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淀堂首页 >> Location Name

香山聚会点



行走在生活中的信

7月2日,又一个美好的主日。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弟兄姊妹可爱的笑容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9点整,香柏树聚会点主日敬拜正式开始。杨丕林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36篇5至12节,启应经文诗篇89篇1至18节,香柏树诗班献诗《牺牲的爱》。海淀堂王新洁牧师为主证道,题目是《行走在生活中的信》,证道经文记载于圣经路得记1章6至22节。

拿俄米到了摩押地以后,丈夫和儿子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她选择回到伯利恒去,这就意味着回归到神的道路和方向上去。因为拿俄米对神有了清楚的认识,所以她勇敢的接受现实,不怕面对故土人异样的眼光,因此她决定踏上回乡的路,这是拿俄米在生活中信的表现。

上帝给人的环境,有时是人犯罪的结果,有时却是上帝要来熬炼属他的人,塑造他们属灵的品格,这是一个基督徒成长的必经之路。无论怎样,要选择回归并仰望上帝。只有回到上帝的里面,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感知神的作为,感知神的工作,才能真正的回到上帝面前。这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未定义



撒种的比喻

6月25日,主日清晨,感谢天父招聚他的儿女们来到香柏树聚会点,聆听真理的教导。

上午九点,在诗班《主是平安》的赞美中,主日敬拜正式开始。戴昭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128篇,启应经文诗篇147篇,海淀堂父亲诗班献诗《生命路上歌》。党同振传道藉路加福音8章4至15节的经文,以《撒种的比喻》为题证道。

撒种的比喻的是主耶稣所讲的很多比喻之一,这个比喻讲到了四种环境,分别表明人听到福音的四种态度。接受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就不尽相同,这就告诉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领受上帝的道。

第一种环境是撒在路旁的,路旁的土地一般都比较坚硬,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撒下种子,是成长不了的。形容有些人很难去接受福音,总持有一种排斥的态度。这样的土地,需要勤浇水等一系列的护理,才能使土变的柔软。因此,当面对不信的人时,尤其是不信的家人时,要用爱心、温柔的心把他(她)感化过来,而不是以常用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在路旁的,还形容有些人虽然身在教会,心却在九霄云外。上帝的道也没有在他心中扎根,魔鬼来了,就把他夺去了。也有些人,心是路旁的,来到教会只是寻求肉体的好处和世界的平安,他只是信一个宗教,而没有基督的生命在他里面,这是最危险的一种人。

未定义



活在主的同在中

6月18日,父亲节,香柏树聚会点圣餐礼拜。虽然烈日炎炎,但炎热的天气没有阻挡弟兄姊妹敬拜上帝的脚步。

9点,诗班步入主堂,主日敬拜正式开始。杨丕林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46篇,启应经文诗篇91篇,香柏树诗班献诗《爱,我愿意》。海淀堂王新洁牧师,藉创世纪39章1节-6节、19节-23节经文,以《活在主的同在中》为题证道。

上帝的同在意味着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是平安无事,没有任何问题,在非常温暖的环境里,像温室中的小花一样。但事实上,上帝的同在并不是这样。祂的同在,并不致力于改变我们的环境和身份,也不专注于挪去我们认为应该挪去的环境。上帝的同在,意味着在当下的环境中祂与我们同在,赐给我们智慧、胆量和勇气,使我们在当下活的精彩,荣耀上帝。

当遭遇各种环境的时候,不要抱怨,而是相信上帝的安排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因为圣经说,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像旧约中的约瑟一样,上帝使他经历了很多在人看来非常不好的环境,非常痛苦的遭遇,但是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藉着各种的环境,成就了约瑟的一生。

未定义



属灵生命成长的方向——从羊群到牧人

6月4日,天气晴好的主日,恰逢五旬节,即圣灵降临节。感谢上帝,在这美好的日子,带领弟兄姊妹来到香柏树聚会点敬拜赞美祂。

9点,在诗班《主是平安》赞美中,主日敬拜正式开始。王新恩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100篇,启应经文诗篇23篇,香柏树诗班献诗《凡事都能做》。海淀堂王新洁牧师,藉约翰福音21章15节-17节经文,以《属灵生命成长的方向——从羊群到牧人》为题证道。

