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06-26 | 刘聪:开启双眼


  • by
  • 2011-Jun-26

约翰福音第9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人,生来就是瞎眼的。有一天他遇到了耶稣,忽然间他看到了光明。他只记得是一个叫耶稣的人用唾沫和泥抹了他的眼睛,之后又让他往西罗亚的池子去洗,洗过之后,他就看见了。这件事情发生在安息日,所以人们就将这个瞎子带到了会堂,法利赛人反复地盘问他。法利赛人想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真的生来就是瞎眼的。从几次的盘问中,瞎眼的人最终明白医好他的这位耶稣是从神那里来的。最后他也亲眼见到了主耶稣,并真正认识到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儿子。他向耶稣下拜,并信靠跟随主。而法利赛人对神的荣耀和作为视而不见,故意抵挡真理,最终成为真正瞎眼的人。

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太6:22)的确,一个人如果用眼睛去判断的话,他可以分辨世上的光明与黑暗、美丽与丑恶、平安与危险。反过来,如果眼睛瞎了,什么都看不见了,人的行动就会受到限制,内心就会充满无助和不安。

不久前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做晚饭时,突然断电了,黑暗一下子就临到我的眼睛。当时我只能小心翼翼地把我手中的切菜刀放好,然后摸索着前行。当时,我老公在卧室里跟小女儿正玩得开心,当黑暗突然临到他们的时候,女儿很害怕,变得一声不吭,紧紧地抓着爸爸的衣服,钻进爸爸的怀里。我和我老公因为没有预先准备,只能摸索着前行,想要靠近。其实这段距离非常地短,但我们行走起来非常地缓慢和艰难。后来我们走到一起时,灯突然又亮了。

这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段经历。但是从这个经历中我感受到:当黑暗临到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很无助,很不安,甚至焦虑。在黑暗中,人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判断力也几乎丧失了。

我们的一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并且人的一生也很短暂。在这极有限的一生中,我们得努力和追求。如果方向错了,偏离了神所创造的目标,那结果便是失望、苦恼、毫无益处。

传道书1章2-3节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这样的说法看似消极,但是却道出了人生真实的一面。如果没有神,那么在我们眼中的世界不过是在循环。很多环境在变,人所劳碌的事情也在变,但这些不过是旧事翻新。人容易忘记,所以把一些旧事情当成了新的现象。

无论是我们的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一切都不能帮我们找到人生正确的目标,不能使我们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如果在我们的人生中没有神,就会像没有光的世界一样,是黑暗的,是没有方向感的,是摸索前行的。也许我们的视觉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是否都认识得很清楚呢?我们能否肯定自己正在奔跑、努力的方向是对的呢?我们有没有需要光照的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没有黑暗的角落?

我们再来看那个生来就瞎眼的人的经历,他从来就没有看过神所创造的这个美丽的世界,他从来就没有见过他的亲人长的是什么样子,他是非常软弱无助的人,他只能以讨饭为生。当主耶稣和门徒来到他面前时,门徒关注的是什么?门徒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约9:2)但主耶稣面对门徒的这个提问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主耶稣不关注这个神学问题——瞎眼的原因是谁的罪。主耶稣关注的是这个瞎眼人的需要。瞎眼的人需要光明,需要看见,主耶稣主动来满足他的需要。所以,主耶稣用唾沫和泥来抹他的眼睛,又吩咐他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这个瞎眼的人照做了,他果然看见了。耶稣基督关注人的需要,他也知道人真正的需要在哪里。他看透了瞎眼人的内心,不但给他肉眼的光明,还给他心灵的光明。所以,这个瞎眼人不仅获得了今生的福分,也获得了永生更大的祝福。主耶稣来就是要来满足人的需要,他满有慈爱,满有怜悯,他不审判人,乃是要拯救和赐福。

在这一章的记载中,我们发现:人们四次来问这个瞎子,你到底是怎么被治好的?其实他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位医治者是谁,而不是去关注怎么治好的。瞎子能看见了,不是唾沫和泥的作用,不是西罗亚那个池子里的水有什么神奇的功效,真正让他能够看见的,是主耶稣的大能,是神的作为,是神的慈爱。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约8:12)只有光能够驱走黑暗。

