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神的恩典,近几周来,我们分享了旧约中的几个人物,目的是透过旧约的历史,从神在他们身上的作为看到神的属性。藉着神对旧约先知的呼召,以及他们如何在那个时代活出他们的信仰,并且应用到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从而明白耶和华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在今天这个世代,他依然会坐着为王,并且呼召你我成为传扬基督、荣耀他的美名的非常重要的器皿和精兵。今天我愿意藉着但以理书1章3-17节的经文跟大家分享一个题目——活出信仰。
一、神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神,他的属性是什么?
但以理书第1章开篇先给我们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主将犹大王约雅敬,并神殿中器皿的几份交付他手,他就把这器皿带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庙里,放在他神的库中。”(但1:1-2)接下来,圣经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聚焦到几个人身上,他们就是被尼布甲尼撒王从犹大国掳来的那些“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知识聪明具备,足能侍立在王宫里的”(但1:4)人。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就在其中。
这个故事给我们交代了一个悲惨的开始,故事的主角但以理面对着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境况。巴比伦王在将犹大王约雅敬掳到巴比伦的同时,还将犹大一些有才能、有知识的少年人掳了过来,带到他的王宫里,教他们学习巴比伦的文化,并且给他们改了名字。这段经文里讲到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似乎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力量,称雄霸道,到另外一个国家打了胜仗,然后把这个国家的国王掳走了。一个国家没有了王,这个国家也就算灭亡了。他不但掳走了犹大王,还把犹太人认为最神圣的地方——耶路撒冷圣殿里面的器具给拿走了一些,放在了他神的庙里。从表面上看,尼布甲尼撒好像掌握了犹大国和犹大国王的命运,并犹大宗室和贵胄里那些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知识文化都很丰富的人的命运,他能把他们带到他的国家,教那些少年人学习当地的文化,给他们改名换姓,然后让他们来侍奉他。
从表面上看,似乎这个邪恶的君王在称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有诗篇里的感受:“耶和华啊,恶人夸胜要到几时呢?(诗94:3)先知哈巴谷也曾非常痛心地求问神:“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哈1:3)从表面的情况看,我们可能会得到这样两个结论:神离弃了他的子民,不再爱他的子民了;神没有能力左右这一切了。当你遇到问题和不好的环境时,你或许会想,神到底爱不爱我?神到底有没有与我同在?这事神都管不了,我真的很绝望。但是,当我们仔细读圣经的时候就会发现,真正掌控这一切的不是恶人,也不是尼布甲尼撒,而是主!
我们看但以理书1章2节:“主将犹大王约雅敬,并神殿中器皿的几份交付他手,他就把这器皿带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庙里,放在他神的库中。”这节经文是一个点睛之笔,它揭开了事物的表象,提示处在黑暗、痛苦绝望中的人们,让他们看到事物的背后是神在掌权!神让尼布甲尼撒得胜,他才能得胜;神让他把神殿里的东西拿走,他才能拿走。因此我们从这段经文得知,神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正如诗篇29篇10节所说的:“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因此我们说,表面的现象即使再恐怖、再恶劣、再疯狂,但在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神在掌权。神从来没有离弃他的子民,如果不经过神的允许,这件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那么,我们又有另外一个问题:神为什么让他的子民犹大国被掳到其他国家而不管呢?神为什么要让尼布甲尼撒在这里称霸呢?如果我们读了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我们就会发现神的美意。上周我们分享了耶利米书,讲到了神为什么让以色列民暂时离开自己的国家,暂时受痛苦。耶利米书24章4-7节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我要眷顾他们,使他们得好处,领他们归回这地。我也要建立他们,必不拆毁;栽植他们,并不拔出。我要赐他们认识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神,因为他们要一心归向我。”这段经文描述了为什么耶和华神允许犹大国被掳到迦勒底之地,原因不是神不看管他们,不照顾他们,神让他们被掳是为了他们的好处。当时的犹大国,敬拜偶像、远离神,一而再、再而三地背离神的道。当他们的国家遭难时,他们摇头摆尾地企图依附埃及,却不依靠万军之耶和华,因此神暂且离开他们。神安慰耶利米说,你不要哭,不要难过。神说:我要使他们离开这地,我必保全他们如保存好的无花果,我要领他们归回,并不是拆毁,也不是拔出,乃是要建造,我要使他们认识我,好让他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是我的子民。
