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5章记载了耶稣所行七个神迹中的第三个神迹。前两次我们分享了头两个神迹——水变酒和医好了大臣的儿子。今天我们要分享第三个神迹,就是耶稣基督医治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
刚才王牧师为我们读了约翰福音5章1-16节的经文。在这段经文中,耶稣基督讲了三句话:“你要痊愈吗?”(约5:6)、“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约5:8)和“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约5:14)
耶稣的这三句话是我们今天分享的核心内容。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是如何医治好病了三十八年瘫子的。耶稣基督来到了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在这个池子旁边有五个廊子。这个池子是四方的,通常应该有四个廊子,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池子旁会有五个廊子呢?从历史记载看到,在这个池子的中间还有一个廊子,把它一分为二,成为“双子池”。廊子我们都很熟悉,如果你去过颐和园就会看到长廊,上面有顶棚,下面有几根柱子支起来。廊子可以避雨、遮阳。
第3节说:“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在此我们将目光逐渐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从一个建筑物——廊子,看到廊子下面躺了很多人,耶稣基督特别地走到一个人的面前——“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三十八年。”(约5:5)这个瘫子在这个廊子下面等候水动,因为传说当天使按时下到池子里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什么病都能痊愈。所以很多有病的人,来到池子旁边,在廊子下面等候这一刻,从而可以得到医治。
耶稣基督走到这个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面前,就问他:“你要痊愈吗?”(约5:6)我们知道,耶稣基督是无所不知的神,他明明知道这个瘫子病了三十八年,为什么还要问他说“你要痊愈吗”,难道他不知道瘫子躺在这里等候水动不就是为了痊愈吗?可是,耶稣基督还要明知故问,“你要痊愈吗?”
我想应该有这样两层意思:第一,耶稣在唤醒瘫子沉睡的心灵。或许这个人病了三十八年,错过了很多次机会,一直等到现在,看不到痊愈的希望了。或许这个病人心里想,“我今年都四五十岁了,再等几年没准就走了,没有机会也就算了,我在这儿尽一点本分碰碰运气好了”。但是,耶稣基督却提醒他说,“你要痊愈吗?你现在对痊愈还有没有热切的盼望?”正如诗篇23篇3节所说:“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耶稣基督要从灵里面唤醒我们。这就是耶稣为什们要问那个瘫子“你要痊愈吗?”的目的。
我们再看看病人是怎么回答的。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约5:7)他的回答并没有直接告诉耶稣基督说“我要痊愈或者我不要痊愈”,乃是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去,我正往里走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抢先进了去,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没得到医治的机会”。这个人的身体是残疾的,导致了他内心失去了平安,没有了安息。
通过他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他对过去的经历、所遭遇的一切事情深感不满,很多人都是这么自私,很多人都抢先跳下去了,我这么多年都没有机会第一个跳下去。或许他在怨天尤人,但是说到底他都没有马可福音第2章记载耶稣医治的那个瘫子那么幸运。那个瘫子是四个人抬着,拆了房顶,把他坠下来放在耶稣基督面前得到医治的,有四个人帮助他。(参可2:3-5)但是这个瘫子却没有人帮助他,他自己也深感孤独。但是通过耶稣说的话以及这个瘫子当时的状况,我们看到他可能是因着犯罪而成了瘫子,在5章14节,耶稣基督再次遇到他之后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
其实,这个人想得医治的欲望很强,他终日守候在这个池子旁边、廊子下面,但是一直没得到机会,所以他不能过正常的生活。那么,耶稣基督是怎样医治他的呢?——“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约5:8)这是耶稣的一个吩咐。瘫子说要等候水动,耶稣说要他拿褥子走。耶稣基督没有过来说,“一直没有人放你到水里。那好吧,我和我的门徒帮你的忙。再等一会儿,如果水动,我们十三个人一起把你抬进去”。
