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05-06| 贺永花:事工的更新


  • by
  • 2012-May-06

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18章讲述了一件事情:以色列民从埃及地出来后,经过旷野进入到迦南地。当以色列人来到利非订,快要接近西奈山的时候,神的作为传遍了整个外邦。其中有一位米甸的祭司,名叫叶忒罗,是摩西的岳父,当他听见神对以色列民所作的事情以及百姓在神面前所蒙的恩典后,他就带着摩西的妻子希坡拉和两个儿子来找摩西。从第18章1-12节我们看到,当叶忒罗找到摩西和众百姓以后,摩西就跟叶忒罗分享神怎样在以色列百姓中作带领、保守和帮助的工作。听后,叶忒罗非常地感恩,他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他救了你们脱离埃及人和法老的手,将这百姓从埃及人的手下救出来。”(出18:10)他们在一起分享神的恩典,然后,叶忒罗向神献上了平安祭和燔祭。

第二天,摩西的岳父起来观看摩西和百姓所作的事情,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叶忒罗看见,从早到晚摩西都坐在那里,百姓也从早到晚站在那里,等着摩西对他们的审判,摩西在那里听百姓的冤情、案件和争讼,然后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判断。摩西非常地疲惫,因为他从早到晚都坐在那里审判;众百姓也非常地疲惫,因为他们也是从早到晚地站着,等着有机会在摩西面前诉说自己的事情。当叶忒罗看见这一切,就向摩西提了一些建议:你不能一个人作这事情,因为这事太重,你独自一人担当不了,你应当从他们里面再找一些人,和你一起分担这工作。后来摩西采纳了这样的建议,服侍更有效率,让众百姓能够有更好的管理和牧养。

这件事情虽然发生在西奈山的旷野,但是对今天教会的事工,也提出了一些启示和看见。

一、认识服侍状态和事工局面

我们知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在审判众百姓时,他应该有八十多岁了。他非常热心、勤奋,也很愿意、很努力地作好神家里的工作。他从早到晚都坐在那里工作,众百姓也在那里站着。他很热心,但结果却导致他和百姓都很疲惫。这时,叶忒罗向摩西问了两个问题:“你向百姓作的是什么事呢?你为什么独自坐着,众百姓从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出18:14)其实叶忒罗已经观察了一天,他已经知道以色列民在作什么,但是他仍然向摩西提问。他是想藉这两个问题让摩西停顿一下,问问自己:一直这样作是不是合适?一直以来自以为很不错的事工方式是否是最有效、最合理、最蒙神喜悦的方式?

摩西回答说:“这是因百姓到我这里来求问神。他们有事的时候就到我这里来,我便在两造之间施行审判,我又叫他们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出18:15-16)虽然摩西作的是一件好事,为百姓代求、审判百姓并教导神的律法,但他的效率非常低,而且也没能给大家带来足够多的帮助。叶忒罗的提问,提醒摩西去思考这种服侍方式是否合适。叶忒罗是一个非常有属灵眼光和远见的人,虽然他刚刚到以色列人那里,但他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他愿意提醒摩西作出调整,看看到底怎么作才能更讨神的喜悦。

弟兄姊妹,在我们今天的信仰道路上,有时候是否也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这样的事工方式或者一直以来的生命状态是否需要调整?我们看到,神一直对摩西有带领,但是在此,这种事工和带领似乎已经模式化了,灵里面似乎是非常枯燥、疲惫,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坐在那里审判,一直到晚上,第二天、第三天再重复同样的事情。弟兄姊妹,我们想想,信主几年、几十年,我们的生命状态是停留在原来的那个状态,还是有前进、增长或变化呢?

当我去聚会点或者其他教会讲道时发现,有些弟兄姊妹很多年都很认真地在听道,每次都是准时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证道结束后,就立刻离开了。每次都是那样,好像听和不听也没什么区别,反正几十年了,到点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现象。因为圣经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启3:15)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温吞吞的。或许我们信主多年并服侍主一段时间后,我们变得如温水一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却没有停下来反思,这样的服侍是不是最好的?这样的事工方式是不是最好的?有时在教会碰见一些义工,每当问及一些事情,他就会说:“我几十年都这样,习惯了,没法改。”其实不然,在基督里面,我们都是新人。我们真的需要反省自己:我该怎样调整?

读圣经时,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放进去,比如诗篇23篇中的“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换成了“耶和华是贺永花的牧者”。当我们问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要把自己的名字放进去?我们要经常自问:我做的这个事工好不好?这样做是否行?是否最讨神的喜悦?我的生命状态是像一潭死水,还是说我有一个成长的愿望呢?