此外,我们看到耶和华神不单单具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他不单单是宇宙的君王,人类历史的主宰,个人命运的主宰;也是行走在我们中间的神,他是关注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的神。8-13节的经文,向我们描述了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到了巴比伦王宫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和面临的挑战。这里告诉我们,耶和华神不单单是高高在上掌管一切的神,而且他真正地与那些真心依靠他的人同在,即便是在黑暗的光景中,即便是在被掳的异国他乡,即便是在异教文化的王宫当中,即便他们的人身自由,甚至姓名权都受到控制和左右的时候,耶和华神仍然与他们同在。
通过3-7节的经文我们会发现,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并没有抵制巴比伦的社会和文化,这说明但以理他们已经明白这件事情仍旧在神的掌管之中。我们看到他们接受了新的名字,顺服了异邦的教育,并且我们看见他们已经准备在那里侍奉。可是令我们惊讶的是,“但以理却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
为什么但以理会有这样的决定呢?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基督徒,遇到的很多事情都使我们面对着信仰的挑战。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挑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但以理的作法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为什么但以理不用王的膳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但以理不用王的膳和王的酒,使我们想起旧约的食物律。在旧约圣经当中,神对以色列民的食物是有要求的,神看为不洁净的食物,他们是不应当吃的。但是这个食物律的原则,在今天并不能完全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因为我们看到这个食物律正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在使徒行传那里,当神告诉他们要把福音传到地极的时候,曾经有异象显给彼得,从天上降下来各种不洁净的活物,“有声音向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彼得却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徒10:13-14)第二次又有声音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徒10:15)。使徒行传15章记载,因为外邦人信了神,有一些原来是法利赛教门的信徒就起来说,外邦人信靠神必须像犹太人一样,要谨守食物的条例和施行割礼,但耶路撒冷大会做出的决定是,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我们得救不是靠着自己的行为,乃是靠着神的恩典,若不是耶和华神的拣选,没有一个人可以得救,外邦人不是要先成为犹太人才能成为基督徒,“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徒15:20)所以,今天的基督徒不再受旧约食物律的约束。第二种解释:但以理不吃那些东西,可能是怕沾染拜偶像的罪的问题。我们研究古巴比伦文献时发现,当时的巴比伦国王吃的是非常奢侈的饭菜,吃之前先要祭拜他们所信的异教的神灵。因此有人推测说,有可能他们因为这个原因才不吃。还有人推测有可能是政治的原因,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如果和国王一同坐席,吃他所供奉的饭,那么就表明从心里,立约的角度接受他的统治,但事实上他们是被他掳掠过去的。
还有一个解释,我很感兴趣,也觉得很好,就是但以理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认真读圣经的话会发现,巴比伦王、太监长还有委办,他们所关注的不是偶像的问题,而是给你上好的食物,让你吃的俊美肥胖,又健康又有智慧,然后可以辅佐他们。经文告诉我们,但以理并没有直接对抗巴比伦王,说:我就不吃你派给我的食物,而是靠着智慧一步一步地去做。你所关注的,是只要我的面貌俊美肥胖就可以了。那么,如果我吃了上等的食物面貌俊美肥胖,那是食物的作用,如果我吃的是素菜,喝的是白水,面貌也俊美肥胖,那就是神的作为。因此有解经者说,但以理这样做,是立志要在异邦异教的国家彰显神的作为。