弟兄姊妹,这个池子到底代表了什么?我认为它代表的是一个律法主义者,他告诉你应该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要作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但是他没有给你行走的力量去进到池子里去。这就是律法所带来的效果。所以对这个瘫子来说,这个水没有任何的用处。藉此让我们看到这节经文揭示出一个什么信息呢?这个瘫子的回答“我正要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充分暴露了当时宗教背景下的池子里的水是不合理的。
有两方面的不合理。首先他使人很自私,因为谁第一个下去谁就得痊愈,给人们造成了恐惧不安的感觉,一看水动,我第一个抢前。或者是不顾别人的死活,只是为了自己的痊愈抓住最好的机会。如果你经常挤公共汽车就知道,往往挤上车的都是年轻人,老人都会落到后面。所以往往进到池子里去的都是病情比较轻的人,像这个瘫子总是得不到机会,充分地暴露出当时宗教的自私,使人争先恐后。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它另一个方面的弊端,就是我们看到的是本末倒置,完全颠倒了,病情较轻的人反而先得医治。假如我是一个聋子,我能看到水,水一动我就跳进去,但是我比那个瘫子病情要轻一些,反而病情严重的却总是没有机会得到医治。但是我们相信神是最公平的,他满有慈爱与怜悯,他亲自来到池子旁边,走到这个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面前,问他说“你要痊愈吗?”来告诉他,来医治他,来帮助他。
我们在此想到,耶稣基督传福音的时候,也不过三十几岁,可这个瘫子已经病了三十八年了,也就是说,耶稣基督出生的时候,这个瘫子就已经病了好几年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耶稣基督是为他而降生的,耶稣基督是专程来拜访他、医治他的。所以耶稣基督才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耶稣基督没有给他更多附加的条件,乃是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这是一个命令同时又是一个极大的恩典,让他起来并且给他能力,让他能拿着褥子走。
所以,耶稣基督让我们行事,他一定给我们行事的能力;他给我们定一个目标,一定给我们行动的力量。在此也让我们看到,律法只能给我们要求,但从来不供应我们力量。主耶稣是先供应我们力量,然后让我们去做事情。“拿你的褥子走吧!”这个褥子是一个小的、很轻便的床垫,病人躺上去觉得比较舒服,可以减少痛苦。“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在这个瘫子没有得到医治以前,是褥子托着他,但是当他得到痊愈之后,是他拿起褥子。
我们在此来反思我们自己。今天尽管你信主多年,或许有三十八年的,或许有更长的,你是躺在褥子上还是拿着褥子走?每一个人都要思考,或许你告诉我说你今天是开车来的,你是坐车来的,你是骑自行车来的,但在属灵的道路上你是瘫子还是正常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每天早一点起来读经、和神亲近是多么的好;我们知道,按时聚会、多奉献、经历神的恩典是多么的美。但是我们只能想到却作不到。我愿意作的事却行不出来,我明明知道明天早晨应该五点钟起床,可是我起不来。这就是属灵的瘫子!——只是知道,看到水动却不能下去。
当耶稣基督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后,圣经说:“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约5:9)这是一个生命的复兴,“立刻”两个字告诉我们,耶稣的医治和人的医治是不同的,三十八年了,这双腿都没用过,让他起来走了,马上就走了,根本不需要几个疗程,也不需要去锻炼、恢复一下,而是起来就走了,这就是神迹。今天有很多弟兄姊妹,虽然信主多年,但是在属灵的道路上依然如同这个瘫子一样寸步难行,我们明明知道耶稣再来的时候近了,可是下意识地告诉自己还远着呢;我们明明知道去敬拜神,把我们的精力投入到天国是多么的美、多么的善,可是我们会说我现在有很多的难处。这就是一个属灵的瘫子!耶稣基督他多么期盼我们在座的弟兄姊妹能像这个瘫子一样不再躺在褥子上,乃是走起来去见证神的荣耀,这就是这个神迹告诉我们的信息——耶稣基督使瘫痪三十八年的瘫子起来行走。