我想,叶忒罗不但是对摩西提问,也是对今天的我们提问。藉着这样反问的方式,让我们来思想自己的生命状态。弟兄姊妹,我们也需要有这样一种属灵的眼光和远见,看看自己身上的问题,看看教会里面发生的问题,让我们求主帮助我们改正,能够在神的面前调整自己,有更好的服侍方式和局面。

二、要学会邀请同工配搭侍奉,学会邀请别人一起作工

当叶忒罗发现摩西和众百姓都疲惫的时候,他建议:“并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百姓。”(出18:21)意思是:你要建立层层管理的制度,让你自己减轻负担,也可以方便众百姓,因为不用让大家每天都从早到晚地站着,否则,每天没有几个人有机会跟你说话,你即使再有能力,也会有很多事情顾不过来。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当时以色列人的管理,还是今天我们教会的发展,都需要邀请同工一起来同工,需要学会去邀请别人。
有一篇文章说,摩西是一个单独工作的人。为什么?因为当他看见百姓中间有很多的矛盾、误会或者案情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判断时,他就看见了百姓的需要,他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扛下来了,一个人负担这么多的事情。结果呢,有人说他是帮了同胞的倒忙。为什么?因为如果有更多的人作神的工作,百姓的案情可能早一点能够得到解决。摩西很热心,愿意参与到神的事情里面,但他不会邀请同工。

弟兄姊妹,有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看见教会的需要,看见神工作的需要,恨不得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作了,以至于到最后,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作好,还觉得自己负担很重,很有压力。如果因你作得太多,以至于影响到果效,你需要想一下,是不是你跑到神的前面了,你有没有学会邀请别人和你一起来服侍主。服侍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教牧人员、一个传道人没有办法服侍好主,一个信徒也没有办法服侍好主,需要所有人一起来服侍。新约圣经也告诉我们:“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林前12:12)。我们有不同的恩赐,合作起来,才能够建立基督的身体。弟兄姊妹,我们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会邀请别人参与到神国度事工的人呢?

上周我们接待了一个国外的查经小组。每次他们去宣教或者去帮助别的小组时,他们就会写信给一些认识的人,让他们为这个事工祷告,奉献金钱,尽上一份力。在我们的国情、文化里,好像不太可能跟别人说“我要去作神的工作,你来帮助我吧”。但是他们认为,有很多人想作神的工作,他只是没有时间,走不出去,当你邀请他的时候,其实也是给了他一个参与到神的工作里面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弟兄姊妹,不管在什么事情上,我们都应该给别人机会,或者邀请别人同作神的工作。自己包揽所有的事情,这样的作法不一定是最有智慧的作法。

我知道在一些比较偏远的教会,有些牧者非常愿意为神作工,很热心,作了一辈子的事情,有一套固定模式,也有组织管理,但是却不愿意启用年轻同工。等到自己年纪大了,老迈了,很多工作想作却力不从心,想找新人却发现没有培养,导致教会事工局面没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教会不发展,不是神的心意。我们每一个信神的人,都该在神面前求他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学会去邀请别人参与到同样的事工里面。

教会的牧养需要具体的、个人化的、细致的和人性化的关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到,每一个百姓都会有需求,所以,摩西只能从早到晚坐在那里。他愿意跟每一个百姓有交流,愿意帮他们,在神和人之间作代求的工作,他的作法和想法是好的。但是,一个人作不了这么多工作,你虽然想细致、个人化、人性化,但是你作不到。

我听到有些人经常在教会之间作比较:“这个教会不好,因为它没法关怀到我们所有人;那个教会好,因为教牧人员每次都能和我们讲话。”如果教会的人数只有几十人,教牧人员能够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甚至知道他的家庭状况、信主时间,可是如果教会有几千人的话,你就很难作到这样。那么,如何去改变呢?

第一,我特别鼓励弟兄姊妹寻找团契,

如果你想要得到细致的关怀和牧养,我盼望你能够行动起来。在我们的教会有几千信徒,神在你身上放了恩赐,你可以起来,按照你的恩赐去服侍主。当你去参加不同的团契,不管是音响组、诗班、执事、还是其它团队,当你参与到具体的服侍团队以后,这个几十人的团队就能够互相勉励和关怀,你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了。

第二,我也鼓励弟兄姊妹能够站起来奉献自己,

作这样的十夫长、五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的工作,因为教会的管理和牧养,不是只靠几个人可以作到的。如果你有这样的负担,看到这样的需要,愿奉献自己,在神面前好好装备,去作关怀别人的事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坐在这里,每天向神要恩典,到教会后,又觉得没有人关心,很难过。其实在你的服侍过程中,神已经将足够的能力和恩赐赐给你了,他也将足够的恩典加给了你。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心,愿意奉献自己,被培训成为领袖呢?因为在教会里面,我们不单单需要教牧人员,更需要全职同工,需要义工,我们需要有这样负担和奉献心志的人站起来。

曾经听一个姊妹抱怨说,她发现牧师太忙了,没时间跟自己交流,所以她认为这个教会不好。还有一次,一个姊妹发来邮件说,她发现一个义工在接待时态度很不好,她很生气,说这个教会有问题。后来我就问她:“当你看到这个义工的解答不太正确,你有没有去帮助她,给对方作解释?”你看到了,又懂,你却有没有起来去作。有的时候,我们只是落在抱怨里,却忘记了自己身上也有神的恩典和恩赐。