以上的解释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想说的,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有时,对旧约圣经的一些事例,我们并不能直接拿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跨时代地应用。我要说的第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我们不要看到但以理吃素菜、喝白水也肥胖、健康,所以我今天回家后也杜绝吃肉,只吃素菜,喝白水,然后神也能使我俊美肥胖;或者有人说,为了主的缘故我也不吃肉了,因为保罗曾说过,为了主的缘故,我宁愿一辈子不吃肉,所以我也不吃肉,改吃素了。这些对圣经的应用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我们不要误读圣经,更不要误用圣经。另外一点,我想说的是,神在但以理的生活中护庇他,使他度过了这个难关,那么神怎样在生活中来护庇我们呢?通过经文我们发现,正是神的护庇,才使但以理能够不吃这些东西身体依然健康。第9节告诉我们:“神使但以理在太监长眼前蒙恩惠,受怜悯。”一方面是但以理的立志,一方面是神的护庇。
首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立志成为一个敬畏神的人,并且在我们的身上活出敬畏基督的信仰;其次,我们要靠着神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人说,在没信主之前,我可聪明了,我什么都能做;可是有一个奇怪的问题,信了主之后我变傻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祷告,可是也听不到神对我说什么。还有人是这样:神啊,我的确愿意遵守你的旨意和命令,愿意荣耀你,可是面对这个事情,我真的是没有办法度过,我是管不了了,你来管吧!他们自己什么也不做。我们看到但以理并不是这样的,但以理并没有说我不想吃王的膳,不想饮王的酒,那好了,我要祷告神,神啊,有两条路可以给你选择,一条路就是你不要让他们给我送这些东西来,我是不吃的;另外一条路就是你显神迹把送过来的酒和肉变成素菜和白水,那么我也可以荣耀你了,这多好啊!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的信仰背后其实是有懒惰的思想在里面,这样的信仰背后是想把神当作你成功的一个捷径,一方面你成了义人,另一方面你还不用做事。从但以理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到他面对挑战的时候,第一,他里面已经立下心志,他要遵行神的旨意;第二,他依靠神,依靠圣灵的引导;第三,他并没有弃绝神所赐给他的智慧。因为我们看到他曾经去找过太监长和委办,他并没有直接去找尼布甲尼撒,如果他直接去找尼布甲尼撒,我想他不但不能荣耀神,或许他的命也难保。他起初找了太监长,虽然碰了壁,但他并不灰心。他又找了直接管这件事的委办,说:“求你试试仆人们十天,给我们素菜吃,白水喝,然后看看我们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仆人吧!”(但1:12-13)
但以理不仅有活出基督的心志,他也依靠神,没有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结果神就施恩给他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彰显大能,保守他们度过难关。不但如此,第17节还告诉我们:“这四个少年人,神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赐给他们聪明知识,但以理又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神还赐给他们聪明智慧,使他们超出当时所有的人,被巴比伦王所使用。其实他们不是被巴比伦王所使用,乃是通过被巴比伦王所使用,向那个异教文化的国家传扬神的福音。
通过对这个故事背后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三节经文在闪闪发光。第2节,神把神殿的部分东西交付尼布甲尼撒的手;第9节,神使但以理在太监长眼前蒙恩惠,受怜悯;17节,神使这四个少年人有聪明智慧和各样的知识学问。
因此我们从这里看到:首先,在黑暗的背后,在悲惨的环境背后,仍旧是神在掌权,神是掌权的神。其次,在生活的挑战中,神是护庇我们的神,神与在黑暗之中仍遵行他的旨意、立志为他而活的人同在。第三,我们看到神彰显了自己的荣耀。因此我们知道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神仍旧坐着为王;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神都会护庇我们。
二、有哪些教训可以应用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故事到底有哪些方面是我们基督徒可以应用的呢?