故事到这儿还没有结束。“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约5:10)虽然这个瘫子痊愈了,可是遭受到犹太人的攻击,因为耶稣基督在“安息日”行了神迹,违反了“安息日”,挑战了“安息日”,这些热衷于犹太教的领袖们,他们心里是不舒服的,他们要捍卫自己所信奉的。于是他们说,“今天礼拜六你拿褥子是不行的!”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约5:11)不是我自己要走,是他医治了我,他给了我能力,他让我走,他使我能站起来,他也能使我行走,我认为是不违反“安息日”的。他们又问瘫子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约5:12)是谁医好了你?“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约5:13)
耶稣基督医治了这个瘫子,可是瘫子自己不知道是谁医治了他。耶稣基督说“拿起褥子走”,他起来后可能就走了,然后耶稣基督就在人群中藏起来了,躲开了,瘫子不知道他是谁。这使我们想到,刚信主的弟兄姊妹只是经历了神的大能,却没有经历主自己;我们经历了一种身体或者心灵的更新与改变,却不知道我们的主是谁,就像那个瘫子一样——我好了但是不知道谁医好我的。“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约5:14),耶稣基督继续来告诉他,跟踪他,对他说,“上一次是医治了你的身体,你的病痛已经解决了。但是你要重视那更深的恩典,你不要再犯罪了”。可见这个人得病是从罪而来的,所以耶稣基督说“你不要再犯罪了”。由此也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爱的警告,耶稣基督说“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厉害”,并不是说如果你再犯罪就要再瘫,就再也起不来了,乃是说你决不能逃脱那最后的审判;你所遭遇的更加厉害,最后的审判你是躲避不了的。
耶稣基督的这个警告,对我们在座的弟兄姊妹有什么样的应用呢?让我们有什么样的反思呢?耶稣说“不要再犯罪了”,意思就是告诉他说“你不要再活在罪中,不要再继续犯罪,虽然过去这个病痛使你瘫了三十八年,今天我赦免了你,使你起来行走,但是以后你不要再行在罪中”。
同样保罗也告诉我们:“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5:1)我们在没有信主之前都是不自由的,耶稣基督医治了我们,我们要站立得稳,不要再回到我们过去的罪恶中。耶稣基督也告诉正在行淫时被捉的妇人:“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过去不管你犯过什么罪,耶稣也不定你的罪,耶稣赦免了你,从此以后就不要再犯罪了。这是多大的恩典和祝福啊!耶稣基督没计较你过去在作什么,乃是告诉你,从此以后要过那得胜的生活、更新的生活、改变的生活。当耶稣基督遇见瘫子之后,这个瘫子就知道了是耶稣基督医治了他,于是这个瘫子就去告诉犹太人说,使他痊愈的是耶稣。第16节说:“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了这事。”其实我认为这个人并不是去告耶稣、去揭发耶稣,乃是他诚诚实实地把他经历到的神迹告诉犹太人,所以犹太人开始逼迫耶稣。
弟兄姊妹,让我们再次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安息日”?在“安息日”我们该作什么不该作什么?我们如何在“安息日”或者在神所预定的时间得到真正的安息?通过耶稣基督在“安息日”医治那个瘫子的神迹,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享受“安息日”。其实“安息日”在律法颁布之前就有了,因为耶和华神创造宇宙万物到第七天就是礼拜六,就安息了。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礼拜六守“安息日”的敬拜。在十诫中神也特别重申了“安息日”的重要性,六日作工,第七日要安息(参出20:8-10)。但是当时大多数宗教的领袖,他们只关心“安息日”的规条,该作什么不该作什么,却不去关心人们在“安息日”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安息,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根本问题。
其实耶稣基督在“安息日”还行了其他的神迹,耶稣基督使枯干一只手的人在“安息日”复原了(参太12:9-14);耶稣基督使一个驼背十八年的女人直起腰来(参路13:10-17);耶稣基督使一个生来瞎眼的人重见光明(参约9:1-12)……
为什么耶稣要在“安息日”行神迹而不是在其余的时间呢?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因为耶稣基督爱每一个人,他满有慈爱和怜悯,他并不因为是“安息日”他就不治病了,就像医生说“今天礼拜天我休息了,你明天来动手术”。耶稣珍惜每一个时间。更重要的是,耶稣是“安息日”的主,他不是要破坏“安息日”的规条,乃是要更新人们对“安息”的一种观念——“安息日”真正得到生命的安息。这是耶稣基督所告诉我们的信息。
弟兄姊妹,你在礼拜天每一次聚会的时候,你有没有得到过真正内心的安息?你在每一次读经、祷告、唱诗的时候,你有没有得到生命的安息?
