角度向老人讲述神的时候,他的怒气才慢慢平息下来。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传福音的时候,要让别人听着觉得是有恩典的、有恩惠的,而不要让别人觉得恐惧、害怕、胆怯,如果那样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所以,在这里保罗劝戒歌罗西教会的肢体:“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怎样回答各人。”(西4:6)

弟兄姊妹,在这短短的五节经文当中,保罗讲述了传福音的三要素:第一就是机会。传福音首先要有机会,而且要有把握机会的能力;第二就是行为。你的生命,你的行为要彰显出耶稣基督的样式,要彰显出基督的生命;第三就是言语。你说话要按照对方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说,要按照对方可以承受的程度去说,你的话语要风趣,要满带恩惠。
更重要的是,在这段经文当中,保罗让我们知道传福音需要我们尽上本分,更需要的是神的恩典。所以保罗一开始就说:你们要恒切祷告,并且要警省感恩。(参西4:2)靠着祷告,靠着从神那里支取恩典、支取帮助,去做传福音的工作。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我们都有共同的大使命,就是将福音传给万民。当承担这样大使命的时候,我们不可忘记我们是借着祷告从神那里支取力量、支取恩典,让我们能够借着祷告来托起我们传福音的事工来。让我们借着祷告支取神的恩典,能够将更多的人带到海淀教会、带到神的面前。愿神能够赐福我们、怜悯我们,盼望我们都能够成为祷告的勇士,好完成主交给我们的大使命。好,我们低头祷告。

亲爱的主,我们感谢你的恩典!谢谢主借这段短短的经文来怜悯我们,使我们知道如何去做传福音的精兵,让我们真的知道祷告何等的重要。因为我们离了你,什么也不能做。主啊,求你赐给我们传福音的机会,更赐给我们把握机会的能力。主啊,求你帮助我们活出耶稣基督的样式,也求你赐给我们当分享的言语;让我们的言语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一样。愿主的帮助、怜悯常与我们同在,使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能够去完成主的大使命。听我们同心合一的祷告,乃是靠着基督耶稣的圣名所求。阿门!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