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04-17 | 张斌:心中之王


  • by
  • 2011-Apr-17

按照教会的传统,今天是棕枝主日,是为记念耶稣基督荣入圣城的事件所定。耶稣基督在这一天要进入耶路撒冷,他救赎工作的高峰就要来临,也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反省。从今天开始,教会就进入传统的圣周,记念耶稣基督在世上最后的一段工作。在这个节期里,我们将一同思想耶稣基督给我们带来拯救信息的真正内涵。

我们每一年都要藉着棕枝主日、复活节、受难周等节日来思想耶稣基督带给我们的拯救。年复一年,当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些一次次看似重复的经历中,要思考的是耶稣基督对我们来说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他与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个发生在两千年以前的事件跟现代化背景之中的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在这个圣周里面需要面对、思考的主题。我今天和大家要分享的题目是心中之王。

马太福音21章1-19节的经文让我们看到耶稣基督藉着这件事,向当时的人宣告,同样也向今天我们所有的人宣告,他自己就是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耶稣基督用这样一个戏剧化的事件告诉我们他是一个骑驴之王。耶稣基督骑着驴驹进入圣城,这个事件很戏剧化。有人说这是一个事先安排好的、有意做的事。

旧约的先知在传讲从神而来的信息时,当时时代的人往往不听这些先知的预言,不听他们所传达的信息。这些先知就会以戏剧性的方式向当时时代来传达神的信息。旧约记载了一个先知叫亚希雅,生活在所罗门去世之后罗波安治理国家的时候。因着罗波安的骄傲与放纵,这个国家兴起了另一股势力,就是耶罗波安的势力。有一天这个先知得知耶罗波安要出行,就穿上一件新衣服,遇见耶罗波安后他就将这件衣服撕成十二片,把十片给了耶罗波安,告诉他以色列人十二个支派中的十个支派将跟随他,两个支派将留给大卫家,即留给罗波安(参王上11:29-32)。旧约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先知,当他们所处时代的人不接受、不听从他们传达神而来的信息时,就会以这种戏剧性表演的方式告诉当时的人:神的信息就会这样真实地临到,事情会真的发生在你们身上,发生在你们的生活中。

耶稣基督也运用这种戏剧性的方式传达“自己就是王”这个信息。耶稣基督在登山宝训中教导人要归回到天国里,但是犹太人弃绝他、抵挡他、不接受他,耶稣基督就藉着这个事件告诉当时的时代:他就是王,宣告自己是骑驴之王。这是刚才我们读到的这段经文所记载的,也正如马太所引用的旧约先知的一句话:“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太21:5)他在这里宣告旧约先知所预言的信息:一位君王要来到。对于耶稣基督,他做这样的宣告,就是要走上十字架;对于他周围的人群来说,他们要做出选择:或是接受耶稣,或是弃绝耶稣。耶稣基督的这个举动是勇敢的行动,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耶路撒冷一向是抵挡他、不接待他的。耶稣基督也知道,这是他进入十字架道路的最后一个阶段——走上十字架。

我们知道,罗马人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已经非常关注这个节期,因为在犹太人朝圣期间,耶路撒冷城周围会聚集从四面八方来的几百万人。在这个敏感时期,耶稣基督这样做,表现出为拯救那个时代的人,为拯救我们﹑为拯救世上所有的人而具有的勇敢。他要藉着这个时机宣告他就是那位王。他不是先知,不是具有医病或赶鬼特殊能力的先知,他乃是一位君王,他是一位王。

他这种勇敢的行动乃是来自于圣爱,是他内心的爱的延伸。英国一位神学家说:圣爱意味着基督意义上的爱。基督意义上的爱指的不是一种情感状态,而是一种意愿。我们人,不论是好是坏,天生对自己怀有这种意愿,每一个人都很爱惜自己。我们必须学会对别人的需要秉持这种意愿。基督把这样一种爱,从神爱而来的圣爱表现出来,不论我们可爱不可爱,他以爱自己的方式来爱我们;他以不顾生命安危把自己摆上的方式来爱我们每一个人。藉着这种勇敢的行动和生命的目标,他告诉我们,他爱我们每一个人。不论你抵挡、弃绝他或漠视不顾他所传讲的信息,耶稣仍然以他爱的行动来告诉当时的时代,他是爱他们的。并且也告诉我们,今天他所带给我们的信息是爱的信息,是接纳我们的信息,不论我们对他的态度如何。

耶稣基督以这样一种爱的方式走进我们,来到我们身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他要来做王。他要做什么样的王呢?我们先看一看当时的人群是怎样一个态度,以此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并来思想耶稣基督作王的目的。

据当时的粗略统计,逾越节期间有270万人聚集到耶路撒冷。当耶稣基督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时,人群如波涛般涌到他这里。这其中有如下几类人:第一类人是看热闹的,他们从别人的身上听说了耶稣基督所传讲的信息,听说了耶稣基督行神迹使许许多多病人得医治,使死人拉撒路复活。他们到耶稣基督这里来,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理的需要。接下来的一周,他们看到耶稣基督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想象来做事,他们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就转而呼喊着“把他钉十字架!”(太27:23)