所以,如果你想要得到这样个人化的、人性化的、细致的牧养,我盼望,第一,你能起来参与服侍;第二,你能奉献自己,去作这样的带领和管理的工作。我们教会从2010年开始一直在开展小组事工。我盼望更多的弟兄姊妹能够站起来,帮助别人,让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三、教会的牧养和管理是并行的

叶忒罗给摩西的建议,其实是如何建立一个行政管理组织。小问题就告诉十夫长;十夫长解决不了,再往五十夫长那里呈;如果再不行,再找百夫长、千夫长;最后,特别重大的案件,可以告诉摩西,由摩西来作判断。

经常有人会问,教会需不需要管理制度?我曾经在楼下见过有人要住在教堂里。他说:“教堂就是神的家,就是弟兄姊妹的家,我没有地方住,我就得住教堂。”我跟他说:“不行,因为教会空间有限,没有办法接待。”“那不行,你没有爱心。这就是神的家,就是弟兄姊妹的家,就得住进去。”其实,这个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允许所有想要住进来的人都住进来,我们就没有办法聚会,也没有办法管理了。

当新堂刚刚建成时,大门天天开着,所有经过的人都能进来,接受神的恩典。可是开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不行,因为当时天比较热,很多人拿着饮料、吃的东西进来了,我们的椅子又比较舒服,就躺在上面睡觉,有时怕被发现,还躲在一个小角落里面,在看不见的地方躲着,让他出去也不走。其实,他是浪费了神的恩典。在这个时候,你怎么管理?要讲爱心,还是要管理?该怎么作?我们只好在平日只开副堂的门,没有开主堂的大门。有的弟兄姊妹理解,也有弟兄姊妹不同意。类似的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聚会的时候,有很多义工帮忙引导位置,维持秩序,有人抱怨,为什么管我?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义工的引导,大家可能就没法安心听道,因为都在说话,都在找座位,在互相打招呼。

为了让牧养能够更好地进行,在教会,诗班有管理制度,音响室有管理制度,主日学、各个团契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有些弟兄姊妹愿意顺服,有些弟兄姊妹会说:为什么?圣经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当我们顺服的时候,神的恩典也必临到我们。

使徒行传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时,因使徒们比较忙,每天都在祈祷传道,就在一些寡妇的饮食上面疏忽了,引起了一些不和、纷争。这时,使徒商议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选派了七个有智慧、圣灵充满的执事去管理这事。有了管理之后,使徒说:“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6:4)

弟兄姊妹,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些寡妇的事本来是由使徒们管理,突然间他们不管了,改成由七个执事管理。以前,以色列众百姓每天都能见到摩西的面,跟摩西说两句话,突然间,摩西让他们每天找十夫长和五十夫长,你说,他们心里有没有失落感?我想,可能会有。就像很多时候弟兄姊妹有事情愿意找吴牧师一样,虽然吴牧师和摩西没有办法比,但是我们很愿意去找他,非找他不可。我也接待过一些信徒,他可能找了这个人交通一件事情,又找那个人交通同样的事情,再找下个人……总是想找到一个最权威的人给出答案——虽然答案基本都一样。

我也曾经听到有些团契说:“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由牧师来管,所有的事情都由牧师来作。”但是太可惜了,因为我们只有十五个教牧人员,但是我们有七千多信徒,所以我们要成长起来,去参与到事工里面,同时有一颗顺服的心,也为教会的事工和发展献上代祷,让神能兴起、差派更多的人作神家里的工作。这是我们在神面前的一个祷告。

最后,当叶忒罗给摩西建议以后,摩西发现了问题并及时做了调整。当事工更新以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局面。

叶忒罗给摩西出的主意是:当你这样行的时候,神与你同在;你把神的律例典章教训给百姓;你要从他们中间拣选那些有才能的人,一起作神的工作。由此我们看到,第一,叶忒罗鼓励摩西,不管是让别人作还是自己作,神都与他同在。最重要的是,把神放在第一位,在神和人之间作代求的工作。第二,叶忒罗强调,要把神的话语教训他们,使百姓都知道神的话语和心意,就能减少争讼的事情,就能够更团结,更和睦。第三,要有组织管理,从他们中间拣选有才干的人。叶忒罗还强调了这样做的好处:“这样,你就轻省些,他们也可以同当此任。你若这样行,神也这样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归回他们的住处。”(出18:22-23)

摩西听从了他岳父的建议,按照所说的去行。从此,他的事工出现了一个更新的局面。众百姓不再疲惫,摩西也是一样,不用每天坐在那里,看到一大堆不快乐的百姓等着见他。

我们看到,当你发现问题、及时改变和更新的时候,众百姓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了。今天,弟兄姊妹,我们也需要反省。就像我们刚才分享的,我们有时也要停一下,问问自己:我的生命状态、服侍状态、事工状态是不是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我是不是一个会邀请别人一起参与到神国度事工的人?我是不是常用神的话语来和弟兄姊妹互相勉励?我们盼望每一个弟兄姊妹都有从神而来的智慧。我相信当我们这样去作的时候,神就喜悦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祷告是:愿神坚立我们手中所作的工作,也藉着我们手中的工作来复兴我们的教会。阿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