那么弟兄姊妹,我们在“安息日”该作什么,又不该作什么呢?其实,神设立“安息日”最终的目的是给人们享受神所带来的安息。神所带来的安息,并不是让人守着一个遗传下来的、外在的规矩、规条,从而使我们变得虔诚。通过律法守安息,是法利赛人所追求的。所以,今天我们该作什么,不该作什么,最简单的一个原则就是,按照耶稣基督所作的去作,不要把“守安息”成为我们的累赘,但是要在这天多思想神,经历神。其实“安息日”未必是每一个礼拜六,因为耶稣基督他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在礼拜天的清晨复活,他用他复活的日子来取代、提升了“安息日”的观念。
其实犹太人都知道,耶和华神是“安息日”的主,他超越“安息日”,他的命令在“安息日”是不能被阻挡的。所以那个瘫子才说“那使我痊愈的告诉我说,让我起来行走,所以你们就不要去怪罪我”。我相信当时的犹太人都会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说耶和华神命令约书亚要去攻打耶利哥的时候说,前六日,每一天抬着约柜要绕耶利哥城转一圈,每一天转一圈,第七日要转七圈,所有的利未人和祭司要喊着说“耶利哥城倒塌了”,于是就倒塌了(参书6:1-20)。
弟兄姊妹,我们试着来思想一个问题,七日当中肯定有一天是礼拜六,按着犹太律法,礼拜六是不准走六里路的,为什么他们能抬着约柜每一天这样去转呢?因为犹太人都清楚耶和华神高于这一切的规矩。所以耶稣基督他在安息日行了很多的神迹,也是要更新安息的观念。弟兄姊妹,什么是“安息日”?对我来说就是礼拜一,因为从周六到周日忙碌了一个礼拜,周一教会的牧师可以休息,我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窗户的阳光来享受神的恩典,默默地去等候神,去唱赞美诗,去收拾家务,去享受神的恩典。对于你来说可能星期二、星期三,并不拘泥是一个日子、一个时间,乃是真正享受到神的安息。
弟兄姊妹,由此我们看到,对于瘫痪了三十八年的瘫子来说,过去的三十八年有多少个“安息日”呢?每一年有五十二个“安息日”,三十八年有多少个呢?一千九百七十六个“安息日”。对于他来说,在每一个“安息日”里,他都没有得到过安息,对他来说每一个“安息日”都是痛苦的,对他来说“安息日”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他的“安息日”和平时一样痛苦。但是,在第一千九百七十七个“安息日”,耶稣基督来到他身边,来医治、更新了他,却引来了众多犹太人的反对、嫉妒、迫害。
弟兄姊妹,我们就像那个瘫子一样,原来“安息日”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当耶稣基督的生命进入我们里面后,他拯救了我们,使我们真正去得享神的安息。当年耶稣基督是专程来到这个池子旁边,来探访、医治这个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我相信今天上午他也会专程来到我们中间,他会走到你的身边告诉你说,“拿起你的褥子走吧!”什么是你的褥子?什么是缠绕着你的罪?你要放下这些重担,要行走在神的得胜的道路上。同时耶稣基督也告诉我们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耶稣基督也告诉我们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
弟兄姊妹,耶稣基督医治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的神迹再一次告诉我们,我们要追求那真正的安息,也许在“安息日”,也许不在“安息日”,但是我们要追随那从神来的安息。求神怜悯我们!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