第二类人是犹太当局派来监视、窥探、捉拿耶稣的。当时的情景下,他们没有办法动手,就灰心地说:“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他去了。”(约12:19)这说明有一些人心里非常抵挡他,而且存着恐惧和担心,要逼迫他。

第三类是众多的人,可以说是主流人群,他们把耶稣当作王,但是他们把耶稣当作什么样的王呢?他们喊着:“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9)在希伯来语中“和散那”原有“求救”的之意,就是“现在就来拯救我们”的意思。这是一种呼救的声音。这喊声表现出他们在罗马统治下对于自己的民族和信仰而生发出的激动和热情,他们渴望耶稣基督吹响号角,带领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外民族的统治。这是众人的一种认识。但是耶稣来并不是靠着征服世界作世界的王,而是要作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王,作我们心中的依靠。

前面我们看到,耶稣是骑着驴进耶路撒冷的。今天人们往往认为驴很卑贱。但在当时驴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动物,是君王骑的。打仗时君王骑马,和平时期君王一般都会骑驴。耶稣基督骑驴象征着他并非众人想象中的一位要靠着武力来征服世界的王。他骑驴是要告诉那个时代他是一位和平之君。他宣告他代表的不是人们意识里的权力、宝座,相反,我们的内心才是他真正的宝座,他真正想得到的是我们的心灵。他来不是要摧毁,乃是要来眷顾;不是要定罪,乃是要帮助;不是要用军队的武力来征服,乃是要用爱的力量让我们每一个人降服在他的面前;他不要人们为他建造华美的王宫,乃是要我们将心敞开,让他进入到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心中作王。这是他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信息,带给当时的时代和今天这个时代的信息。

当我们了解了耶稣基督的这个宣告,明白了他所带给我们的信息,知道了耶稣基督他来的真正目的,我们要来反省自己,你是这个人群之中的哪一类呢?是来看热闹的吗?你只是听你的亲朋好友或者家人说:“这个信仰很好,要带给你平安,带给你改变。”如果是这样,我要告诉你,不要停留在这种热忱上,不要停留在看热闹的人群里,不要只是停留在好奇中,乃是要进入到基督的里面,接受耶稣基督为你心中的王,要让他在你的心灵里面带领、引导、帮助你过好你的生活。

如果你是那个敌对基督的,怕耶稣基督要来抢占、剥夺你的权利,我要告诉你,耶稣基督来了,不单单是要剥夺你的权利,更是要带给你自由;不单单让你成为他的仆人,让你的心灵成为他的宝座,更是要给你儿女的身份,成为神的儿女。他要让你得享从神而来的人应有的身份、生活方式和生命。如果你还有这样的担心,亲爱的弟兄姐妹,我希望你放下顾虑,修正内心错误的认识,进入到他的里面,得着耶稣基督为你生命的之宝,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神眼里看为宝贵的儿女。

那个人群里许许多多的人,错误地理解、认识耶稣,认为他是带给世界现世拯救的人。当我们来到耶稣基督这里,要反省自己,不要以自己的认识和偏见来理解耶稣基督的作为,误解了耶稣基督带给我们的宣告。他来了是要让我们成为他的儿女,要让我们的心灵成为他的宝座,要让我们成为天国的子民。

如果我们是跟随耶稣基督的门徒,我们应该将信心建立在哪里呢?有一个神学家叫博科福,他在诠释信心的时候说信心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是情感的,第二是理性的,第三是意志的。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可能会对耶稣基督产生一种情感,对他在你身上所做的工作,对他所做的宣告,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认识。这仅仅是对他认识的一部分,你需要进入理性,对他的真理,对他所传讲天国的信息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继而将情感的或者是理性的认识转化成意志的。这种意志是将人生目标,将你心灵行动的方式,完全地交托给他。一个真正将自己内心敞开的人,他的信心不是盲目的热情,不是停留在情感上的,也不是单单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理性认识,乃是把这一切都转化成一种意志。正如我们刚才所说耶稣基督圣爱里面的那种意愿,把他作为一种生命的选择,接进自己心里,可以为他付出的这样一种状态,才是我们信心的基础。

我们每年在棕枝主日、受难周、复活节、圣诞节……这些节期记念耶稣,我们过这些节并不是图热闹,棕枝主日节期不是我们欢喜快乐的时间,乃是要藉着这样一种节期和过程来反思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心是单单建立在盲目的跟随之上?还是建立在对耶稣基督理性的接受上?还是我们真正进入到了生命的深层,将他接进我们的内心,让他作我们生命的救主,坐在我们的生命的宝座之上治理我们,管理我们,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耶稣基督藉着马太福音21章1到10节的宣告,敲响我们内心的警钟,以此来提醒我们:你愿意让他进入到你内心里来做主吗?愿我们每一个人回答都是肯定的。主啊,我愿意你在我的心里作王。愿神祝福我们。阿们!

 

证道人: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