王牧师说,我们不仅是上帝的羊群,还要做祂的小牧人,这是上帝给我们的重要使命。耶稣基督在世上培训门徒的时候,也不只是让他们来当羊群,而是要让他们去做牧人,门徒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是一样的。

但很多时候,人常常寻求和顾念的是自己的事情,想让上帝来解决自己一切的问题。当然这是可以的,但不是完全正确的。上帝赐给我们福份,不仅是让我们单单享受祂的丰富,而是要让我们在恩典中站立起来,成为福音的管道,把福音传扬出去。

从羊群到牧人,关键的转折点就是要爱主。这爱,是实际行动的爱,是圣爱,不是出于私人的,而是基督的爱。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接纳的、不求回报的爱,是牺牲的爱。不是去管教,而是用慈父的心肠去引导。

未定义



爱的命令

5月28日,感谢上帝的带领,使弟兄姊妹在复活的主日清晨,来到香柏树聚会点敬拜赞美他。

上午九点,主日敬拜正式开始。张雁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83篇,启应经文诗篇103篇,海淀堂父亲诗班献诗《如鹰展翅上腾》。党同振传道藉约翰福音13章34至35节的经文,以《爱的命令》为题证道。

党传道分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彼此相爱是上帝的命令

命令就是不想做,但是必须要做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执行,且是无条件的执行。律法的总纲就是爱,耶稣来成全了律法,且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命令,就是彼此相爱。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神先爱了我们。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我们的任务就是彼此相爱,不是彼此论断,更不能特别注重形势而忽略了本质。使徒保罗也告诉我们,无论有再多的能力和恩赐,做再多的事情,如果没有爱,都是无益的。

二、上帝怎样爱我们

上帝的爱包括管教, 他的爱不是绝对的控制,而是给人自由。“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103:10)他爱世人,因此,他让耶稣基督代替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他爱我们,但很多时候,得到的却是人的不理解或抱怨。

未定义



属灵生命成长的方向——从发问到聆听

5月21日,感谢上帝爱的吸引和带领,使弟兄姊妹在美好的主日清晨,来到香柏树聚会点敬拜赞美他。

上午九点,在诗班《主是平安》的旋律中,主日敬拜正式开始。杨丕林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19篇,启应经文诗篇95篇,香柏树诗班献诗《圣灵的江河》。海淀堂王新洁牧师藉约翰福音10章27节的经文,以《属灵生命成长的方向——从发问到聆听》为题,继续与大家分享这一系列的信息。

人生总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苦难,基督徒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常常会有很多的问题想去问上帝。人在遇到很大失望的时候,就会向上帝发问。人为什么会发问,因为人只关注自己的经验和有限性,只注重自己的想法且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没有办法听到上帝的声音,信仰也是处于婴孩的状态。

有时,上帝让我们遇到各种环境,不一定是坏的事情。正如旧约中的摩西,上帝让他遇到很多的环境,是为了将来能够使用他,上帝对每个人都是有计划的。不要埋怨上帝没有对自己说话,也不要埋怨上帝在生活和生命中没有指引,因为很多时候,是自己没有去聆听上帝的声音。只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埋头在自己的环境中,却不仰望上帝,怎能听到上帝的声音呢?