第一方面,明白神的属性,认识神,是我们在环境中得安慰、得医治的重要秘诀之一。因为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表象,而是要看到神在后面的掌权和他的策划。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些,就不难理解圣经所说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这句话了。在前一段时间,我因着各样的事情,心里比较忧虑愁烦,不得安慰,总是替别人操心,总是为掌控不了的环境忧虑。当我在上个星期不断地研读这段圣经,再一次明白了神在一切的环境中掌权之后,我的心得到了安慰和医治,我深深地感受到神在藉着这段经文对我说话,使我明白无论怎样,他仍在掌权。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也确实经历了神的护庇和保守。正如我们今天读的启应经文诗篇34篇7节所说的,神会“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有一次,我和弟弟开车回家,为了节省些钱,没有走高速公路,而是走的国道。在河北省境内的某路段上,突然看见前面有几辆车停在那里,有几个人站在那里。从他们面前经过时,正前方突然出现了迷雾般的东西,前边的景况一点都看不见了。这时候我弟弟反应得非常快,他说:“姐,不好,我们可能碰上抢劫的了。”他马上就把车门锁上了。我心里非常害怕,心想:完了,这次我们要遭抢劫,我们身上没有很多钱,肯定会出问题的。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祷告,祷告的唯一话语就是:神啊,求你救我们吧!在这个非常紧急的时刻我们想,到底是冲过去还是停下来。最后我们还是冲了过去!随后,我们看到后面有三辆车追了上来,我们就加快速度,迅速离开了那个地方。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并不是雾,而是那些人设下的陷阱,让你停下来,然后打劫你。在这件事情中,我们经历了神的保守,耶和华神他与我们同在,他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真实实地使我们经历了他的护庇和保佑,正像诗篇121篇8节所说的:“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赐你平安。所以,耶和华神也是你生命的神,他必与你同在。
从圣经中,我们看到了但以理在异教文化中怎样彰显了神的荣耀,活出了敬虔的生活。我们也发现,今天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基督徒,要想活出敬虔的生命非常困难。因此,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的信仰如何与身处的文化共处?我们又如何脱离身处文化中的罪恶?
今天的文化虽然与但以理在异国他乡的文化不一样,但是我们却发现,今天的文化当中有很多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接受;今天的文化中有一些东西使我们深受诱惑,使我们没有办法活出基督的生命。那么,对于这些,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我们到底是远离文化还是进入文化当中?我们怎样才能活出基督的生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参考了一本名叫尼泊尔的作者所写的书,书中把当今基督徒面对一些事情的做法分为几类。第一类就是反文化,就是我作为基督徒,我不屑理睬这些文化,这些文化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从今以后我与社会划清界限。原来我不是基督徒,我与家人、亲戚关系都挺好的,现在我是基督徒了,亲戚朋友中不信主的人,我一律远离,我只和我的弟兄姊妹们好。尼泊尔说了发生在他朋友家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基督徒反文化的特例:有一天,他的小孩子在家里看电视,他就说,你们在看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那好,我把电视给你们扔了。所以,他就把电视给扔到窗外了。我们听说这事之后,可能会觉得非常可笑,会觉得太极端了。事实上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旧有很多的人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对一些文化,简直就不能接纳。我就有这样的经历,我生长在一个非常保守的基督徒家庭里,我们老家的基督信仰受到非常保守的传福音的人的影响,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不让买电视,我妈妈也不允许我看电影和电视。要想看只能去别人家,但回来还不能撒谎。如果看了电影、电视之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跪下来认罪。当然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电视我们家也买了,并且通过电视还可以收看福音节目。
第二,有些人认为,既然基督徒要接纳文化,要包容别人,我们就应该认同一切文化,这个社会的人做什么,风俗习惯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吧。保罗不是说在什么样的人中,我们就作什么样的人,目的是为了得着什么样的人吗(参林前9:22)?因此,不管犯罪与否,我们都跟着做。这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可取的呢?我认为书中所说的最后一点是非常可取的。尼泊尔说要在文化之中,并且超越文化。基督徒不必盲目地认同一切文化,也不应该拒绝一切文化,而是要活出基督和文化结合的样式。因为基督为我们舍命,爱了我们,救了我们,我们也应当凭着神的恩典来爱我们的邻舍。基督徒有责任在当下的文化中来传达神的爱,基督徒有责任在生活和工作的圈子里来传达神的爱,因此他认为作为一个好的教会,一个好的基督徒,应该既是入世的,同时也是超世的。耶稣告诉我们要过一个入世而又超世的生活。
我们仍旧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可是我们要发扬文化传统当中好的一面,同时我们要拒绝与我们的信仰有冲突的一面,我们不是不与社会接轨,而是要在社会当中活出基督的生命。正如有一个人说,如果我们想改变这个世界和其他人的生命,不是要一味地批判或者仿效,乃是要用圣灵所点燃的生命来影响他人。因此耶稣告诉我们,你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10:16)这个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我希望大家立志活得像基督,并且靠着神,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活出基督的形像。因为我们知道耶和华神他是掌管一切的神,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护庇我们,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彰显他的荣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基督的形像。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