人常常倾向于研究神迹背后的原理,却不单纯地信靠那唯一能行神迹的救主。正如尼哥底母与耶稣谈论永生时,尼哥底母很好奇——人怎么能够进入母腹再重生呢?(参约3:4)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约6:51),耶稣满足每一个人生命的需求。当他这样说的时候,犹太人却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约6:52)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不合逻辑!他们是用理性去思考、去琢磨。

反过来说,就算我们能够探讨明白神迹的过程和原理,也不见得我们就能够经历到神迹,因为信仰是超越理性的。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层面去认识我们的信仰,那只能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所以,当人还不知道耶稣是谁的时候,耶稣就藉着他所作的来显明他是谁。这个人经历了耶稣在他身上的神迹,耶稣也通过这个神迹显明神的作为给人看,这个人对神的认识也一点一点变得清晰了。正如箴言书说:“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4:18)当他经历神迹的时候,当他一下子能看见的时候,众人、邻舍或者熟悉的人就问:“你是怎么能够看见的呢?”他陈述说,有一个叫耶稣的人……他对耶稣的最初认识是知道一个叫耶稣的人。接下来他被带到法利赛人那里接受盘问。法利赛人第一次盘问他的时候,说,“你觉得医治好你的那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说,那人是个先知(参约9:17),他开始关注起这个医治者。在旧约中我们知道,先知摩西能够藉着神的能力行很多神迹,特别是在埃及行的十大神迹。先知有行神迹的能力,所以这个人认为医治好他的人肯定是一个先知。

后来法利赛人再进行第二次盘问,更深地来剖析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个瞎子说:“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这人若不是从神来的,什么也不能作。”(约9:32-33)他对神的认识又一次有了新的看见。他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从神那里来的,从创世到如今有谁能让一个生来就是瞎子的人看见呢?若不是从神来的人怎么能作这样的事呢?后来他遇到了耶稣,亲眼看到了那个曾经医治他的人。这时耶稣也向他显明最终的身份——他是神的儿子。当这个人最终明白耶稣是谁的时候,他立即向耶稣下拜。神的儿子就在他的面前,何等荣耀、何等的恩典临到了他,他别无选择,他拜耶稣为主,他将荣耀归给神。他愿意信靠耶稣,他愿意跟随耶稣。正如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此时,这个被医治好的人对耶稣的认识达到了最高峰。他不但肉体的眼睛开了,他心灵的眼睛也开了;他不但获得了今生的赐福和平安,他也获得了永生的平安和赐福。

我们对主耶稣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我们也经历过主耶稣在我们生命中所彰显的大能。当我们经历神的恩典时,我们会为此感动和惊喜,我们知道这是神的恩典,我们也感谢神。然而神所作的不仅仅如此,他不仅仅是要把恩典赐给我们,他不仅仅是要给我们今生的平安,不仅仅是要解决我们现在的痛苦,他乃是藉着这些事情显明他是怎样的神,藉着这些事情让我们能认识他自己,之后让我们知道要单单地爱慕他,仰望他,专心跟随他。最终是让我们能够与他建立一个美好的关系。

所以,当我们经历恩典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恩典中沾沾自喜,我们应该继续前行,来关注那赐恩的神是怎样的一位神。恩典、恩惠是值得我们爱慕的,但是那赐恩的主更值得我们去爱慕和追随。

瞎子的眼睛看见了,心灵也被开启了,他认识了主并马上跟随主,他也因着对耶稣的确认被法利赛人赶出了会堂。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他停止追随耶稣。他虽然被赶出会堂,但是遇到耶稣之后他依然坚信自己要跟随耶稣,信靠耶稣。

如今我们藉着神的作为、大能,我们认识到他是怎样的一位神,那么接下来我们是否也愿意不惜代价地来跟随他呢?我们是否要回应他呢?想想那个被医好的瞎子,他并不是唯一需要医治的人,但他却是唯一接受医治的人。瞎子的经历就显在那些法利赛人的面前,法利赛人亲自盘问他的经历,在瞎子的经历中神的作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些法利赛人却不把荣耀归与神,他们视而不见,所以他们灵里的眼睛是昏暗的。他们不承认,他们觉得自己是能看见的,所以他们拒绝了那唯一能使他们看见的神。对于一切有需要的人,我们的主耶稣从来没有拒绝过,而且无限量地去满足、去帮助。但是法利赛人不承认自己有需要,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处境,他们也看不见神的荣耀。他们故意视而不见,他们否认基督耶稣的作为。因此,他们将自己置于审判的境遇之中。他们被审判是因为他们视而不见神的作为,是因为他们故意抵挡神。