未定义



圣灵的工作

6月11日,主日清晨,感谢上帝的带领,弟兄姊妹从各地方来到香柏树聚会点,敬拜赞美祂。

9点,诗班步入主堂,主日敬拜正式开始。张鹏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67篇,启应经文诗篇82篇,海淀堂父亲诗班献诗《祂顾念我》。海淀堂党同振传道,藉约翰福音16章4节-15节,以《圣灵的工作》为题分享。

耶稣基督升天后,差遣圣灵保惠师来到我们中间。圣灵的到来,是要引导并保护我们。有些基督徒,很多时候并没有感受到圣灵的引领,不是圣灵没有作工,而是因为没有顺从圣灵的感动。因为圣灵的感动和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心思意念,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因此,就消灭了圣灵的感动,顺从了自己,即顺从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

圣灵所作的工作,就是要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圣经新译本说的更直观和清楚,圣灵来了要指明什么是罪、什么是义、什么是审判,使世人知道自己有罪。

未定义



拉撒路的死

5月14日,主日,正值母亲节,堂里座无虚席。感谢上帝赐下这美好的日子,使弟兄姊妹在复活的清晨来到香柏树聚会点敬拜赞美他。

上午九点,诗班有序的步入主堂,颂唱《主在圣殿中》,闵金涛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28篇,启应经文诗篇35篇,海淀堂父亲诗班献诗《我爱中国教会》。歌声刚强有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党同振传道藉约翰福音11章1至16节的经文,以《拉撒路的死》为题证道。党传道从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时间、上帝的工作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拉撒路是上帝所爱的,他的家庭也应该是非常敬虔的,但这个时候他患了重病,几乎要死。一个上帝所爱且非常敬虔的人,为什么会遭遇患难呢?很多人大概都思考或经历过这样的景况,圣经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因此,我们很不理解,甚至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上帝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约翰福音11章4节这样记载:“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这是一个非常有安慰的答复,拉撒路的遭遇是为了荣耀上帝。正如耶稣医治生来瞎眼的那个人,也是要彰显神的荣耀。

未定义



属灵生命成长方向——从消费者到好管家

5月7日,感谢上帝的带领,弟兄姊妹欢喜快乐的来到香柏树教会,敬拜赞美那爱我们的天父。

上午九点,诗班庄重的步入会堂,颂唱《主在圣殿中》,主日敬拜正式开始。杨丕林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23篇,启应经文诗篇24篇,香柏树诗班献诗《神的道路》。王新洁牧师藉马太福音14章13至21节的经文,以《属灵生命成长方向——从消费者到好管家》为题,继续与大家分享这个系列的信息。

王牧师结合今天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指出有些人的心态完全是一种消费者的心态。这种心态在教会中也是存在的,有些人来到教会,是希望自己的需求被满足。如若不然,就会对教会产生各种不满,这完全是一种消费者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和定位不一样,他做出来的事情也不一样。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是给了人管家的身份。人类第一次犯罪,就是从管家的身份变成了消费者的身份。上帝在伊甸园中对人说,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但夏娃受了蛇的引诱,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从此,消费者的心理就进入了世界,进入了人心,甚至进入到教会中,整个世界都充斥着消费者的心态。

未定义



靠主常常喜乐

4月30日,感谢上帝赐下这美好的日子,也感谢他带领弟兄姊妹来到香柏树教会,聆听他宝贵的话语。

上午九点,主日敬拜正式开始。王新恩弟兄主礼,宣召经文诗篇67篇,启应经文诗篇91篇。香柏树诗班献诗,党同振传道藉腓立比书4章10-23节的内容,以《靠主常常喜乐》为题证道。

腓立比书被称为喜乐的书信,里面充满着喜乐的信息。这封书信是保罗为传福音的缘故被囚在监狱中,之后又听到腓立比的信徒有些已经产生不信的情况下写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保罗一再的告诉我们要喜乐。

喜乐是人们生活中常常追求的,我们努力的赚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更快乐。使愿望得以满足。但生活中喜乐的事情是非常少的,真正喜乐的时候也是很少的。

党传道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关于喜乐的信息。

一、没有喜乐的原因

客观原因,就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如生活或工作中的重担与压力、身体的疾病等,这些景况有时是很难去改变的。

主观原因,是指由于人性所引发的内心的贪婪或欲望。

在今天这个时代中,其实人们的物质需求一般都不会缺乏的,真正缺乏的是内心的平安和喜乐。物质越来越充足,内心反而越来越空虚。虽然外在的环境难以改变,但内心的感受是可以改变的。

未定义

页面