“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耶稣说那些法利赛人:“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约9:41)主耶稣对那些听见了、看见了却不相信的人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13:14-15)耶稣对那些听见了就相信的人说:“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太13:16-17)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如果我们已经看见神的作为,或在我们的身上经历了神的恩典,或在别人的见证中看见神在他生命中的作为,那么,我们就再也没有理由去拒绝跟随他。神的作为显明他是一位大能的神,他是一位满有慈爱的神,他邀请我们来和他一同享受那永远的恩典和福乐,所以我们要永远跟随他。

看看那个瞎子,他眼睛看见了,心里明白了,就立刻去拜耶稣,就信靠他。他看见了光,就跟随那光,所以他就脱离了黑暗。那么今天我们怎样去回应神所显出的真光呢?我们也当跟随、顺服。当时门徒们的跟随是肉身上的跟随,今天我们的跟随又是怎样的跟随呢?——今天我们是在心灵里跟随。心灵里边的跟随是怎样的呢?——就是在我们人生的任何境遇,每一件大事小事上都以他为主,这才是心灵的跟随。在任何事情,任何境遇上,大事小事我们都以他为主,我们藉着祷告将凡事交托主。交托的目的不仅仅是求他来帮助,交托的目的是寻求他的旨意,指明我们的方向,明白我们该怎么做才是他所喜悦的。这才是以他为主,这才是心灵的跟随。主耶稣应许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在黑暗里的人会有迷茫感,会感到下沉,会无望、无助,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这是黑暗中的人生。但是主耶稣说:我是光。跟随我就可以脱离这一切,不再下沉,不再无望,不再无助,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也有了力量。

紧紧跟随主才能行在光明中,紧紧跟随主就要顺服神。藉着圣灵在我们心灵中的感动,圣灵在我们的里边工作,他会光照、会责备。当他责备光照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顺服、应该回转。圣灵有的时候也会感动我们,催促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立刻与他配合;圣灵有的时候会安慰我们,扶持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在信心里去接受。我们的心越是回应圣灵的感动,我们的心对圣灵的感动就越加敏感。反过来,如果我们抗拒圣灵的感动,我们不去听那微小的声音,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刚硬。

耶稣说,我是世上的光。就世界而言他是世上的光,就我们每一个跟随主的个体而言,他是生命的光。我们拥有神的生命,他在我们的里面会发光。当我们犯罪的时候,他就来光照我们,他要显明哪些是黑暗的行为。圣经中没有一一列出各种罪行是什么,但是一个基督徒只要行了违背圣洁和公义的事,内心自然就有不安和受责的感觉。因为生命之光不允许我们轻易过去,圣灵之光要催促我们回到主的面前来认罪。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与别的肢体发生摩擦,那么主的生命之光就要来光照我们,要带领我们悔改。无论何时我们里面满了骄傲、满了嫉妒、满了虚假、满了愤恨,满了自私、自利、自傲、自满、固执、主观等等,圣灵就会来光照我们,使我们认罪,使我们归向神。虽然我们有的时候会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感到迷茫,感到灰心,感到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但是生命之光会在这种情况下来光照我们,来感动我们、扶持我们、帮助我们,他会叫我们得着激励,使我们的目标清晰起来,使我们重新奔那摆在我们面前的路。

这光的带领包括圣灵的感动和神话语的引导。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参诗119:105)。神藉着他的话语将他的旨意显明给我们,藉着他的话语将我们要做的事指引给我们。那么我们也求神在主日的时候,将他的话语赐给我们,并用他的话语来开启我们的眼睛,开启我们的耳朵,也开启我们的心灵。主耶稣会用他的爱来温暖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充满欢喜,填满我们心灵的空虚,他的话语常在我们心中来指引我们的方向。他是世界的光,跟随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跟随他的就可以得着生命的照耀。

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是带着原罪的。我们坐在死荫之地,我们需要神那真光的照耀,我们需要神指引方向。那个瞎子在神的恩惠之中看见了光,神也愿意帮助每一个坐在死荫之中的人,让我们看见光,找到正确的方向。当我们看见神的作为,就要来回应他的邀请,来跟随永生的神,来就近这真光,并跟随这真光来作光明之子。阿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